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30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4/3147

  包拯淡淡的道:“若是沈安出手,他会等任守忠出了皇城,正大光明的动手。”
  他这话的声音不小,殿内的人都听到了。
  是啊!
  沈安以前可是连太后娘娘的亲人都打过,他会去暗算任守忠?
  不靠谱!
  吕诲的身体矮了一截,觉得这个判断不会错。
  但常建仁呢?
  让太后记恨他也不错啊!
  稍后有人来了,禀告道:“陛下,娘娘说是御医于晨去救的人。”
  哦……
  殿内都是恍然大悟的声音,然后该干啥干啥。
第1849章
毒药,某最爱人脑
  于晨,何许人也?
  御医!
  擅长诊治疑难杂症,据说上次王安石家大衙内被人打的昏迷不醒,就是被他救醒的。
  可他最擅长的还是研究。
  中医本就够复杂了,可这位仁兄却觉得还不够,于是他秉承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孜孜不倦的向疑难杂症发动进攻。
  而他的利器就是针灸。
  一根银针让他在宫中出了名:那是先帝的一个嫔妃犯病,众人都解决不了,就想到了这位于御医,于是请了来。
  这位兴奋的脸都红了,一番诊治后,严肃的说唯有针灸能救她。
  随后他施针,几番之后,那嫔妃竟然晕厥了过去,后来幸亏抢救得力,这才救了回来。那嫔妃说什么都不敢让于晨诊治,最后还是熬不过病痛去了。
  从此这位于御医就出了名,除去那些垂危的病人之外,没人寻他诊治,堪称是御医之耻。
  可这次任守忠昏迷不醒,大伙儿想到了于晨救治王雱的经历,就把他请了来。
  果然,银针一下,任守忠就醒来了。
  只是这人醒是醒了,竟然胡言乱语,外加便溺失禁。
  所以听到是于晨出手救治之后,群臣都哦了一声,然后都觉得这事儿没疑问了。
  只是倒霉催的任守忠真是不幸啊!
  竟然遭遇了那个于晨。
  一路走好!
  众人心有戚戚焉,有人甚至准备回家去提醒自己的家人,以后那个于晨出来坐诊,千万别去。
  常建仁出了皇城后,就惶然请罪。
  “滚蛋吧,回头水军定然是要再去一趟大食,你且好生操练,若是出了纰漏,某定然请示官家换将。”
  沈安被这货给弄的头晕,一番威胁后,就赶走了他。
  “此事不是你?”
  赵顼跟来了。
  “某若是要弄他,保证谁都不知道。”沈安淡淡的道:“别以为就你会下药,某真要下药,你还差得远呢!”
  “你还会下药?”赵顼觉得沈安吹牛吹大了,“让我看看。”
  沈安摇头,“你就够了吧。”
  再让赵顼弄下去,他担心以后这厮会让满朝文武闻风丧胆。
  回到家中之后,沈安拿出一个小瓷瓶,又弄来了一个肉馒头。他打开小瓷瓶,小心翼翼的滴了几滴东西在肉馒头里,然后合上。
  随后他出了榆林巷,到了背面的小巷子。
  这里有一条疯狗,最近咬了两个人。已经有人去找军巡铺的人了,准备来围捕这条疯狗。
  沈安把肉馒头丢在边上,然后就在附近晃荡。
  那条疯狗晃晃悠悠的来了。
  沈安退后。
  “郎君,无需担心。”
  身后闻小种的声音很是懒洋洋。
  那条疯狗缓缓过来,也不叫唤,尾巴耷拉着,就这么看了沈安一眼,大概是饿惨了,一嘴就吃了肉馒头。
  沈安缓缓后退……
  那疯狗吃了肉馒头后,舔舔嘴唇,刚想扑过来,眸色微暗,就这么倒了下去。
  “不错。”沈安拍拍手,“下次可以配比的更慢些。”
  闻小种不解的道:“郎君,书院里竟然能弄出这等剧毒的东西,这和您说的杂学不相干吧?”
  “杂学本就是探讨天下万物的学问,天下万物看似寻常,可一旦组合起来,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就会变成剧毒。”
  那条疯狗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斜对面的杂货铺掌柜出来见到了,不禁欢喜的道:“这疯狗竟然被沈国公弄死了?”
  街坊们都出来了,见状不禁欢喜不已。
  “某正准备寻这条疯狗,没想到沈国公却更快一步。”
  “沈国公果然是人中楷模,为了我等的安危,亲自来诱杀疯狗。”
  人中楷模沈国公见一个闲汉试探着去拖那条疯狗,就说道:“这狗体内有毒,吃了必死无疑!”
  这狗是否有狂犬病毒沈安不知道,但此刻它的身体里却有化学毒素,被人吃了,麻烦就大了。
  想到自己被人称呼为毒王,沈安不禁打个寒颤。
  “沈国公,可狗脑子是好东西啊!”
  有人拎着刀过来,闻小种走过去,说道:“有毒!”
  那人笑道:“疯狗的脑子取出来,敷在被它咬的伤口上,就能不发疯呢!”
  卧槽!
  还有这个说法?
  沈安觉得不科学,而且他不知道那个毒素是否浸透进了这狗的脑子里,所以正色道:“何时咬的?”
  “前日。”那大汉颓然道:“是了,伤口都愈合了,晚了。”
  沈安让闻小种把那条狗拖去焚烧了,自己回到家中,把小瓷瓶收好。
  这可是毒药啊!
  赵顼的药方和这个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
  随后就是等待水军的到来。
  当水军主力到达汴梁外时,那些充满了异国风情的战利品引得许多商人来记录,就准备等三司发卖时来抢购。
  那艘试验性质的炮船被拉到了金明池全面检查。
  数十名老工匠一起出手,三天时间全部检查完毕。
  “没有大碍!”
  “好!”
  这是炮船长时间出海后的检测,只要无事,那么就证明思路和质量没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4/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