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6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3/3147

  这个娘们啥意思?
  沈安干咳一声,说道:“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对对对,就是这个。”
  夏爽不顾自己的身份,跑过去报名那边要了笔和纸,把这首诗写出来。
  原来是个粉丝啊!
  沈安笑了笑。
  一个报完名的官员走过来,郑重拱手,“今日沈龙图一番话让下官如醍醐灌顶,懂得了说不如做的道理,下官这便去西北,日后但凡有所成,感激不尽。”
  “好说好说。”
  沈安笑眯眯的和这些官吏作别,不时和夏爽交流一番诗词心得。
  大宋文风昌盛,不管是宫中贵人还是民间百姓,对才子总是多了几分崇敬。比如说宫中最尊贵的两个女人,曹太后和高滔滔,她们都是苏轼的粉丝。
  而沈安一首诗就收获了夏爽这个粉丝,真心不算什么。
  “多谢沈龙图。”
  “好。此去保重。”
  “……”
  一个个官吏走了,最后剩下了七人。
  “你等……”
  沈安没想到还有人在自己的老鼠会大法之下能幸存,不禁有些好奇。
  一个男子说道:“下官听杜林说过,大宋如今最缺的就是海贸商人,官家恨不能亲自驾舟出海,主辱臣死,下官愿意出海,愿意为官家去贸易!”
  呃!
  原来不是幸存者,而是被另一个说法给忽悠了。
  沈安担心这些人中有老油条不上套,就让杜林和吴迅传播海贸挣钱的消息,而且还说了,官家支持海贸。
  于是这七人就算是一个小团体,愿意为了大宋官家出海冒险。
  “忠心耿耿呐!”
  沈安感动了。
  “你等可各自回去等候消息,某稍后就进宫。”
  那男子拱手道:“还请沈龙图务必说服官家让我等出海,请转告官家,就算是粉身碎骨,我等也要为大宋扬威海外。”
  出海做生意和扬威海外有啥关系?
  沈安干笑道:“好说好说。”
  他看了杜林一眼,“此后你等就听杜林的就是了。”
  这就是小头目,还担任着监控另外六人的任务。
  送走这七人之后,夏爽才拿出了曹太后的赏赐。
  “义气无双!”
  沈安打开纸卷,不禁赞道:“金钩铁画啊!娘娘的字果然是……让人赞叹不已。”
  这可是曹御姐的亲笔,而且还写的是义气无双四个字,以后绝壁能值大钱。
  发财了!发财了!
第1620章
让人欢喜的第一战
  “国舅打断了夏铮的腿,倒是歪打正着,顺带为沈安解了围。可剩下的那些官吏怎么办?”
  曾公亮在发牢骚,“汴梁真是没地方安置了,按照老夫的想法,就把他们安置到洛阳去。洛阳距离汴梁不算太远,也是个要地,他们想来也愿意去。”
  “沈安可答应了?”韩琦在打盹,突然问道。
  “他不肯答应,说什么有些事不能开先河,一旦开了先河,后续就再难封住口子了。”
  曾公亮苦笑道:“老夫何尝不知道这些?只是最近各处都有些不安罢了。”
  韩琦睁开眼睛,“上奏疏的多了些,言辞激烈,说官家这是要抛弃天下。”
  他的眼睛里有不少血丝,可见辛苦。
  “是啊!有人说了,太祖皇帝说过,大宋乃是士大夫……不,是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官家却对士大夫这般轻贱,让人痛心疾首。”
  曾公亮捂着脸,用力搓了几下,觉得舒服了些,“此事要着紧,当年范文正下台此事就是起因吧?”
  韩琦作为当年的见证者,唏嘘的道:“是啊!当年范文正先弄吏治,就触犯了许多人的好处,一时间群情激昂,挡不住啊!”
  “可此次呢?”
  包拯突然说道:“大宋国势在蒸蒸日上,那些人有什么道理可讲?”
  韩琦笑了笑,“希仁,那些人从不讲道理,他们的倚仗就是自己一方人多势众。”
  “这样啊!”包拯淡淡的道:“咱们的人也不少。”
  “诸位相公,去西北的官吏们集结了。”
  外面来了个小吏,看着有些悲壮的模样。
  “风萧萧兮易水寒啊!”
  韩琦打个哈欠起身,“走,去看看吧。”
  众人去了外面。
  这条街道就是大宋的中枢所在,左边的枢密院看着有些冷清,而政事堂的外面站着百余人。
  这些就是准备出发去西北收复地任职的官吏。
  见到宰辅们出来,这些官吏们依旧沉寂着,看着死气沉沉的。
  任何时代都是一样,艰苦的地方没人去,繁华的地方抢破头。
  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分配不公。
  在西北和西南奋斗的官员得不到应有的嘉奖,而在汴梁等地为官的却处处顺遂,不管是升官还是发财,机会最多。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坏的影响,不管是人才还是庸才全都往汴梁挤,而西北地区却无人问津。
  “这些大多是被逼着去的,所以很是不满。”
  曾公亮低声说道。
  韩琦点头,然后说道:“西北从李家作乱开始,就是大宋的心腹大患。如今西北平复,治理就是重中之重。官家和政事堂对你等颇为看重,只管去,回头若是有了机会,朝中自然会把你等调回汴梁来。”
  他说的自己都不信,下面的官吏自然更是不信。
  “要好生去做。”
  曾公亮觉得这样的士气去了西北也是祸害,就说道:“不肯用心做事的,重罚!”
  操蛋!
  韩琦看了他一眼,心想这时候只能安抚,你来个威胁,这些人不爆炸才怪。
  “那汴梁无数冗官,可用心做事了吗?”
  一般情况下官吏们是不敢得罪宰辅的,可此刻这些即将去西北那个苦寒地带的官吏们却在绝望之下爆发了。
  一个官员喊道:“他们整日游手好闲,凭什么升官优先?凭什么?而我等却要去了西北苦寒之地,一去经年,不知何时能回来……”
  “凭什么?”
  人最怕的就是不公,而曾公亮的话只是个引子,把这些官吏的情绪引爆了。
  “不去了!”
  一个官员悲愤的道:“某不去西北了,不做这个官了可好!”
  “不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3/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