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6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0/3147

  第二天遇到包拯时,他微笑着说道:“沈安的这个解决之道,老夫琢磨了一宿,不就是治理之道吗?帝王掌总,就是员外。宰辅治理州县,这便是员外请的掌柜。州县那些就是伙计,天下就是这么治理过来的,他沈安的法子也不过如此,希仁你何必为此和老夫生分了。”
  文彦博和包拯之间的关系真的很亲密,但在沈安这件事上却遭遇了阻碍。
  包拯有些憋闷,但却输人不输阵,“此事……若非是沈安提醒,谁人想到了?”
  嘴硬!
  文彦博笑了笑,这件事就这么放开了。
  “沈安呢?”
  从那一天开始,沈安就连大门都不出,整日蹲在家里不知道干些什么,让习惯了他三天两头折腾的大宋君臣很是不适应。
  沈安在家里回忆。
  他一点点的在记录着自己记忆里那些关于管理方面的经历。
  五天后,一份对于后世而言相对粗糙,但对于大宋而言堪称是秘籍的管理方法出炉了。
  他伸个懒腰,把整理好的记录收好,然后去吃了一顿超豪华晚饭。
  舒坦!
  第二天早上,沈安早早吃了早饭,刚想出门,毛豆就开始嚎哭了起来。
  “这是怎么了?”
  杨卓雪都哄不了,让沈安有些好奇。
  “是想要出门呢!”
  “放他下来。”
  沈安觉得不能再这么放纵孩子了。
  杨卓雪心疼孩子,但沈安是父亲,一家之主,在管教孩子的事情上还得要听他的。
  一松手,毛豆就躺在地上开始翻滚。
  他一边翻滚一边嚎哭,沈安见了满意的道:“这地上看来不用洒扫了,就让他一直滚,滚到满意了为止,途中不许人去拉扯。”
  百姓家兴许能这么管教孩子,但在权贵家中绝无仅有。
  果果央求了一下,沈安只是摇头。
  “哥哥你要去哪里?”果果锲而不舍的追到了门边。
  “某去船厂,这天气不错,你若是想玩耍,就让你的那些朋友来家里做客,让曾二梅那边提前准备些吃的就是了。”
  “好!”
  这种时候聚会最合适,果果等他一走就让闻小种去下帖子,晚些来了几个好友。
  “你家那么有钱,为何不换了大宅子呢?”
  一个少女是第一次来沈家,很是好奇。
  果果回身道:“我哥哥说了,房子大小只是其次,一家子就这么几口人,弄了个大宅子,从这边走到那边要许久,这哪里是家,分明就是客舍。”
  王定儿赞道:“是呢!家太大了,也就冷清了,亲情也淡漠了。”
  那个少女皱眉道:“可有钱为何不享受呢?你看你家的摆设,好寻常。”
  说完她发现其他同伴都在看着自己,目光中带着些揶揄。
  “你们怎么那么看着我?”少女不悦的道:“我是觉着果果好,所以说话才不加遮掩。若是要违心,我也能说些什么淡雅如菊,正是读书的好地方这类话,可那不是太生分了吗。”
  果果笑道:“正是。”
  愿意说真话的朋友兴许有些小讨厌,但却不用去揣摩她的心思,这是极好的朋友人选。
  王定儿笑道:“沈家的一砖一木……你怕是不知道,他家的一块砖都有来历。那些木料就更不用说了,这地方你看着普通,行家来了估摸着要赞不绝口。”
  随后果果给她说了沈家曾经的改造,少女不禁赞道:“今日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等人家。”
  果果笑道:“哥哥说那些把家里装饰的富丽堂皇的,这便是炫耀。沈家不缺钱,所以无需炫耀钱财。沈家最值得炫耀的就是那些字画……”
  少女捂嘴笑道:“沈龙图这些年一直为你寻找名家字帖,整个汴梁无人不知。果果,你有这等哥哥真是好福气。”
  “是啊!若是我哥哥有这般好就好了。”
  连王定儿都忍不住羡慕果果。
  “去看看你收藏的字帖吧。”
  “好!”
  一群少女去了果果那里,随即被果果收藏的字帖给惊住了。
  “还有好些在哥哥那边。”
  果果很得意的展示着自己的收藏。
  “当朝宰辅的全有!”
  “这里……全是苏御史的,不不不,他们父子三人的,那么多啊!”
  “官家和大王的也有,哎哎哎!定儿,你来看,果果竟然有郡王的字。”
  王定儿笑道:“沈家和郡王府多年的交往,有郡王的字不稀奇。”
  “郡王的字从不出外的,如今那些人想求了几个字都不能,可果果这里却有一长篇,还是李白的蜀道难,太难得了。”
  一阵大呼小叫之后,少女们心满意足的坐下来喝茶闲聊。
  “果果,先前有人说,你哥哥前几日可是吃了文彦博的亏了。”
  “哪有?”
  果果是不会相信自己哥哥吃亏的。
  “真的。”
  提及此事的少女家中父兄都是官员,消息还算是灵通。
  “说是你哥哥本想坑文彦博一次,谁知道没坑成,被文彦博反手给坑了。”
  果果坚定的道:“不会,我哥哥从不坑人。”
  ……
  沈安此刻已经到了船厂,高越带着人跟在身边。
  “这几日你等自省发现的问题,某都汇总了一番,这里想到了些解决之道。”
  高越欢喜的道:“还请沈龙图指教。”
  沈安拿出了那本册子。
  “这便是某编写的管理方略,你等可好生学了……”
第1638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
  高越接过册子,说道:“那边……”,他指指水军船厂那边的方向,“那边已经开始了,说什么分解,定下目标要奖惩,文相公亲临,说是要好生做,做好了回头在官营工坊里实施。文相公看着很是高兴。”
  老文在回到汴梁之后就一直在观望,并未轻举妄动。
  可他是旧党的首领,若是什么都不动的话,稳重倒是稳重了,但和庙里的泥塑菩萨也没啥区别。
  所以他看似玩笑般的和沈安交流了关于船厂的问题,好似被沈安被忽悠了一把,但一转眼他就利用了此事,准备以点带面,从船厂普及到整个大宋。
  这个是什么?
  政绩!
  他文彦博不动则已,一动就要震动朝堂的政绩。
  “说是让船厂把这等法子能节省多少钱粮,能多打造多少战船都记清楚,回头请功。”
  文彦博看样子是势在必得了。
  关键他是反对派的首领,而这件事更像是新政。
  看看,谁敢说老夫见到新政就反对?就说改造工坊的事儿,这是不是新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0/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