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7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46/3147

  赵仲矿在书院里接受了许多这方面的教育,对此很是清楚,“你们要读书,要学会明辨事理,如此谁也无法蒙蔽你们。”
  “先生,新政……一定要新政吗?”
  “对。”赵仲矿严肃的道:“原先的大宋处处都是问题,某告诉你们……前些年的大宋,三司没钱,边境面对敌人的威胁岌岌可危……国中的赋税越来越高,百姓每况愈下,你们可以下学后回去问问父母,问问那些年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有学生说道:“先生,某记得。”
  “那你来说说。”有学生愿意现身说法,这再好不过了。
  那学生十五六岁,起身道:“那时候家里装粮食的缸子总是浅浅的一层,每次娘做饭都几次反复的舀麦粉,多一些又倒回去……如今算是好了不少,家里时不时的能吃肉,娘做饭时也不会再那么仔细了……”
  “这就是新政。”
  赵仲矿说道:“当今官家登基之后,锐意革新,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官家的态度很是强硬,并多次对外用兵,不但灭了交趾,还收复了西北。你等可知道仅凭着这两样,大宋一年要节约多少钱粮吗?
  这些钱粮结余了下来,这才有了官家如今频繁减免各地的赋税。还有免役法……这些新政无一不是在为大宋着想。”
  “对内,官家不断出仁政,你等各家的日子如今好了许多,这便是明证。饮水思源,你等当知道新政为何。你等该知道反对新政的是哪些人,下面某给你们说说那些反对新政的人……”
  外面的赵曙微微而笑,高滔滔也是如此,看向他的目光中多了倾慕。
  “官人,您是明君。”
  这样的夸赞让赵曙有些难为情,“还算不上。”
  “算得上。”高滔滔用那种肯定的姿态说道:“您不算的话,谁能算?”
  “……他们就是因此而反对新政。他们凌驾于大宋之上,只希望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他们会疯狂反扑,想把新政扼杀掉。至于大宋和百姓的未来,他们从未放在心上。所以今日某给你们上的这一课,说的时为何要行新政,以及新政的反对者们是谁。
  读书之前心中要有一个目标,也就是目的。你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升官发财?某觉着这不对。这便是某这个先生要灌输给你们的。记住了,有国才有家。别只顾着自家的利益而忘却了大宋的利益。
  你们记住了这些,读书时自然就能分清黑与白,而不是任由外面那些流言影响了自己。”
  不知不觉,这一堂课结束了,赵仲矿走出了教室,愕然发现门外挂着一块玉佩。
  他摸摸自己的腰间,空荡荡的。
  “谁把某的玉佩挂在了这里?”
  他笑了笑,以为是学生们的恶作剧。
  “都别跑远了,下一堂课咱们教算术……”
  当天下午,宫中就出来了几辆马车,陈忠珩亲自押送着去了华原郡王府。
  “郡王……”
  正在修道的赵允良被这类似于尖叫的声音吓了一跳,怒道:“看看!”
  外面有人去了,稍后这人的呼喊声传来,“郡王……宫中来人了。”
  这声音听着很是欢喜,赵允良却抖了一下,对赵宗绛说道:“为父去,你待着。”
  他是怕赵曙要下毒手,如此自己先去挡一下。
  可挡一下有用吗?
  没用,但父母总是习惯性的要为子女们挡一下。
  赵宗绛扶着他起身,“爹爹,咱们一起去。”
  赵允良看着他,良久拍拍他的手臂,“好,有什么事咱们父子一起。”
  父子二人一脸悲壮的出去,外面的管家欢喜的道:“郡王,是陈都知来了,看着不像是坏事。”
  “看看。”
  赵允良父子一路去了前面。
第1673章
恩怨两消
  陈忠珩在宫中看似很平庸,在外面和沈安厮混时看似很普通。
  可当他站在郡王府的大门外时,只是微微眯眼,气势就截然不同了。
  “陈都知,还请里面奉茶。”
  门子很是客气,边上的管事更是腰都弯了。
  华原郡王府得罪过当今官家,从赵曙登基之后就在装孙子。赵允良父子为此变身为辟谷高人,府里更是难得见一次荤腥。主人如此,仆役自然直不起腰来。
  陈忠珩摇头,但也不肯说出自己的来意。
  帝王的赏罚从来都是在乎一心,甚至是莫名其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唯有如此,才能彰显帝王的威严。
  而作为伺候过两代帝王的陈忠珩对这些了解颇深,所以他不会有半点好脸色给这些人看。
  “郡王来了。”
  赵允良父子来了。
  陈忠珩的眼中多了一丝笑意,随即隐没。
  这是一个信号,能看到就是幸运,看不到活该。
  赵允良看到了。
  他发誓自己看到了。
  修道最大的好处就是五感灵敏,所以他此刻心中一震,低声道:“大郎,稳住。”
  最近两年除去赵允让那边之外,陈忠珩压根就没去过别的宗室家里,所以他今日一来,赵允良的第一反应就是糟了。
  当他看到陈忠珩眼中一闪而逝的笑意后,心中陡然一喜,然后就淡淡的道:“陈都知这是……”
  他觉得应当是自己的虔心修炼打动了神灵,于是官家终于看到了,这不就派来了陈忠珩。
  赵宗绛心中有些打鼓,扶着赵允良的手就用力了些。
  赵允良本就干瘦,一阵风都能吹飞的那种,被他这么一托,脚尖不禁就踮了起来。
  他正在装矜持,想着既然是好事,那得摆出郡王的谱来,结果被这么一托,看着就像是踮脚想看陈忠珩手中的东西。
  很丢人啊!
  赵允良咬牙切齿的道;“放手!”
  赵宗绛一松手,赵允良脚落地,陈忠珩看在眼里,说道:“官家说了……”
  赵允良父子马上站好。
  赵宗绛心中有一丝悲哀,旋即消散。
  当年他曾经也有希望继承大统,可最后先帝还是选择了赵曙。如今赵曙高坐宫中,他却在郡王府里辟谷修炼,不敢出门。
  这就是争龙,不成就死。
  许多时候赵宗绛觉得死是一种解脱,能在那无尽的黑暗中忘却失败的煎熬。
  可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他只是想了想就觉得畏惧。当午夜梦回,当肚子里咕噜咕噜的叫唤时,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然后他发现一缕阳光是生命,一缕星光也是生命,生机无处不在,人世间的每一处都值得留恋。
  所以他在经历了这些之后,反而格外的珍惜每一天。
  他看着陈忠珩,心中默念着……
  ——一切安好,若是有难,可归于某……
  “官家说了,华原郡王教导儿孙有功!”
  赵允良只觉得脑门那里全是金星……
  “什么?”
  他哆嗦着,“谁?哪个儿孙?可是宗绛吗?是了,大郎最有慧根……”
  赵宗绛也觉得自己有慧根,能长久盘坐着,而且论忍饥挨饿的能力,汴梁估摸着无人能敌……
  忍饥挨饿啊!
  上次有几个道人慕名而来,准备和他们父子探讨一下辟谷。这是好事儿,名声在外能让外界确定郡王府没有野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46/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