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3147

  “陛下,黄河北流在魏县决口,在信阳入海,陛下……黄河东流了!”
  朝堂之上瞬间就被这个消息引爆了。
  “天呐!”
  赵祯捂额道:“祖宗护佑,祖宗护佑啊!”
  富弼叹道:“总算是回去了,好啊!回去就好啊!”
  君臣捂额相庆,欢喜不已。
  “终于东流了。”
  连陈忠珩都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内侍没有当朝发表看法的权利,但今日却是例外。
  人人唏嘘,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弥漫在整座宫殿内。
  韩琦说道:“当年堵塞商胡,结果黄河决堤,一夜之间河北成为泽国,可惜可叹。如今黄河自行决口改道,可见是被陛下的诚心所感,臣等为陛下贺。”
  “臣等为陛下贺!”
  赵祯欢喜的面色微红,问道:“可查探过了吗?”
  上次报信的人说的简陋,大伙儿还在等着详细情况禀告。
  来报信的人说道:“陛下,二股河目下还能承受河水,只是淤积不少,怕是……难以维系。”
  河道淤积的话,用不了多久就会再度破堤。
  君臣相对一视。
  淤积算个毛线啊!
  挖!
  赵祯面色红润了起来,说道:“可能清淤?”
  富弼正色道:“当然。”
  来人说道:“经多番查验,若是维系北流,那二股河不必清淤。”
  殿内安静了一瞬。
  黄河目前是北流,可北流它危险啊!
  那还是几十年前的真宗朝,一位叫做李垂的官员潜心研究多年,提出了黄河年年决口,不如改道东流的建议。
  他建议的主因就是因为辽国。
  ——黄河会不断向北,一路改道进入辽国境内。
  黄河进入辽国境内会发生些什么?
  汴梁的黄河天险没有了,辽人随时能南下。
  咱们给黄河改个地方走吧!
  没事走两步,反正走走也没啥坏处。
  真宗朝时,君臣都觉得这个建议不靠谱,劳民伤财不说,而且还容易出错。
  李垂的‘一腔热血’化为灰烟,但愚公精神万代传。
  到了至和二年,也就是五年前。
  李垂的儿子李仲昌冒泡了。
  彼时黄河北流河道时有水患,不少地方淤积,于是有人建议给黄河改道。
  兄弟们,咱们来给黄河换个地方吧!
  李仲昌作为专家的儿子出来了,强烈建议把黄河改道六塔河。
  这一次他成功了。
  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李垂附体,所向无敌。
  李仲昌作为‘首席专家’参与了改道大业。
  当时欧阳修觉得不靠谱,而原因也很简单。
  ——扯尼玛的淡!黄河目前的河道有两百步宽,可六塔河只有四十步。哥,那么多河水涌入狭小的六塔河,它过得去吗?
  这是最直观的感受!
  可当时的君臣对辽人南下的恐惧战胜了直观感受。
  汴梁需要黄河天险!
  动手吧!
  然后他们就动手了。
  那次工程很成功,一切顺利的让人不敢相信。
  当故道被堵塞成功时,黄河成功的改道六塔河。
  欢呼吧!
  庆功吧!
  一时间工地上全是欢呼声,首倡者们热泪盈眶,立即派出快马去京城报信。
  六塔河到汴梁按照今天的算法两百公里不到,快马加鞭的话,第二天绝对能把好消息送到。
  然后大伙儿该升官的升官,该青史留名的青史留名。
  那一夜很是嗨皮!
  然后,六塔河就被黄河冲破了。
  黄河浩荡,一路冲刷下去,河北路几乎变成了泽国。
  灾难过后,曾经是重镇和富庶之地,也是抵御辽人第一道防线的河北路就这么被毁掉了。
  没有亡于辽人之手,而是被自己人,被专家给毁掉了,被自己吓自己给毁掉了。
  这就是有名的第一次回河工程,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自废武功的工程,堪称是千古笑柄。
  事后李仲昌被充军,可却无法挽回浸泡在泥沙里的那些良田,以及无数百姓……
  如今欢呼声再度传来,君臣的笑声回荡在皇城内。
  欧阳修得知了消息,第一时间求见。
  “不见!”
  赵祯不想见他,他决定要疏浚二股河,把黄河重新变成汴梁的防线。
  欧阳修在皇城外站着。
  太阳很大。
  他的身体本是早衰的一类,所以没多久就有些摇摇晃晃的。
  “欧阳公,回去吧。”
  看守皇城的军士都看不下去了,担心他会一头栽倒在这里,然后永不醒来。
  欧阳修没有反应。
  “……疏浚之后定然是改道,不,是堵塞北流的口子,堵不得啊!”
  他经历过那次决口,为河北路的现状感到痛心。
  可如今黄河一个决口,那噩梦好像又要来了。
  老夫要阻止这一切!
  不惜代价!
  “欧阳小儿,你这是疯了!”
  有人在喝骂,欧阳修抬头,茫然看去,“你是……”
  等来人近前,他眨巴着眼睛,“你……包拯老儿,你来看老夫的笑话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