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7/3147

  耶律洪基踩着草地,觉得寒意从脚底升起,不禁打个哆嗦,“你看看前唐,灭了吧?大辽接着统治了世间,可……可如今宋人却再度站起来了。朕觉着,他们就算是被大辽彻底打倒了,也能再次站起来,为何?因为那些……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那些卧薪尝胆,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废寝忘食……这些话就根植于他们的骨血里,会不时冒出来。而我们却不同,只学了个样子,没人记住这些。”
  “他们还有许多好东西啊!”耶律洪基叹道:“韩信胯下之辱,这是在告诉他们,暂时的失败不要紧,卧薪尝胆,闻鸡起舞,终有一日能再度站起来。”
  “这些才是汉儿骨子里的东西。”
  耶律洪基的话带着不祥之意。
  “陛下,咱们祖宗传下来的是骑射啊!”耶律领觉得这是个好趋势,“臣早就不满朝中那些人都跟着宋人学,臣以为该学的是骑射!”
  耶律洪基回身看了他一眼,微微摇头,“你不懂。”
  这是国家层面的思索,耶律领看不到,也想不到。
  “汉人……”
  耶律洪基低声叹息着。
  第二天,大军再度出发。
  “封锁消息。”耶律洪基选择了封锁消息,以免将士们得知西京道丢失的消息后丧失士气。
  斥候不断传来消息。
  “陛下,宋军往遵化来了。”
  “哈哈哈!”耶律洪基爽朗的笑了起来,“赵曙来的正好。”
  “陛下,臣愿为前锋。”
  有人请战,耶律洪基摇头道:“数十万人的大战,要什么前锋,碾压过去就是了。”
  “派出游骑,逗逗宋人。”这时候游骑也只是用来打击对方士气的工具。
  双方不断在接近之中,游骑在厮杀,弓箭对弩箭,辽军吃了大亏。
  “他们的神威弩……咱们还是没法拿到。”耶律洪基得了消息后很是遗憾。
  “陛下,宋军的游骑增多了。”
  这个消息让耶律洪基兴奋了起来,“要开始了,令各部准备。”
  “多派游骑斥候。”
  “左右两翼游骑要谨慎些,不可漏过敌军。”
  “诸军整顿兵器。”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后,宋军开始准备。
  赵曙就在中军,身边是文彦博和富弼,以及一群将领。
  “陛下,燕国公和汪殿帅领军还有百余里。”
  这是最新的消息。
  赵曙点头,“三日吧。如此也好。”
  众人不解,文彦博说道:“咱们先和辽军厮杀一番,等他们来了,那就是援军。”
  “辽军号称五十万,臣估摸着该有二三十万。”富弼在琢磨着耶律洪基。
  “斥候在不断打探消息,不过辽军浩大,没法算清楚。”
  数十万人马,斥候要想数清楚,就得绕着跑,可这样的行径就是送死。
  所以大宋这边只是凭着辽军号称五十万大军的消息来判断。
  “陛下,武学那边说是有消息。”
  “让他们来。”
  这里是遵化城,赵曙就在地图前。
  一个学生走了进来,行礼后说道:“陛下,我等这几日研判了辽军的规模,判定辽军该有三十万上下。”
  文彦博问道:“为何这般推断?”
  枢密院的这几日和武学学生在较劲,双方拿着各方送来的消息分析判断,然后送到赵曙这里。
  学生说道:“从辽军的粮草运送来看,他们每日从中京城输送的数目,足够四十万大军使用。”
  “那为何不是四十万?”枢密院的判断是三十五万以上。
  学生说道:“密谍说辽军在中京城有四十万大军,可若是出了三十五万,那么五万留守中京道少了。”
  “为何少了?”文彦博看似平静的问道。
  “上京道的阻卜人距离中京道还远,就算是他们要突袭,也得先把上京道的辽军给剿灭了再说。”这是一个武将的分析。
  一个宰辅,一个武将,看似很强大,可学生却很镇定的道:“不只是上京道的事,耶律洪基此人好大喜功,气量却小,而且善于猜忌,我等把他这些年的言行举止琢磨了一番,归纳出了一些……”
  尼玛!
  这是啥意思?
  群臣有些懵。
  “这五年,耶律洪基处置臣子的数目一直在攀升,从中层到上层,一直在向上清洗,为何?臣等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宫中。耶律洪基已经把宫中的人手差不多都换了一遍,这是为何?”
  学生笑了笑,“臣等判定,耶律洪基在忌惮自己的皇后和太子。”
  “此事朝中早就得知了。”文彦博摇头,觉得这个分析没什么营养。
  “是,可我等却找到了一条消息。”学生说道:“三个月前,皇室有人为萧观音鸣不平,随后被杀三人。”
  “此事……”文彦博觉得有些问题。
  但这些消息真的太多了,不可能一一梳理出来,然后再去分析。
  学生自信的道;“这是清洗的先兆,只是因为大宋开始了北征,耶律洪基不敢在此时动手,否则会后院起火。可他喜欢猜忌,由此定然会担心皇室有人和萧观音勾结造反,所以……三十万最多了。”
  室内很安静,学生有些不知所措。
  “说的好!”富弼微笑道:“这一番话让老夫找不到错处,耶律洪基的性子……你等也探讨这个?”
  学生说道:“是,武学里教了,一场大战不只是双方兵力的数目比较,更有军心士气,粮草兵器,将领的性格谋略,统帅的性格谋略……林林总总都要去琢磨,细细的去分析,如此才能在临战时从容不迫,应对有方。”
  他躬身告退。
  室内很安静。
  “武学……竟然如此了吗?”赵曙被震惊了。
  这一番分析丝丝入扣,不管对错,他都觉得这个武学了不得了。
  “让国舅来。”
  曹佾来时,见赵曙的心情不错,不禁暗爽不已。
  这是被学生给打击了吧,还得装作有收获的模样。
  “武学教授的这些赞画之道,你可知晓?”
  曹佾点头,“臣知晓。”
  “这些教授了……目的是什么?”
  曹佾认真的道:“陛下,沈安当初说,大宋需要一个精锐的将领团体,这个团体要精通征战的各等事务,还得通晓大宋的军事。他们的目的就是在平日里对大宋军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言。
  他们还得要对当世各国的兵力和各方面进行分析,一旦有需要,就能为陛下和朝中提供建言。”
  赵曙已经懵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怪物啊!
第1888章
国战开始
  大宋的军事构架是枢密院和三衙互相制衡,平时没事做的时候,大伙儿该干嘛就干嘛。
  枢密院是调兵的,也就是文官系统。而三衙就是练兵的,是武将系统。两者隐隐对立,但根据祖宗以文御武的规矩,枢密院自然占据上风。
  现在沈安突然抛出来一个炸弹:咱们还能有第三个团体。
  关键是这个团体能做枢密院的事儿,把赞画的职责给揽过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7/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