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7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6/3147

  无数帝王为了甘美的权利,不惜把自己变成一个怪物,这种事儿屡见不鲜。
  赵顼皱眉道:“我确信自己不会那样。”
  “你没法确信!”
  人总是高估自己,最后把自己抽成了猪头。
  重开武学引得朝中骚乱了一阵,上奏疏自然不可少的。
  许多人对于重开武学抱反对态度,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武人不配读书。
  这种论调渐渐甚嚣尘上,就在此时,沈安去了一趟水军。
  第二日,常建仁请见。
  朝中纷扰让赵曙很头痛,正在想着怎么压下去这股子歪风邪气,常建仁来了。
  依旧是瘦骨嶙峋,依旧是看着猥琐的老鼠眼。
  “陛下,臣以为此言大谬。”
  常建仁开炮了。
  “所谓武人不该读书,说出这等话的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好了,京城许多官员中招。
  赵曙心中舒坦,韩琦等人也是暗爽。
  他们的地位太高不好骂人,但常建仁可以啊!
  关键常建仁原先是翰林院的画师。大哥,大宋的翰林院虽然乱七八糟的,但至少和文化人还是沾边的。所以你若是敢说常建仁没资格表态,今日突兀出现在朝堂上的曹佾曹国舅绝壁会给你一巴掌。
  能刮下半斤油的一巴掌!
  “此言大谬。”
  吕诲现在很出彩。
  旧党上次被抽了一下之后,很多人都选择了蛰伏,只有吕诲依旧不知疲惫的在奔走。按照沈安的话就是‘这人是怎么回事?新政是抢了他家的钱还是让他不自在了,竟然这般锲而不舍。’
  “武人行军打仗就是了,读书作甚?”
  仁宗时武学初立,想从军的学生们就像是久旱逢甘露,可士大夫们给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竟然没几个人敢报名。以至于范仲淹建议关门大吉,然后发兵书给想读武学的学生,让他们悄然读书。
  注意,是让他们悄然读书!
  可见当时对武人的打压有多重。
  庆历年的事儿大家还记忆犹新,所以吕诲的反驳大部分人都没什么反应,理所当然的模样。
  常建仁侧身看着吕诲,老鼠眼里全是不解,“敢问吕知杂,下官曾听闻你说过一番话,人不读书不知理,吕知杂此言何意?”
  吕诲皱眉道:“武人读书,读兵书即可,某记得庆历年间,武学废除之后,不是发了兵书给那些学生嘛。难道还不够?”
  打压武人就是政治正确,这是长久以来大宋的国策。常建仁以前没有深刻体会过这个国策的荒谬之处,此刻却深深的感到了悲哀。
  “下官原先在翰林院,那时下官也人云亦云,对武人多有鄙夷。后来下官去了水军。”
  常建仁的经历堪称是传奇,人人皆知。
  “在水军之中,下官是个新人,必须要勤加操练。”
  有几个官员面露不屑之色,有人甚至笑了起来。
  文官进军中谁去操练?傻子才去。
  咱们就是去指挥武人的,让武人去拼命,咱们学谢安就好了。
  比如说打了胜仗,咱们下个棋,淡淡的说一句:贼配军破敌了?
  如此逼格绝对直冲云霄。
  “和下官一起操练的那些将士们……在水里把肌肤泡的发白,全是皱纹,可却无人叫苦。第一次出战时,下官慌乱不堪,最后只知道拎着长刀砍杀,不管不顾……若非是那些袍泽在边上护着,下官不知道死了多少次。”
  “在和交趾水军大战时,有交趾悍卒把火油倒在身上,点火之后猛冲而来……”
  众人的脑海中不禁出现了一个惨烈的画面:无数艨艟正在捉对厮杀,其中一艘交趾战船靠近了大宋战船,一个交趾悍卒点燃了自己,变成了火人。火人扑向大宋战船,所有人都惊呆了。
  “双方此刻正在胶着,弓箭手无暇,于是此人就上了甲板,就在此时,一个军士大喊一声就冲了过去。下官当时眼睁睁的看着他扑倒了那个敌军,随后火头罩住了他,他抱着那个交趾人起身,下官见到他张开嘴呐喊,可却听不到任何声音,最后他看了下官一眼,随后抱着那个交趾人跌落下去,那一眼……下官记一辈子!”
  常建仁走近一步,问道:“敢问吕知杂,这样的忠勇之士,为何不能读书?
  你定然想说前唐武人的无耻,可那是前唐!”
  文武之争的伤疤就这么被常建仁给揭开了。
  赵曙木然。
  吕诲冷冷的道:“以文抑武,这是祖宗规矩!”
  常建仁愤怒的道:“可祖宗还说过,为官要清正,为官要为民做主,谁做到了?谁?”
  他本是文人,半路从军,杀戮无数,那些杀戮早已刻入骨髓,此刻被激发出来,眼睛都红了。
  “谁!”他盯着吕诲,“敢问吕知杂,你为大宋做了什么?”
  吕诲淡淡的道:“某为……”
  “你为大宋做了什么?从对西南攻伐以来,你做什么?”常建仁涨红着脸,“如今交趾束手,西北平复,你做了什么?哪怕你只是摇旗呐喊,某也要赞一声好汉子,可你做了什么?”
  殿内静悄悄的。
  赵曙微微抬头看着虚空。
  韩琦低头。
  宰辅们都在低头。
  在这个安静的时刻,有人却在哽咽。
  赵曙低头看去,竟然是陈忠珩。
  陈忠珩的身体颤抖着,说道:“陛下,臣当年……臣家乡大旱,饥民横行,臣跟随母亲被围住,那些人要吃了臣……吃人,那就是畜生啊!”
  “那些人呢?”
  陈忠珩的出身一直很明确,家里原先有母亲,只是母亲后来病故,之后幼小的陈忠珩无处可去,也无人收留,最后因为身家清白,被送进了宫中。
  “那些人。”陈忠珩木然道:“那些人……臣的娘说,我的肉好吃……臣就看着娘走向了那些饥民……后来有官兵送了些粮食来,臣的娘这才保住了一命。”
  绝望!
  他抬头看着吕诲,“吕知杂,大宋这般,你做了什么?”
  没有人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进宫当内侍,每一个内侍的身上几乎都有一个悲惨的故事。
  这些故事听多了,人会发疯。
  实则内侍就是畜生。
  从割掉那个东西开始,他们在这个世间就是畜生,没有谁会把他们当人看。
  吕诲低头。
  常建仁怒道:“武人难道也是畜生吗?”
  这个喊声震动了大宋君臣。
  一旦这个喊声被武人们听到,反叛的种子就会被种下。
  赵曙怒道:“大胆!”
  常建仁此刻戾气缠身,不管不顾的道:“陛下,将士们被压制多年,早就有了怨气,如今一个武学竟然也要被欺压,那还学什么?不如不学!”
  我去!
  常建仁竟然发飙了?
  大宋帝王的权威比不上汉唐的同行,可也不是随意就能亵渎的。
  常建仁清醒过来,才发现自己犯了大错,他跪下道:“陛下,臣不忿吕知杂的话,臣……”
  “什么?”赵曙盯着他,淡淡的道:“说来朕听。”
  这语气……吕诲心中微喜,觉得常建仁要倒霉了。
  常建仁抬头,含泪道:“陛下,不能再这么打压武人了,否则大宋再无出头之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6/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