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5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6/3147

  “魔王……”
  沈安笑了笑,说道:“那是畏惧和心虚,那些人对大宋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畏惧看到一个强盛的大宋,畏惧的在颤抖。”
  “有理不在声高,声音越大,就说明越心虚。”
  沈安补充了一句,就准备过去。
  辽使阴测测的道:“以后你还想上阵吗?”
  这是一个引诱。
  不上阵就是胆小,上阵就是异类。
  沈安止步,皱眉道:“有问题一次问,你分为几次……只能让人想起了那些碎嘴的媒婆……某当然要上阵,只要大宋的边疆一日不安宁,沈某就会枕戈待旦,随时听从陛下的命令,杀奔边疆。忘了告诉你,沈某有一把长刀,铭文正是魔王!”
  好!
  赵祯差点脱口而出,幸而忍住了。
  可他能忍住,许多人却忍不住。
  “好!”
  “好汉子!”
  “好汉子!”
  陈忠珩忍不住喊道:“好汉子啊!”
  喊完后他不禁悄然看看周围,却无人关注,就忍不住再喊道:“好汉子!”
  沈安目光转动,对辽使说道:“贵使当谨言慎行!”
  他对着使者们微微颔首,然后走到了赵祯的身前,行礼道:“陛下,臣离家半月,身心俱疲,恳请歇息几日。”
  赵祯点头道:“辛苦了,去吧。”
  他不能再满意了,真的。
  沈安一番话有礼有节,强硬的反击了辽使的话。
  而且他不是来表功的,而是来告假。
  多好的少年啊!
  赵祯的眼中多了神彩,说道:“朕许你行武事!”
  周围渐渐寂静,只有城外的欢呼声依旧。
  众人都呆了。
  文官行武事只是特定期间,比如说韩琦,他就是受指派去统军抗击西夏。
  可平时你该干啥还是要去干啥,除非你愿意转为武职,否则文是文,武是武,不要越界。
  就像是韩琦担任枢密使时,宰辅们和他之间就有隔阂,大伙儿不是一路人。
  可等韩琦掉头担任副相后,马上就变成了文官,这才和宰辅们渐渐融合。
  这就是文武分野。韩琦是文官任枢密使,大家这才容忍了他,若是武人,比如狄青……。到现在来说,枢密使这个职位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文职。
  所以文武之间有天堑,而赵祯的一番话就为沈安打破了这个天堑。
  所有人的在看着沈安。
  你该拒绝!
第346章
汉道昌
  对于文官来说,行武事不一定是好事。
  所谓的名将做一次两次就罢了,还要长期做,那岂不是武人?
  所以大家都觉得沈安该拒绝。
  阳光渐渐明媚,晒在人的身上热热的。
  沈安神色肃然,拱手道;“臣定然为大宋扬威于域外。”
  赵祯说完后就有些后悔,觉得这会让沈安陷入困境之中。
  拒绝吧!
  他觉得自己的面子丢一些没关系。
  可沈安却选择了同意。
  这样的决绝啊!
  沈安转身而去,在众人的瞩目下,缓缓下了城头。
  他走到了城门外,折克行看到了他,然后目视。
  沈安点点头。
  折克行高声喊道:“前队变后队。”
  阵列开始转身,然后缓缓离去。
  百姓们在看着,城头上的君臣在看着。
  半个月的时间,一万人就脱胎换骨,这个本事……不服不行啊!
  一个官员喃喃的道:“某若是能受教于邙山隐士的门下,做狗都行啊!”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城头上的高丽使者讶然道:“竟然是李白的胡无人?那沈安好大的胆子!”
  辽使不懂,他通汉话,但也只是通而已,对于诗词完全是门外汉。
  可这首诗却不复杂,他都能听出那些意思。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骠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光秋莲光出匣。”
  这首诗堪称是脍炙人口,百姓们开始跟着唱了起来。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那些百姓忘我的大声高唱着。
  高丽使者叹道:“这就是汉唐之音,不想竟于今日得闻。”
  汉唐时,汉儿跃马域外,无所畏惧。
  他们勇敢而积极,从不缺乏自信。
  辽使面色铁青,“此人是异类!”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如果说前面是豪迈,那么这里就是直截了当的杀气。
  悬首,埋葬……
  杀气腾腾啊!
  什么是汉唐之音,这便是了。
  辽使见边上的大宋官员们都面色涨红,张开嘴,仿佛要喊出来。
  这是怎么了?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的激动?
  “胡无人,汉道昌!”
  一个官员跟着下面一起唱了出来。
  高丽使者微微摇头,眼中有些忌惮之色。
  “这样的大宋……让人心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6/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