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3147

  韩琦的毛病就是脱口而出,现在也不例外。
  “怪不得某看着他不舒服,原来是这样啊!”
  在场的宰辅们都在漫长的宦海生涯中,把自己打磨的威严无比。治下的百姓,衙门的下属见到自己后,就像是老鼠见到了猫。
  这才是官啊!
  不这样的话,这个官做起来还有什么乐趣?
  可沈安呢?
  大家看着一脸纯良本分的沈安,不禁就唏嘘了。
  你好歹是官家身边的待诏,你得有个官样子啊!
  不然出去丢人,丢官家的人!
  大家长期以来总觉得看到沈安不舒服,却一直不知道原因。
  今日包拯算是为大家解惑了。
  原来在一群官样子里面,居然混进了一个百姓气质的官员,大家肯定觉得他是个异类,不舒坦。
  沈安一脸懵逼的道:“这个……咱说正事吧?”
  包拯继续说道:“沈安和那些灾民交谈,问了他们可愿意去做厢兵……”
  瞬间宰辅们就把精神提到了最高。
  “他们应当是愿意的吧,每每如此。”
  赵祯觉得应当是这样。
  宰辅们也深以为然。
  那些造反的不就是想去做厢兵吗,否则几十上百人的他们造什么反呢!就是做样子,然后朝中按照老规矩,直接全部弄去吃皇粮,皆大欢喜。
  包拯茫然的道:“他们不愿意。”
  什么?
  赵祯觉得心中一颤,就说道:“包卿,莫不是……有情弊。”
  祖宗之法啊!
  你这是在扯淡吧。
  祖宗就是因为灾民会造反闹事,所以才把他们编为厢军。
  可你现在竟然告诉我……灾民其实不愿意做厢兵,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众人都盯着包拯,包拯却说道:“陛下,此事沈安最清楚。”
  沈安干咳一声,心想总算是轮到哥说话了。
  他往前一步,说道:“陛下,诸位相公。若是把灾民编为厢军,首先原先的地方就荒废了,可对?”
  赵祯点点头,这是事实。
  沈安继续说道:“原先朝中的规矩是不管好坏,但凡有灾荒,就把灾民中的青壮全都收编了,留下老弱苟延残喘……”
  陛下,这是个极端不道德的行为啊!
  赵祯叹息了一声,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许多事情都是在掩盖子。
  沈安见他没呵斥,心中就一松,然后胆子就大了些。
  “陛下,人离乡贱,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发生灾荒的地方就是灾民的家,那片山水就是他们的母亲,谁愿意远离自己的家,自己的母亲。”
  沈安看着赵祯,提高了些嗓门说道:“可不去不行啊!那些官吏可不会管你想留在家乡,咱们祖宗之法搬出来,把青壮挑出来,都当兵去,不去?那就是心怀不轨,弄不死你……”
  他看了韩琦一眼,说道:“至于担心什么造反,中牟的百姓说了句实话。但凡能果腹,谁敢造反就是百姓的敌人,无需朝中派兵,那些百姓就会动手弄死他!”
  沈安缓缓取下官帽,肃然道:“陛下,临回来前,百姓托人给您带来了礼物,也带来了话。”
  赵祯已经呆住了。
  合着所谓的造反,就是因为百姓要饿死了吗?
  可以往那些官吏不是信誓旦旦的说每逢灾荒必有刁民作乱吗?给再多的钱粮也会生事。
  这是为何?
  赵祯麻木的点点头,外面进来一个侍卫,手中拿着刚才扣下的包袱。
  沈安接过包袱,缓缓打开。
  “这是什么?”
  里面有几团黑色的东西,很是不堪入目。
  “这是发现矿产了?”
  韩琦觉得应当是这样,沈安这小子就是来表功的。
  沈安拿起一团黑色的东西,淡淡的道:“陛下,这是野菜和树皮,合着一些泥土做成的东西……”
  他看着一脸好奇的韩琦说道:“这不是矿产,而是……灾民们果腹的饭菜。我们必须要庆幸这个季节还能找到野菜,以及草根树皮,否则这些灾民不造反……可还有活路?”
  ……
第214章
被沈安揭穿的盛世
  赵祯从未觉得自己这般虚弱。
  他呆呆的看着沈安手中的黑团子,然后缓缓起身走了下来。
  有内侍惊呼道:“官家,这不合规矩。”
  可赵祯却充耳不闻,他走到了沈安的身前,自然的接过了黑团子。
  然后他咬了一口。
  嘶!
  那黑团子太过僵硬,他竟然没咬动。
  坚硬的黑团子刮破了他的牙龈,鲜血从唇边流淌了下来。
  “沈安,你竟然在上面下毒!”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外面就冲进来了几个侍卫。
  “退下!”
  赵祯拿着黑团子,嘴角的血也不擦,就这么看着沈安,问道:“百姓怎么吃?”
  沈安没想到他竟然会咬一口,所以有些尴尬的道:“加水煮,熬煮成稀粥的模样,或是用火烤。”
  这玩意儿你当做是饭团子抱着啃,没把你的牙齿给撂倒几颗就算是幸运了。
  赵祯点点头,说道:“朕的牙不好,怕是啃不动,拿去煮了。”
  陈忠珩一脸难色的过来接了去,富弼劝道:“陛下,知道百姓的苦就好了。”
  你别想着什么和百姓同甘共苦,这很幼稚好不好。
  赵祯说道:“晚些都尝尝。”
  瞬间宰辅们人人变色。
  让我们吃土?
  赵祯却不管这个,他对沈安点点头,赞许的道:“你能和灾民厮混在一起,可见是心思用对了地方。说吧,他们托你对朕说了些什么。”
  他是皇帝,需要倾听来自于底层的声音。
  可他身处深宫之中,很难获得真实的情况禀告。
  沈安低下头,说道:“他们说,官家您仁慈,是个仁君……”
  若是以往听到这话,赵祯大抵会欢喜,可今天他却沉声问道:“还有什么?”
  “他们还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