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6/3147

  可这些在辽国覆灭的捷报之前,都成了笑话。
  他回身坐下,开始书写奏疏。
  “……臣老迈,不堪官家驱使,乞骸骨……”
  而吕诲则是懵逼了,在御史台茫然发呆。
  “辽国灭了?”
  他在问自己,外面有人在大笑。
  “哈哈哈哈!”杨继年从未这般大笑过,可见这事儿带给他的冲击。
  “盛世啊!”
  盛世来了!
  听听外面的欢呼声吧。
  那些百姓,都在奋力的欢呼着。
  “盛世来了!”
第1898章
大丈夫
  盛世来了。
  韩琦召集了宰辅们下衙后去喝酒欢庆。
  酒过三巡之后,他看着包拯说道:“希仁,沈安那边怎么说?”
  包拯叹道:“那小子没写信给老夫,老夫也不好写信去,毕竟……宰辅写信给前方的大将,此事不妥。”
  韩琦点头,对才回来的富弼说道:“沈安不能再领军了,他可有这个觉悟?”
  “他的功劳太多,若是还想领军,连老夫都觉得不妥。”包拯苦笑道:“大宋周边的敌人被一扫而空,每次他都在,这样下去……如何自安?”
  富弼想了想,“这一路也没说过此事,再说了,沈安先去了上京道,随后领军攻打西京道,和老夫并未怎么碰面。”
  “哎!”韩琦挠挠头,苦恼的道:“此事却不好提点,就怕他还是那么得意洋洋的回来。”
  所谓功高不赏,说的就是沈安这等人。
  沈家在欢喜的期待着家主的回归,而在朝中,一股暗流在涌动着。
  吕诲在期待着。
  “沈安最好居功自傲,回头寻人去挑衅一番,让他出手打断腿最好。”
  “此刻打断腿……呵呵!”
  就在这股暗流肆意乱转时,一队黑甲骑兵冲进了京城。
  “是沈国公回来了。”
  “不是,是乡兵!”
  乡兵们一路到了榆林巷,庄老实激动的迎出来,“郎君呢?”
  为首的乡兵捧着一柄连鞘长刀,庄老实的脑子里嗡嗡作响,差点软了。
  “郎君……”他觉得这是沈安战死了,所以乡兵们才送了长刀回来。
  “郎君有话交代!”乡兵不解的看着他,说道:“这把刀跟随郎君征战多年,如今大宋周边太平,郎君说担心大衙内等人纨绔成性,就把此刀给了大衙内,让他每日闻鸡起舞……”
  这把陨石长刀跟随沈安多年,此刻就在刀鞘里,庄老实小心翼翼的接过来,一路送到了后面,交给了赵五五。
  赵五五再捧着这柄刀到了杨卓雪那里,转述了乡兵的话。
  “这样?”杨卓雪一怔,说道:“爹爹叫了人来传话,说是官人立功太多,此战之后也该歇息了。可就怕官人得意忘形。如今长刀传给了芋头,这就是不掌兵之意……我就说官人这般聪明,哪里要人指点。”
  赵五五笑道:“郎君此举堪称是天衣无缝,外面有些人怕是要失望了。”
  沈安把长刀传给了芋头,就是抽了那些人一巴掌。
  你们以为他会挟大功洋洋得意,可他早就有了打算。
  等沈安令曹佾攻伐高丽的消息传来时,宫中送来了许多赏赐,其中给芋头和毛豆的最多。
  这是皇家的暗示。
  俺们以后好生过日子,沈家的下一代只管去立功。
  曹太后闻讯欢喜的不行,差点令人去给芋头寻个媳妇。
  沈安就是在这种气氛中回到了京城。
  “高丽如何?”
  君臣相见,宰辅们在边上欣慰的看着。
  “高丽穷兵黩武,大军一战被我军覆灭之后,国中空虚,一战可下。”
  在这种情况下,曹佾无需征伐,不过是去占领罢了。
  沈安看着黑不溜秋的,但竟然胖了些,可见这一路是吃喝过来的。
  赵曙很严肃的说道:“沈卿辛苦了。”
  沈安说道:“臣此战餐风露宿,身体怕是有些问题,想在京城静养些时日,只是等天气好些,带着家人四处去转悠。”
  天下太平了,他还操心个毛线。
  晚些出去,韩琦问道:“你沈安北竟然说出这等近乎于致仕的话,难道以后的大宋就那么让你放心?”
  沈安笑道:“有何不放心的?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某以为,剩下的事,交给那些年轻人就是了。”
  “可你也是年轻人啊!”
  众人看着笑起来都没有一丝皱纹的沈安,不禁嫉妒了。
  此后的沈安就窝在榆林巷里,整日不是逗弄儿子,就是给来访的曹本出题刁难,很是快活。
  就在大家要把他遗忘的时候,一份奏疏震动了朝堂。
  “燕国公说,三衙的存在甚好,只是枢密院却有些不伦不类的,战事谋划一塌糊涂,统筹规划都不知道,这般下去怕是要误国。”
  文彦博怒了,“这是胡说八道!他还能有什么办法?”
  随后沈安的建议就来了,组建一个团队,这个团队里有文官,有武将,他们的职责就是统筹大宋的军事,各处宏观规划,最后让三衙去执行。
  “这个团体的另一个职责就是谋划外藩,统筹外藩的各等消息,随后归纳判断,供给朝中参考。”
  赵曙没想到沈安在北征时弄的这个竟然还开花结果了。
  “这样的好处是……帝王和朝中可通过这些人来掌控大宋军队,他们只管这些,旁的一概不沾。”
  这是一个专业的团体,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最好的方案。
  “朕以为……”赵曙想到了北征时那些学生们,不禁赞道:“那些学生很是厉害,一切都在他们的眼中无所遁形,诸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行。”
  枢密院开始改造。
  沈安就蹲在家里烤肉吃。
  “你把外面搅的天翻地覆,自家却在享受。”
  王雱来了,沈安递了一串烤肉给他,说道:“文彦博要疯了吧?”
  “他没疯,只是说想致仕。”
  “这是绝望了。”沈安笑道:“旁人某都不担心,就是文彦博,此人手腕了得,若是他去逍遥,旧党再无翻身的机会。”
  历史上旧党翻身是各种因素造成了,此刻大宋国泰民安,旧党只能蹲在角落里画圈圈。
  “这般弄的话,武人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是会好过许多,不过不可放纵。”沈安知道这个年代的武人一旦被放纵的后果。
  “没有人会放纵。”王雱皱眉道:“如今天下太平,你不想出海去转转?以前常听你说什么功成名就之后,就去寻个海岛居住。”
  “胡说!”沈安一本正经的撒谎,“某喜欢汴梁,哪都不想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6/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