北宋大丈夫(校对)第6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9/3147

  这个官家怕是假的吧?
  每次省试他都只是看看名次而已,试卷压根没兴趣看。
  今天这是怎么了?
  赵祯不知道臣子们的腹诽猜测,他仔细看着试卷。
  时光缓缓流逝,他看到了第六份……
  此刻试卷已经解除了弥封,但他并没有兴趣去看什么名字。
  苏晏的试卷不会出现在这里,他只是想挑刺而已。
  “有些……呆板了些。”
  他看了文章,又看了诗词,说道:“第六名这份卷子呆板了些。”
  王珪心中冷笑:官家,某就知道你会挑刺,可这些卷子某都再三审过,你别想借机生事。
  他昂首道:“陛下,第六名的考生虽然文章写得刻板了些,可您再仔细看看,那些文字间都带着诚挚……臣纵览此次前十名的试卷,若论文采,此人无法入围,甚至都无法入围前两百名,可看倾注情感,今次省试无人能出其右……而且他对底层百姓的痛处感悟甚深,并能给出改良的法子……这样的试卷,哪怕是文理不通,臣也认为该简拔上来……”
  他躬身,然后说道:“陛下,所谓科举,要的是人才。可何为人才?臣以为并非是文采飞扬,那些可为近臣,和陛下唱和,可于国事何益?”
  这一巴掌把满朝上下都打了。
  那些所谓的天才在此刻不知道是啥感觉,至少富弼和韩琦都有些不自然。
  作为宰辅,他们自然不可能认为诗词文章写得好就是大才,那于国事真没多大好处。
  可大家都是儒家子弟,见到那等文章诗词的大才就会忍不住夸赞,比如说苏轼。
  可苏轼是政治白痴谁知道?
  谁都不知道。
  赵家的皇帝大抵都有些艺术家的天分,赵祯的书法就是一绝,一手飞白体连臣子们都眼馋,恨不能多弄几幅字回去。
  所以他对文章和诗词的评判标准就是灵性。
  可第六名的文章和诗词哪有灵性可言?看着毫无美感,让他心中不悦之极。
  可王珪的说法却没错,他是皇帝,自然知道文采对于臣子来说只是个附加属性,有无都无所谓。
  可他的心中却极为不舒服,觉得这样的文章诗词被简拔到了省试第六名太过分了,不能容忍。
  “王卿……”
  他瞟了一眼试卷,王珪也站直了身体,眼中全是坚定。
  来吧,今日某就算是死,也不会同意你更换第六名。
  “咦……”
  可赵祯却一下呆住了,他仔细看着那个名字,然后不敢相信的抬头看着王珪。
  “王卿,这些名字都没记错吧?”
  王珪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侮辱,就强硬的道:“这些试卷和名字,臣仔细核对过不下十次,若是错了,臣……臣请乞骸骨。”
  若是错了,某辞官回家种地!
  赵祯的嘴角渐渐翘起,再次看了那个名字之后,突然拍打着大腿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
第400章
永远微笑,永远抬头
  皇帝在大笑,莫名其妙的大笑。
  王珪很生气,觉得这是对自己的羞辱。
  考官们还在贡院里不得出来,所以他说道:“陛下可同意吗?若是同意,臣这就回去让人张榜,然后放考官出贡院。”
  在没有出结果之前,考官就得呆在贡院里,以避免有人舞弊。
  赵祯把试卷重新归纳,点头道:“就这样吧。”
  呃……
  王珪觉得不对劲。
  先前不是还怒不可遏的吗,怎么突然就高兴了?
  他一头雾水,可赵祯却笑得很是得意。
  “赶紧去张榜吧。”
  他起身道:“今日无大事就别打扰朕了。”
  王珪以为赵祯是气急而笑,就说道:“陛下,省试过后就是官,国家抡才大典,臣自受命以来,心中忐忑不安,唯恐辜负了陛下,这段时日多有煎熬……臣……臣全凭公心,万万不敢有半点私心,若是有,天人共诛。”
  赵祯微微抬眼看着他,微笑道:“王卿勉力,朕知道了。”
  王珪心中郁郁,一路回到了贡院。
  此刻贡院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了,那些考生都在翘首以盼。
  稍后有小吏出来,手中拎着几张纸。
  太学的师生也来了。
  郭谦不停的眨着眼睛,在缓解着自己的紧张情绪。
  学生们都在等待着,焦急情绪无法排遣,就开始互相安慰。
  按照以往的比例,此次太学一百零八个考生,最终能过省试的应该在二十余人。
  一比四的比例,每四人淘汰三人,这就是独木桥的残酷。
  “来了来了。”
  小吏开始张贴榜单,开始贴出来的是最后面的。
  “王俭……”
  “中了!某中了!”
  这位大抵就是所谓的吊车尾,侥幸得中。
  一个男子欢喜的在冲着四面拱手,大有拜四方神灵之意。
  “……”
  有人在大声的唱名,欢呼声此起彼伏。
  此刻过关就是官员了,就好比后世得了个管一辈子的铁饭碗,而且待遇丰厚,那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林盾……”
  “中了!”
  太学的学生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然后一个学生走到郭谦的身前,躬身道:“多谢祭酒栽培,学生不敢或忘。”
  这学生的水平在这一百零八人中只是中下等而已,此时得中只是开端,但郭谦依旧是欢喜不胜。
  “中了!”
  太学的学生里不断有人在欢呼着。
  “徐彬……”
  徐彬双拳紧握,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他深吸一口气,走到郭谦的身前行礼,“多谢祭酒的栽培,学生感激不尽。”
  此刻国子监已经过了差不多二十人了,但前方唱名才一百人不到。
  周围的目光已经开始聚焦这边。
  九十余人竟然就有差不多二十人是太学的学生,这个……这个比例让人心惊。
  “兴许全在这了。”
  有人不屑的说道,大家重新看着前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