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8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7/3147

  “这是什么意思?”一个勾当管事问道。
  密谍茫然,“小人不知。”
  “下去吧。”
  张八年挥手,等密谍走后,他起身道:“某要进宫。”
  那些勾当管事有人若有所思,有人一脸懵懂。
  “张都知,这是何意?”
  张八年摇摇头,不想和这群人解释。
  他一路进宫求见。
  “何事?”
  大朝会就在眼前,赵曙很忙。
  张八年说道:“官家,诸国使者聚在一起,谈及北伐,高丽使者说辽国并不厉害,打大宋,打西贼,打高丽都无法灭国。臣以为,他这是蛊惑诸藩支持辽国。”
  赵曙冷哼一声,“这是蛊惑!他想说大宋一旦北伐成功,大宋就会接着攻打诸藩吗?其心可诛!”
  张八年心中一颤,这才发现自己真的不够聪明。
  沈安只是从一句话里就判断出了辽使的想法,赵曙只是从高丽使者的话里就看出了诸国的想法,这种敏锐是他所匮乏的。
  “是了,汉唐时,但凡有不臣,中原大军北上南下,所到之处无不俯首。他们畏惧的是这个!”张八年一通百通,想通了许多。
  赵曙起身走了下来,“畏惧了也好,此战就要打的让周边畏惧,王道……有人说当以礼待之,可终究不能少了震慑。”
  这是要行霸道的意思吗?
  陈忠珩觉得热血沸腾。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赵曙回去,低头继续处理政事。
  陈忠珩看了张八年一眼,发现这位百年冰山的眼中竟然多了兴奋之色。
  是啊!
  听到官家的这番话之后,谁都会热血沸腾。
  两人悄然出去。
  张八年站在外面,任凭冷风吹拂着自己,“这话你可知来历?”
  陈忠珩很纠结的道:“听着振奋人心,可某却不知。”
  “不读书终究不好。”张八年执掌皇城司,不读书自然是不成的,他说道:“前汉时,汉宣帝少用儒家,多用刑法,太子……就是后来的元帝喜爱儒学,就建言当用德政教化。
  宣帝大怒,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这番话历来为儒家所忌,所以今日在场的你盯好了,谁若是不稳靠,弄死说话。”
  他侧身看着陈忠珩,深凹的眼眶里仿佛有鬼火在燃烧闪烁着。
  “好!”陈忠珩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张八年微微颔首,“沈安当年在书院里教导学生,很大胆,说什么单纯的德政不靠谱,单纯的刑法也不行,只能糅合在一起,以儒为皮,以法为骨,这便是霸王道杂之。”
  陈忠珩叹息,觉着帝王真难。
  “那元帝后来如何?可是如先帝般的仁君吗?”
  在他看来,先帝也是行仁政,和那位元帝差不多。
  “先帝并非是想行王道,只是不得已。”张八年觉得陈忠珩有些藏拙,“而元帝登基后,前汉就开始乱了。你可知那些人为何不肯提及元帝?就是因为元帝实乃祸乱前汉的罪魁祸首,而起因就是他崇信儒学,导致朝堂混乱……”
  陈忠珩恍然大悟,“儒家也有这等时候?某看韩相公他们都不错。”
  “这等话你自去寻沈安问,别问某!犯忌讳!”
  张八年扬长而去,陈忠珩就像是听书听了一半,难受的不行,寻机就出宫去找沈安说话。
  “汉元帝?”
  沈安想了想,“那是个天真的帝王。”
  “天真?”
  “对。”
  沈安请他坐下,然后亲手泡茶来。
  “但凡是帝王,谁会单纯相信什么仁政?帝王天生就该对权利敏锐,过于仁慈就是把长刀递给敌人,下一刻长刀就会斩落他的人头。你说……但凡有些脑子的帝王,可会行什么所谓的仁政吗?”
  “那先帝呢?”张八年始终无法忘怀那位仁慈的帝王,眼睛都有些发红。
  “先帝……”
  沈安也想到了那位宽厚的帝王,“先帝仁慈,但并不迂腐,他也曾雄心勃勃,于是才有了庆历新政。”
  “老陈,你今日怎么看着有些多愁善感的?”沈安伸手在发呆的陈忠珩眼前晃动了一下。
  陈忠珩眨巴了一下眼睛,“官家先前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这有什么?”沈安觉得很正常。
  陈忠珩觉得他不老实,“张八年让某盯着在场的人,若是谁有不妥,就弄死。”
  “怕这番话传出去?”
  “是!”
  沈安捂额,“这等事张八年不清楚,你别学。”
  “为何?”陈忠珩觉得脑子有些蒙。
  “他认为有人会忌惮,可他却不知,那些宰辅相公们都不是单纯的儒者。”
  儒学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在变化着,韩琦等人哪里会是单纯的儒者。
  “所谓王道和霸道,这要看人,和学问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老韩那等人,你就算是每天用儒学熏陶他一百遍啊一百遍,他依旧是那个尿性,什么仁政……弄死最好。
  “儒学只是熏陶,对于某些意志坚定的,那只是一门学问罢了。”
  陈忠珩懂了,一路回宫的路上,他见到了辽使在御街上和人吵架。
  “骗子!”
  辽使拿着一个牛角喊道:“这不是犀牛角,你这个骗子!”
  伙计在那里怒吼,“某何曾说过这是犀牛角?”
  “某亲耳听闻!”
  辽使勃然大怒,劈手就把牛角砸了出去。
  伙计被砸的满脸是血,边上的人都退开了。
  “他冤枉某!”
  伙计看着周围,“某这里只卖牛角,街坊们都知道。”
  “你在骗某!以为某是辽使就好骗吗?”
  辽使眼珠子都红了,看着怒不可遏。
  “闪开!”
  外面来了一个大汉,他推开人群走了进来,问道:“为何动手?”
  伙计说道:“这辽人在某这里买牛角,说某骗他是犀牛角,可某从未这般说过。”
  大汉身形高大,他盯着辽使问道:“为何在汴梁动手?”
  辽使的身材也不算矮,他冷笑道:“某动手了又如何?”
  “这里是汴梁。”
  “那又如何?”
  辽使就像是个想惹祸的孩子,一步步逼上来。
  盯着他的密谍低声道:“他这是想找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7/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