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9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5/3147

  正在难受的曹佾回身,脑子里猛地清醒了过来。
  “那个骗子!”
  什么程咬金的宝刀,这分明就是沈安那厮做的赝品,专门用来骗傻子的。
第1797章
让沈安去高丽
  曹佾再来沈家时,沈安已经溜了,而且留下了话,说是此去不知多久。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曹佾真的是气哭了。
  上次被沈安坑了一柄汉剑,这次更惨,李嗣业的佩刀啊!
  “安北这话莫不是骗人的?”
  他觉得庄老实很不老实。
  庄老实认真的道:“国舅,先前是宫中人来召唤我家郎君,此事小人不敢妄言。”
  “某看你……庄老实,这不是装老实吗?”
  曹佾丢下这句话就走了,庄老实一脸忧郁。
  “某很老实的。”
  ……
  沈安确实是在宫中。
  “高丽使者来了。”
  韩琦一脸的不屑,“说是什么……高丽愿意纳贡称臣,可边上有恶邻,却不敢过于张扬,小家子气!”
  高丽人玩墙头草的本事不小,沈安笑了笑,“他们可是说要悄无声息的纳贡称臣?”
  韩琦点头,“那个使者叫做金成俊,看着很是谦逊。”
  “谦逊不值钱。”沈安说道:“韩相,高丽向辽人纳贡称臣多年,只是前些年大宋狠抽了辽人一顿之后,他们又转向了,这是何意?某以为这是平衡之意。当大宋衰弱时,他们会和大宋交好。当辽人衰弱时,他们和辽人交好……”
  “目的何在?”曾公亮问道。
  “他们想让三家形成平衡。”
  曾公亮笑道:“蕞尔小国!竟然也敢如此吗?”
  沈安说道:“曾相,小国也有小国的生存之道,莫要因此而小看了他们。”
  历史上有许多小国撬动大局的例子,沈安觉得不可小觑。
  赵曙满意的道:“不轻敌,好。”
  这个夸赞来的有些莫名其妙,沈安赶紧谢恩。
  “高丽那边……”赵曙想了想,“此次使者说,辽人在威胁他们,要求高丽出人出钱,准备去草原清剿。”
  在失去了幽燕之地后,辽人的生存环境一下就变得恶劣了起来。
  他们必须要扩军备战,否则宋军的下一次出击就能直接摧毁他们。
  而要扩军备战,最好的战士就在上京道。
  上京道有阻卜人,有许多部族,那些牧人在艰苦的环境下变成了最强大的战士,若是能收拢来,也是最佳的炮灰。
  可辽人大概不乐意把自己的兵力耗费在那个地方,于是就想到了高丽人。
  若说原先的辽人还有霸主的气概,那么现在的他们有的只是茫然,然后凶狠的秉性渐渐勃发。
  辽人这个霸主以前喜欢维持平衡,这也是力不从心的表现,否则他们更愿意直接一统天下。
  “耶律洪基变狠了。”
  赵曙敏锐的发现了那个兄弟的态度变了。
  按照宋辽之间以前的协议,赵祯是耶律洪基的长辈,那就是叔侄,到了赵曙后,两人就变成了兄弟。
  兄弟之国,只是这对兄弟显然是塑料花交情,如今已经大打出手多次。
  耶律洪基原以为这位兄弟的拳头不硬,谁曾想一交手就被打了个乌青眼,接着被赵曙按着一顿暴打,差点生活不能自理。
  于是他变了,堪称是改头换面。赵曙看了皇城司的禀告,若非深信没有换心术,怕是要怀疑一番。
  “据闻他停止了修建佛寺,收拾了身边的几个佞臣,他越来越像是一个帝王了。”赵曙很是遗憾的道:“可惜朕未曾与他在沙场相遇,否则朕定然要去会会他。”
  韩琦看了他一眼,“官家,您怕是……”
  剩下的话他不好意思说,但赵曙明白了。
  官家,您怕是打不过耶律洪基。
  赵曙干咳一声,“打下了燕山路,大宋和辽人的中京道接壤,而高丽却和辽人的东京道接壤,变得举足轻重起来。先前金成俊恳请大宋派出道德高深的臣子去高丽,畅谈大宋和高丽的未来。”
  畅谈两国的未来。
  这个未来一定是美好的,接着就是加深友谊,最后定然是骑墙观望。
  高丽人的手段沈安只能报以呵呵!
  呵呵!
  沈安觉得这话听着有些耳熟。
  后世的人也会觉得耳熟。
  不就是忽悠吗?
  至于什么美好的未来,那个得看你能给他们多少好处。
  好处多,他们就会站在这一边。当局势变化时,他们又会换个方向站队。
  “朕想了想,道德高深的臣子……欧阳修算是一个。”
  咳咳!
  韩琦干咳一下,然后指指自己的眼睛。
  他的动作看着像是想戳瞎自己眼睛的那种,赵曙点头,“朕知,欧阳修的眼神不大好,就怕去了丢人。”
  想想,老欧阳一旦去了高丽,今日和这个大臣喝酒称兄道弟,明日一见却满脸茫然,一脸懵逼,说是不认识。
  这个不妥。
  “陛下,欧阳永叔的身子不大好。”
  曾公亮说完就回班,很是老实。
  赵曙一想也是,这年头出远门就是冒险,最怕的就是病。
  一旦来个水土不服,老欧阳死在半道上,这事儿可就难看了。
  他想了想,看了韩琦一眼。
  这等时候该你们出主意了吧?
  可韩琦却在此刻装老实。
  不是他不肯出主意,而是这等事容易得罪人。
  你想想,你举荐王安石去,司马光会不会觉得你小看了他。
  怎地王安石是道德君子,难道我司马光不是?
  这等拉仇恨的事儿他不乐意干。
  司马光的意见韩琦自然不在意,甚至喜欢狠抽他。
  可满朝官员那么多,别看往常大伙儿见到他都是韩相韩相的喊的亲热,可在这等争脸面的时候,别说是韩琦,赵曙都不顶用。
  从君子这个词成为大宋上下追求的目标时,这事儿就变味了。
  你比如说吧,以前的君子称号是旁人赋予的,所谓人人夸赞,自然就是君子。
  可到了大宋后却很难,大伙儿有些急功近利,难免想走个捷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5/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