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3147

  若是当初没有惨败给西夏,大宋现在的腰杆子也要硬一些。
  赵仲鍼就在他的悲哀中走了进来。
  少年脚步轻快,哪怕是可以装作恭谨的模样,可精气神仿佛要从肌肤里蹦出来,让赵祯不禁摸了摸自己臃肿的小腹。
  髀肉横生矣!
  一个垂垂老矣,一个鲜活的走路都在蹦跳……
  赵祯的情绪不禁有些低沉,然后就淡淡的道:“何事?”
  赵仲鍼行礼后说道:“陛下,臣近日出城,见识了民间疾苦,特来禀告。”
  “民间疾苦?”
  赵祯心中有些莫名的情绪在蕴集着,他看了赵仲鍼一眼,“少年人知道什么是疾苦?每日锦衣玉食,可知何为疾苦?”
  官家的情绪不大对啊!
  富弼看了赵祯一眼,觉得这位帝王好像有些神思恍惚。
  赵祯是有些神思恍惚,他问道:“沈安呢?”
  赵仲鍼说道:“在宫外。”
  沈安就把他送到了宫外,然后蹲在阴影处打盹。
  他被招进来后,看着双眼无神,赵祯不禁喝道:“少年人为何萎靡不振?”
  沈安赶紧打起精神道:“陛下,臣昨日吃坏了肚子。”
  赵祯撇开他,问赵仲鍼,“你在民间见到了什么?”
  他不觉得一个少年能知道些什么,顶多也就是说说百姓的日子如何的苦。
  可这样的叫苦没有用,他需要的是真知灼见。
  “陛下,臣和农户同吃同住了三日,苦!臣觉得那些农户是真的苦。”
  赵仲鍼想起这三日的经历,不禁有些唏嘘。
  “那家人每日就吃两顿,早上吃掺杂了许多东西的饼子,臣觉着咽不下去,可他们的两个孩子都吃的香,臣就硬着头皮跟着吃……很难吃,难以下咽,臣觉得就像是里面掺杂了干草一样,咽喉梗得慌,吃一口得喝几口水。”
  赵仲鍼的情绪多了些欢快:“吃了早饭就去弄柴火,庄上没多少,得去周围去搜寻……”
  树林里很有趣,有时候运气好还能弄到野食。
  “晚上那一顿好一些,但也就是饼子里掺杂的东西少一些,还有一个菜,没肉,也没油腥……到了晚上舍不得点灯,都早早的上床睡了,睡不着也得睡。”
  这就是百姓的生活。
  这些话让赵祯提不起兴趣,他随口问道:“那你此行知道了些什么?悟到了什么?”
  这样的见识就如同是郊游,一点用处都没有,随便找一个熟悉乡下的人来就能说的比赵仲鍼更详细。
  宰辅们本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赵仲鍼,听了这如同是游记般的表述之后,都兴趣索然。
  赵仲鍼却没有觉得自己说的不对,他认真的道:“陛下,臣以前知道百姓穷,但从未知道他们竟然是如此之穷。”
  赵祯本是不在意,可仔细一琢磨这话,竟然听出了诚恳和自责。
  “臣以往总是觉着百姓穷,但想着饼子总是能吃饱的,床铺至少能暖和……可这次下去之后,臣才知道,原来百姓就只是……活着。”
  赵祯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下,然后喃喃的道:“只是活着?”
  活着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每日骄奢淫逸是活着,每日为了三餐而奔忙也是活着。
  他想起了沈安上次从中牟带回来的‘饼子’,那一次他让宫中的嫔妃们也尝了尝,结果第二日就病倒了几个。
  娇滴滴啊!
  他自己吃多了些,结果便秘了几日,最后还是御医熬了汤药,吃了两天才好。
  ……
第269章
少年利剑
  在沈安刚结识赵仲鍼时,他还是一个顽皮的半大孩子,带着杨沫满世界跑。
  随着宫中宫外局势的变化,这个半大孩子也在渐渐的懂事,渐渐的成熟了。
  赵允让年迈,赵宗实精神崩溃,偌大的郡王府,赵仲鍼不得不站出来,为疼爱自己的祖父分忧。
  赵祯在看着他,微微点头。
  帝王这种东西在许多时候不是看你有多大的能力,更多的还是要看你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赵仲鍼的态度就很认真,他认真的说着自己的看法,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最简单的活着来形容底层百姓的生活。
  不华丽,但却让帝王和宰辅们为之一震。
  他们在看着这个少年宗室子,看着他正色说着自己的发现。
  “你……”
  赵祯觉得看到了一些自己当年的影子。
  不过当年的他可没有这般自由,能随时出宫去游荡。
  他甚至是有些许的艳羡,“百姓为何苦?”
  如果说先前是开胃小菜,那么现在就是大餐上桌了。
  宰辅们马上就打起了精神。
  赵仲鍼没有犹豫,说道:“百姓苦,在于赋税。”
  赋税是个敏感的话题,赵宗绛就避开了这个话题,而赵仲鍼却选择了直面它。
  富弼的眼中多了好奇,他想知道赵仲鍼是无知者无畏,还是……胸有成竹。
  赵祯也很好奇,所以问道:“可能解决?如何解决?”
  这个题目太大了,别说是赵仲鍼,就算是宰辅们也只能束手无策。
  富弼微微含笑,觉得官家的这个问题有些过分了。但他也想看看赵仲鍼的回应。
  不能回答,还是慌乱茫然……
  这是考验气度的时候。
  而帝王别的无须有,气度却少不得。
  赵仲鍼想了想,“赋税在于尺度,大宋赋税的尺度,臣以为还是要以百姓能……能活着为准。”
  这话看似在体谅这群君臣,可却好似一巴掌,打的他们脸上生疼。
  百姓只要活着就行。
  你们行不行?
  富弼在看着赵仲鍼,想看出他是不是有意在讥讽。
  只要活着啊!
  这个要求高吗?
  赵祯觉得脸上有些发热,“赋税之外呢?”
  大宋的开销太大了,大到赵祯都不敢减税的程度。每次郊祀他都说要减税,可下来后,宰辅们只需告诉他,一旦减税之后,大宋就活不下去了,他所有的仁慈都只能无奈的消散。
  所以他无数次说过要减税,可最终都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这个大宋依旧如故。
  赵仲鍼有些失望,他想起了沈安的话。
  ——慢慢来,咱们年轻,不着急。革新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妄图一朝奏效,那不是天真就是别有所图。
  他压住心中的遗憾,说道:“还有就是地方官吏,臣此次下去才知道,原来除去赋税之外,地方官吏的贪婪更是火上添油……”
  “还有呢?”
  赵祯渐渐多了欢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