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8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3/3147

  “是,下官说了,钱庄不可动,至少目前不能动,否则纸钞会出问题。”
  “对,超发纸钞对于目前的大宋而言过早了些。”沈安对于纸钞的发行量一直持保守态度,唯恐出现纰漏。
  “北伐就算是失败了,某敢说下一次还能打,还能赢,可纸钞若是崩了,再想重塑信誉,那就是难上加难。”
  这是沈安的态度,但唐仁发现他好像不着急,“您一直支持北伐,可此事……有人说您一点都不着急,可见是支持北伐是假,为自己谋取名声是真。”
  沈安微笑道:“是旧党吧?”
  “是。”唐仁觉得这是一次争斗,“旧党不少人反对在此时北伐,他们说要等府库更充盈一些时才好。”
  “哪有十全十美的准备?”沈安不屑的道:“那些人惧怕的是北伐成功,到了那时,官家会成为大宋百年来最出色的帝王,威望之高……到了那时,官家挟势施行新政……”
  他的眼中多了兴奋之色,“那就是大势啊!大势一起,谁能阻挡!”
  他仰头看着虚空,心中的欢喜压都压不住。
  “那钱财如何筹措?”
  唐仁也很欢喜,只是面对目前的财政情况却无计可施。
  “事情不大。”
  沈安很是从容的道:“某只是在等着某些蠢货往下跳罢了。”
  唐仁问道:“您说的蠢货是指……”
  “等着看吧。”
  沈安笑的很是轻松。
  “傻缺!”
  外面传来了绿毛的声音。
  “滚!”
  沈安对这只贱鸟的耐心是越来越少了,若是可以,他准备在院子里挖个坑,直接把它给埋了。
  他在家里耐心的等待着。
  才过了两天,吕诲突然弹劾韩绛,说他虚言欺君。
  韩绛当然不是省油的灯,和吕诲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一时间杀的难分难解。
  “杀呀!”
  沈家的前院,包绶带着芋头在扮装武将。
  两个小子穿着特制的小甲衣,举着特制的小木刀,在沈安的身边来回奔跑。
  “外面很热闹。”
  包拯看着红光满面的,“韩绛说三司保证能弄到北伐的钱财,可吕诲竟然探知了消息,说是三司压根就没法支付那么多钱,这是欺君。”
  他见沈安一脸的无所谓,就问道:“你难道……你莫不是又在三司买通了谁吧?”
  上次沈安买通了一个官员,直接挖坑埋人,政事堂的那几位事后都猜出来了。
  “此等事有一不可有二。”
  包拯很严肃,“不然犯忌讳。”
  买通对手的身边人来挖坑很爽,但却不道德。
  “绝对没有。”沈安不屑的道:“旧党一直在反对北伐,这次他们处心积虑弄到了消息,韩绛事后该清理自己的身边人了。”
  包拯没好气的道:“他得等自己过了这一关再说,否则轮不到他清理人。”
  “没问题。”
  沈安吹个口哨,“您等着看好了,保证让他们好看。”
  “吹什么东西?一点也不稳重。”
  “呃……口哨啊!”
  “什么口哨,老夫看你最近是闲极无聊了。”
  包拯板着脸走了,包绶得了放风的机会,在沈家疯玩。
  事态很快就越演越烈了。
  旧党抓住了机会,对韩绛发动了总攻,一时间韩绛摇摇欲坠,朝中有希望的都在盯着三司使的位置使劲。
  眼看着韩绛要下台了,旧党上下不禁欢喜不已。
  就在这个时候,沈安让人给韩绛带去一个口信。
  “我家郎君说了愿意出手为韩相挡下此事,不过有个条件。”
  庄老实从未想过自己此生竟然有勒索宰辅的机会,爽的那条腿一直在抖动。
  韩绛骂道:“那个不要脸的,这等时候还想要老夫家里的字画?”
  “韩相错了,我家郎君只是想请韩相事后每月去邙山书院教一节课。”
  “此事简单,老夫答应了。”这是好事儿,韩绛当然不会拒绝。
  “我家郎君……”庄老实看了韩绛一眼,“我家郎君还说,请您以后致仕了别急着回家,先去书院教一年的书。”
  韩绛瞬间就大笑了起来。
  “沈安北啊沈安北,你让邙山书院蛰伏数年,老夫说你这是改性子了,原来你只是在等待时机……”
  韩绛若是去了邙山书院教书,哪怕只是一年,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力。
  “宰辅担任教授,有趣。”韩绛点头道:“杂学对三司帮助良多,老夫深知,如此……老夫就答应了。”
第1714章
上车
  三司使不是宰辅,却不弱于宰辅。
  这是大宋上下的共同认知,以至于要称呼三司使为计相。
  不知是谁弄出来的主意,三司和枢密院一样,各种职事混杂在里面,以至于户部成了一个空架子。
  若是能执掌三司,那就是拿住了大宋的钱袋子。
  大宋的钱袋子在手……
  “君实,若是三司使到手,新政……哈哈哈哈!”
  司马光不大喜欢吕诲,真的,特别是看着他笑的猖狂的时候,那种不喜欢就更多了些。
  可他再不喜欢,却也不能翻脸。
  旧党很奇葩。
  大佬文彦博人称文春雨,春雨春雨,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的手段自然是润物细无声,也就是说,你别想指望文彦博为了反对新政而赤膊上阵,那不是他的风格。
  而司马光也不行,他反对新政的手段就是进谏,就是和新政展开论战。
  论战……新政那边随便抓一个包拯出来,就能把他喷的满脸桃花开。
  也就是说,文彦博是统帅,司马光是大将,但缺少一个敢拼敢打的前锋。
  而吕诲就充当了这个角色。
  没有悍将去冲杀,旧党就会湮灭无闻,士气低落。
  但新政还有一个悍将没动窝,那就是王安石。
  老王最近几年一直在琢磨新政,如今去了御史台后,下一步必然就是宰辅了。
  慷慨激昂的王安石司马光觉得不可怕,而沉寂的王安石却让他生出了些忌惮来。
  王安石……
  那人这几年的进步很大啊!
  司马光陷入了沉思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3/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