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3147

  开封府的衙役在嘶声叫喊着:“各家各户都起床了,生意也停一停,都出来站好!”
  “大清早……天没亮呢!这是疯了?”
  “不起!”
  “官人快起了,外面好些军士。”
  无数百姓骂骂咧咧的起了床,然后睡眼惺忪的走到了街上。
  一排排军士开始进入内城。
  天色微暗,这些军士也在骂骂咧咧的。
  “也不说是什么事,大半夜就被叫起来,这算是什么事嘛!”
  “好多人!这是……这是官家要出行吗?”
  “官家出行从不喜欢扰民,哪会弄那么大的阵势。”
  “那是要弄什么?”
  “不知道,站好!都站好!”
  一队队军士开始顺着朱雀门排开,挡在了百姓的身前。
  富弼看着这一幕,不禁叹道:“弄的太大了,若是……若是不成,民心士气就无可挽回。”
  “那沈安就是罪人!”
  韩琦觉得这一下弄的太狠了,若是不伦不类的,到时候辽使会更加得意。
  “辽人野心勃勃,若是觉着大宋的民心士气不振,说不准真会南下。”
  曾公亮很惆怅,此刻和沈安的那点恩怨早就消散了,只担心稍晚的情况。
  众人沿着御街缓缓而行,一直到了宣德门下。
  百官大多都到了,包拯独自站在那里,显得格外的孤独。
  富弼心中一动,就走过去问道:“沈安可有把握?”
  这里唯一和沈安亲近的就是包拯,富弼希望能得到一个靠谱的回答。
  包拯摇头道:“不知。”
  富弼不满的皱眉,包拯却觉得自己很冤枉。
  “那小子不肯说。”
  沈安是真的不肯说,一点都不肯说。
  富弼闻言却不信。
  “……昨夜城外有人听到了大吼,就像是无数厉鬼在呼喝……”
  “……咦!哪来的厉鬼?”
  “真有厉鬼,昨夜还有人见到了骑兵在来回寻找,估摸着就是找那些厉鬼。”
  “……”
  “辽使来了。”
  议论声渐渐消失,众人一起看向了前方。
  十余骑缓缓而来,当先的正是辽使。
  “跋扈!”
  “不得好死!”
  “何人能让他低头?某愿出资请他去樊楼饮酒。”
  一阵嘀咕,辽使近前,下马后拱手道:“今日这是……要向大辽低头吗?”
  他很是得意的模样让人愤怒,富弼正准备说话,就见边上出来一个官员。
  “贵使的头抬的太高了些。”
  唐仁此刻一脸的正义凛然,分外威严。
  辽使不屑的道:“在大辽,所有人都是这么样。”
  大辽人走路昂首挺胸,怎么滴,比你们宋人强大。
  官员们听了恨得牙痒痒,可却没办法。
  “回来!”
  宋庠担心唐仁出丑,就低喝了一声。
  可唐仁却恍若未闻,他说道:“上坡要低头看路,只有下坡方要抬头……”
  众人一听,有人就说道:“妙啊!”
  “下坡路可不是要抬头吗,说得好!”
  “我大宋上坡,辽人下坡,哈哈哈!”
  辽使闻言就吸吸鼻子,怒道:“口舌之利有何用处,待大辽南下时,你等人人都得变色。”
  众人一听又觉得沮丧,唐仁笑吟吟的道:“贵使,不是口舌之利,大宋看路,所以不会犯错,可贵使……你不看路,却踩到了狗屎……”
  众人仔细看去,辽使也低下头,然后就见自己的左脚正好踩在了一坨狗屎上。
  狗屎很臭,辽使才明白刚才自己嗅到的是什么味道。
  “哈哈哈哈!”
  一群大宋官员在大笑着,富弼低声道:“那是谁?”
  宋庠说道:“枢密院副承旨唐仁,掌管枢密院四房。”
  大宋的官职太多太杂,许多连宰辅都弄不清,必须要有人解释。
  富弼颔首道:“应变很快。”
  这是夸赞,枢密院算是得了彩头。
  宋庠含笑道:“老夫对此人关注多时了,就等着多磨砺些时日再给他换地方。”
  要是唐仁听到这话,非得要呸他一口。
  说什么关注多时了,怕是盯着多时了吧。
  辽使已经去了边上脱鞋刮狗屎,一群低阶官员正围着唐仁拍马屁。
  “……唐承旨见机而行,只是一番话就让辽使无地自容,让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啊!”
  “唐承旨今日一战成名,稍后名字定然会传到官家的耳中,以后就要飞黄腾达了。”
  “……”
  今日唐仁当众露脸,定然会进入官家和宰辅的眼中,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众人一阵溜须拍马,可唐仁却正色道:“某这些话却是有人教导。”
  “谁?唐承旨莫不是谦逊?此事咱们共同目睹,就是您自己说的。”
  “就是,唐承旨太过谦逊了,这心胸,我辈远远不及啊!”
  众人又是一阵阿谀奉承,唐仁却淡淡的道:“某受教于沈待诏。”
  众人愕然,有人还在不信,有人却讶然道:“是了,沈待诏当年曾经在御前让辽使发狂!”
  那是一个传说,但凡外交人员都奉为天人的传说。
  只是一番话就让辽使癫狂不已,甚至说出了些据说是大逆不道的话,这样的人何等的高才啊!
  唐仁恭谨的道:“某对外交一窍不通,正是待诏手把手教出来的,此恩不敢忘。”
  众人纷纷点头,有恩必报是天经地义的事儿,然后又艳羡不已。
  “唐承旨好福气,某恨不能得了待诏的指点,也好为大宋效力。”
  “唐承旨,沈待诏可还收人吗?”
  许多人都动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