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4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7/3147

  这些亲从官近前,目光锐利的盯住了门子:“速去禀告包相公,皇城司要拿人!”
  门子慌乱的应了,连滚带爬的进去禀告。
  王安石忘却了自己出来的本意,问道:“拿谁?”
  一个亲从官盯住了他,阴森森的问道:“你是谁?”
  一般人听到皇城司拿人早就被吓坏了,可王安石却皱眉相问,让人讶然。
  “某王安石。”
  亲从官冷冷的道:“没你的事,若是不服,可跟着去一趟!”
  这话直挺挺的,梗的人难受。
  沈安见王安石面色不好看,就说道:“当年六塔河工程不少官吏上下其手……三司是重灾区。”
  三司理财,自然是被贿赂的重灾区。
  所以皇城司才声势浩大的来了数十个亲从官。
  随后有人来了,带着这些人进去。
  王安石面色难看,问道:“有那么多人吗?”
  沈安说道:“这还是一个商人供出来的,若是当初那些豪商全都抓起来拷问,王判官……三司还能剩下多少人?”
  这位大佬后来的革新格外急促,却不考虑官吏的德行,结果处处被动。
  这次让你看看大宋官吏的尿性!
  “救命……包相……包相救命!”
  “小人错了,小人错了!”
  一群官吏被拿了出来,有哭嚎不休的,有腿软走不动的,有慷慨激昂的,有木然的……
  “丑态百出啊!”
  王安石摇摇头,很遗憾官员队伍里出现了这些败类。
  沈安挑眉道:“王判官,这还不算什么,若是去皇城司旁听审讯,保证您会大开眼界。”
  若是比才能,那自然是王安石厉害,但对比对人性的了解,王安石不如沈安。
  一个被押解出来的官员突然喊道:“某要检举,当年某的上官拿的比某多,不抓他某不服,不服!”
  呵呵!
  沈安呵呵一笑,悄然离去。
  王安石很是郁闷,等下衙回家后,就见王雱在边上皱眉思索,就问道:“在想什么?”
  王雱扇动了几下折扇,说道:“爹爹,太学那些学生学的太苦了,每日睡觉大多在两三个时辰,孩儿担心时日长了受不了。”
  王安石闻言说道:“这是好事。”
  头悬梁锥刺股永远都是值得鼓励的,现在更是如此。
  王安石想起今日的事,不禁说道:“黄河可挡北人南下,当复归东流啊!”
  他敏锐的发现了大宋军队的现状,觉得压根就不是辽人的对手,所以才在后来坚持给黄河改道。
  可王雱却吃惊的道:“爹爹,那是黄河啊!”
  王安石没好气的道:“说的正是黄河!若是没有黄河,辽人早就一路打过来了。”
  在他看来,若非是有一条黄河作为天然防线,辽人早就倾国南下了。
  没有障碍的突击,大宋挡得住吗?
  王安石说道:“辽人谈及黄河时总是很不自在,就是担心打到了黄河边上时被阻拦。”
  这话间接证明了大宋对失去幽燕之地的迷茫和恐惧。
  没有长城和那片山脉作为屏障,一旦开战就是短兵相接,敌军一胜就能突入大宋内部,再难抵御。
  可若是有黄河作为防御,等辽人一路突击到黄河边上就傻眼了,你总不能连人带马飞过来吧?
  到时候哥把船只烧了,让你在河对岸干瞪眼。
  等你打造船只出来时,大宋在岸边早就布下了防线,到时候弄翻你的船完事。
  这就是支持黄河东流一派人的如意算盘,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以后金人渡河是何等的轻松,压根没人关注。
  王雱用折扇敲打着自己的手心,说道:“爹爹,水流自然,除非人工挖出千里宽阔的河道,否则万万不可能……”
  千里河道,那是多大的工程?
  大宋承担不起,谁都承担不起。
  王安石淡淡的道:“疏浚二股河即可。”
  王雱捂额道:“爹爹,这是在冒险。”
  王安石平静的道:“做事哪有不冒险的?只要能挡住辽人,大宋便可从容革新。等到了内部安稳,钱粮堆积如山,兵马雄壮时……那便是大宋要过河了!”
  他的万言书一直在修改中,总是不满意。
  他觉得革新怕是不会一帆风顺,一旦出现震动,外敌弄不好就会趁机而入。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安稳的环境。
  而黄河就是能给大宋带来安稳的天然防线。
  王雱觉得自己的爹爹很是陌生,于是他真的用那种看陌生人的目光去看着王安石,然后忍住痛心疾首的感觉说道:“爹爹,再来一次六塔河……大宋还有北方吗?”
  王安石不自然的道:“六塔河那次只是没做牢靠罢了。”
  只是不牢靠?
  王雱的手在颤抖,这是怒气在发作。
  可身前是自己的老爹,他万万不敢发火,所以用力的呼吸几下,说道:“爹爹,六塔河过不了黄河水,正如现在的二股河,强行改道,只会酿成大祸……”
  王安石皱眉道:“哪来的歪理?”
  “这不是歪理!”
  王雱真的生气了,“两成宽的河道怎能过黄河的水?这是……这是无知!”
  王安石的面色铁青,右手忍不住想挥动而去,最后他忍住了,冷冷的道:“谁教你的这些?”
  王雱深吸一口气,“是安北兄。”
  王安石讥讽道:“他什么都对?这可不是你。”
  王雱从不相信什么权威,他认为自己是世间最聪慧的人,所以目无余子。
  王安石说完就后悔了,觉得自己这种情绪不对头。
  一个固有的观念被打破了,别说是王安石,就算是范仲淹来了也得变色失态。
  王雱很生气,他说道:“安北兄说的并无错处,他教的那些都有道理……道理,能经得起验证的才是道理,爹爹,您知道什么是流速吗?您知道什么是流量吗?您知道河道的断面对流速的影响吗?”
  他渐渐昂首,语气激烈:“您知道吗?任何事情都该经历了查证、分析、决策方能实施,而不是君臣在一起拍个脑袋就想疏浚二股河。”
  这是一个倨傲的儿子,目无余子的儿子。
  查证、分析、决策……
  三步走,很简单的三步。
  可大宋君臣就蹲在汴梁城里,仅凭着那一点信息就作出了疏浚二股河的决定,这是什么?
  这是拿大宋的未来开玩笑。
  王雱觉得语气不大好,就放低了些声音:“爹爹,您去查证过吗?南北都去过吗?还有二股河,您觉得二股河可能在未来支撑黄河不泛滥吗?”
  查证个毛线!
  都是听了一耳朵,然后就觉得该如此。
  王雱想起沈安的话,就低声道:“读书人自诩无需出门就知天下事,可天下事哪有这么简单。”
  王安石觉得自己的怒火已经到了天灵盖,下一刻就会出手揍人。
  他努力压下胸中的怒火,淡淡的道:“黄河决堤只是因为河道里泥沙淤积罢了,若是东北两个方向并行,河水慢,则泥沙淤积会更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7/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