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7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40/3147

  因为他们的生意主要还是一些以往的典籍,以及今人的文集和著述,这些人是不会要钱的。
  就和后世的自费出版一样,哥这是在帮你扬名呢!你还敢要什么版权费?
  于是沈安在汴梁书商那里就得了个死要钱的名头。
  可随后沈安就放话出去。
  ——从此后,沈家的书店专门收小说,写得好的,稿费从优,欢迎来稿!
  至此沈安的布局就明晰了。
  他这是要用小说这种形式来把活字印刷推广下去。
  用心良苦啊!
  可谁看小说?
  士大夫们都不屑的摇头。
  “你疯了?”王雱闻讯而来,“那等东西你当做是消遣弄弄就好,还要弄成一门生意,没人会看,看的都是市井百姓,影响有限。”
  呵呵!
  沈安微笑道:“知道什么叫做真气吗?”
  “什么东西?”王雱皱眉:“书院里学生们弄的那个蒸汽机?”
  沈安摇头,“知道什么叫做升级打怪吗?”
  “不知道,你好自为之,别弄了。还有,你上次说如今缺先生,书院里的学生也能去教书。”
  王雱不觉得沈安能弄出什么动静来。
  于是几日后,汴梁的一帮子穷酸文人在暗香集合。
  “记住了,这就叫做打怪升级,要让读者欲罢不能,要让他们浮想联翩。”
  “还有那个……要会吹,懂不懂?一头牛上千斤,可那是神牛,一头神牛得有无数斤,一脚就能把皇城给踩没了……就在此时,韩相公高喊一声,随后鼻孔里喷出一枚剑丸。剑丸弹开,竟然是一柄飞剑,那飞剑直飞云霄,一剑斩落神牛的脑袋,那血啊!铺天盖地的流淌,把汴梁城都给淹了一半……”
  “要放开你们的脑子,咱们什么都能写,比如说杜撰一个神灵的群体,他们之间互相争斗,争斗什么?争斗灵石。”
  “沈龙图,灵石干啥的?”一个穷酸文人问道。
  “灵石就是灵气所化,压缩懂不懂?在灵脉里压缩了亿万年啊!多好的灵石,无数神灵争夺,少年……你叫啥名字?”
  那穷酸文人兴奋的道:“某叫做王卡。”
  “好名字,少年王卡的父母被对头杀了,王卡背负着血海深仇去寻神仙学修行,期间经历了万千险阻,最后成功斩杀对头,爽不爽?”
  众人点头,“爽!”
  “这只是举个例子,你等可以自己去琢磨,写好了交给书店审核。好书不愁稿费,多多益善,去吧。”
  沈安笑眯眯的看着这些穷酸文人出去,王天德问道:“你想用他们来做什么?”
  沈安说道:“某想让他们来撬动这个世间,让活字印刷传遍整个大宋,把书籍的价格打下来。”
  不能让书籍成为穷人读书的阻碍。
  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师资力量匮乏。
  沈安为此准备去去求见赵曙。
  ……
  拂晓的皇城外依旧是僵尸围城。
  “沈安那厮弄的石头记让人欲罢不能啊!你可买了?”
  “买了,可惜不是雕版。”
  “雕版谁敢弄?沈安悬赏五千贯,发现有人盗印就出手。”
  “这人太有钱了,让人头疼。”
  “关键是这活字吧……其实也能看看。”
  “沈安来了。”
  早上挺凉爽的,沈安弄了两个馒头啃,有人吸吸鼻子,“沈龙图,你这什么味的馒头?”
  沈安咽下一口馒头,“某这个是家里做的三鲜馒头,没吃过吧?”
  众人摇头,沈安说道:“某这个三鲜馒头,乃是用了最鲜美的虾仁,加干贝,再加剁细的羊肉,弄些葱花香料一搅拌,做成馒头,味道……”
  他又咬了一口,满意的听着咽口水的声音去了前面。
  “这个缺德的,某担心朝会出丑,所以没吃东西,饿了,饿了!”
  “边上就有东西,羊肉馒头也有。”
  小贩们不失时机的喊道:“羊肉馒头,西北刚来的肥羊喽!”
  那些官员被沈安弄的垂涎欲滴,纷纷出去买了羊肉馒头。
  “这西北的羊肉如今可多?”
  有官员顺便就问了小贩。
  小贩一边做生意,一边说道:“多。如今西北那边的西贼,呸!朝中说了,他们也是大宋人,不许再叫西贼。西北的牧人如今不动刀枪了,专门放牧,好些牛羊呢!如今别说是羊,连肥牛都有,只是还需遮掩些卖。”
  “肥牛都有?”那官员明显的馋了。
  “有啊!”小贩得意的道:“那些牛羊贩子说了,原先的牧人放牧却吃不起羊肉,如今可好,那些权贵头人全被收拾了,他们为自己放牧。汴梁这边的商队过去,价格公道,只是卖一批牛羊,到手的钱比以往一年都多……”
  大宋有钱,而且支持商贸。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打压牧民的事儿会引发西北官方的强烈反弹。
  为啥?
  因为牧民的日子关系到他们的口碑和政绩。
  大宋的官员喜欢互吹,但若是前面互吹,后面百姓嚎哭,如今每个府可是有两名御史盯着,你就等着被弹劾吧。
  吏治的改善间接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这个转化很是神奇,却又显得格外的理所当然。
  小贩把馒头递过来,然后笑道:“那些西北的牧人都说了,还是做大宋的百姓好,以后谁若是要复辟什么大夏,那就弄死他。”
  官员们一怔,一种感悟油然而生。
  “这便是吃饱了才有的感慨,这不是忠心,却胜似忠心!”
  朝堂之上,沈安站的笔直,“而在西北往南边看,各种新法实施下去,百姓的日子在逐步改善,吃不饱的有没有?肯定有,而且不少。需要以后持续去改善这些人的日子。
  再有,臣在想一件事,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臣在想,如何让这些话成为现实。”
  赵曙含笑道:“西北收复之地能这么快恢复过来,商队功不可没。”
  这个确实是。西北有许多好东西,比如说青盐,比如说牛马肥羊,如今被收复之后,这些商品通过商队开始涌入大宋。
  “陛下,汴梁的羊肉又降价了。”
  韩琦一脸唏嘘的道;“臣昨日出门,见街头上有人卖羊头肉,热气腾腾的,许多百姓都在买,说是便宜。臣在想……几年前,那时羊肉还是个珍贵的东西,一般百姓都吃不起,不过是数年间,大宋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
  他郑重躬身,“这一切皆有赖于陛下的坚持,臣为陛下贺。”
  “臣为陛下贺!”
  宰辅们齐齐躬身道贺,沈安慢一步以示尊重,实际上就是反应慢半拍。
  就慢了这么半拍,他见到了赵曙的神色。
  赵曙静静的坐在那里,神色中多了骄傲。
  “记得朕刚登基时,北方和西北都有大敌,国用不足,各地还时常能听到造反的消息,堪称是内忧外患。
  可如今西北安宁了,北方的辽人也退缩了,交趾成了大宋的一部分,于是朕便想着让百姓修生养息,所以不管是免役法还是什么,只要是能给百姓好处的事,朕就一律坚持!
  如今这些坚持有了结果,朕……不胜欢喜,心中欢喜啊!”
  他有些激动,起身道:“只是大宋依旧还有许多问题,诸卿不可自满,若是有了主意,只管说来。”
  “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40/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