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1/3147

  “有信使来了!”
  沈安正准备反驳曾公亮,闻声喊道:“把信使带过来!”
  一队骑兵被带了过来,见到曾公亮和沈安后下马行礼。
  “见过相公,见过沈龙图。”
  “王韶如何了?”这一队骑兵就是跟着王韶出去的那一批人。
  “王知州无恙。”
  “说说。”曾公亮压住心中的火气,默念着‘老夫很冷静,老夫很冷静。’。
  王韶此举属于擅自行动,若非是看在沈安的面子上,老曾早就下令处置了他。
  “知州带着咱们出了定州,一路赶到了右厢朝顺军司,见到了李多仁,当时辽使正好在那里。”
  此刻周围的人不少,大家都心中一紧。
  “在路上知州晓之以理,动之以大义,把监视咱们的人说动了,随后带着咱们寻到了辽使的地方,一路冲杀进去,尽数斩杀……”
  这么猛?
  沈安不禁心中狂喜。
  王韶啊王韶,果然是那个纵横西北无敌的名将啊!
  “后来李多仁带着人来了,知州当场喝问他,是愿意归降大宋,还是想成为京观顶上的尸骸,李多仁跪地请降……”
  猛人!
  这货就是个猛人!
  沈安侧身看着曾公亮,“曾相怎么说?”
  这几日有人说王韶冒进,大有想弹劾一把的意思。沈安没啰嗦,在王韶的消息来之前,他做什么都是错。
  现在呢?
  “本来老夫想慢慢磨,一步步的过去,估摸着下个月再去打右厢朝顺军司,大军已经做好了准备,粮草也准备好了,伤亡,损耗都准备好了,右厢朝顺军司却被王韶说服归降,大军少了伤亡,粮草多了积蓄,这是大功!”
  “他让大宋兵不血刃就收复了疆土,更是斩断了辽人伸向西北的黑手,有大功!”
  曾公亮笑道:“这等俊杰,老夫真想收了为弟子,好生教导,想来当是幸事,可你却抢先一步……据闻还是王韶主动拜师?”
  “是!”沈安此刻的心情欢喜不已,看着老曾都觉得眉清目秀的。
  “咱们不用出击了?”
  “是啊!右厢朝顺军司被王知州给劝降了,大军白来了。”
  真的是白来了啊!
  河东路大军云集兴庆府,目标是应对后续的攻伐,其中右厢朝顺军司就是最大的目标。
  现在这个最大的目标归降了,那大军来此有何意义?
  所有的努力都被王韶给消除了。
  一时间王韶之名传遍了兴庆府,传遍了军中。
  当王韶两日后出现在兴庆府时,曾公亮亲自出迎,全军列阵。
  “拔刀……”
  无数长刀出鞘。
  “王知州威武!”
  长刀如林,呼喊声震动风云!
第1575章
萧观音的信心
  春天的北方还带这一丝寒冷,但绿色已经遍布草原。
  一队骑兵在疯狂赶路。
  而在中京城中,耶律洪基已经做好了出游的准备。
  “大辽疆域庞大,身为帝王,必须要各处去看看,去威慑那些可能存在的叛逆,让那些人知道大辽的威严,继续匍匐在那里,等待朕的召唤,这才是朕四处狩猎的目的。”
  耶律洪基喜欢住在大帐里,这样会感到分外的自由。
  可这里是中京城,大辽的商业之都,最繁华的地方,他自然不可能在这座城市里特立独行的搭帐篷。
  臣子们也乐意在中京城待着,但皇帝要出巡,他们必须跟随,一句话,皇帝在哪,朝堂就在哪。
  耶律洪基一身便服坐在上面,身前是两个侍卫拿着的地图。
  他在地图上寻索了一番,准备指定这次出巡的路线。
  “陛下,有西夏的消息。”
  一个军士被带了进来,行礼后说道:“陛下,西夏人那边有异动,几个地方的军队悄然集结,往兴庆府去了。”
  “李秉常年幼无知,梁氏装作凶悍的模样来吓唬人,除去一股子蛮劲之外,西夏一无所有。”
  耶律洪基的话很准确,群臣纷纷赞同。
  他微微一笑,“李氏的好日子过的太久了,有人不甘心,想掀翻他们,这便是大辽的机会。他们如今还剩下什么?兴庆府?大辽下一步该如何?”
  有臣子说道:“陛下,臣以为大辽旁观即可。”他看看同僚,见有人一脸不屑,就冷笑道:“大辽若是拿下了兴庆府,将会和宋人多一个厮杀的地方。而西夏桀骜,宋人看似得意,可以后处处烽烟时,也不知他们可会后悔。”
  “佞臣!”
  一个武将骂道:“兴庆府多有良田,若是被宋人夺了去,以后他们就能在大战时从侧面给大辽一击,到了那时,大辽不但在南方和宋人厮杀,还得提防宋人从右侧给一下,那仗还怎么打?”
  “最怕的就是宋人突袭西京。”另一个武将拱手道:“陛下,宋人一旦攻打西京,南京就危险了!所以臣以为该全力拿下兴庆府,就算是和宋人全面开战也在所不惜!”
  耶律洪基在思索着。
  地图上显示的很清楚,打不打兴庆府问题不是很大。若说宋人从侧翼攻击西京……
  “宋人从麟府路就能侧击西京。”
  耶律洪基看了那几个武将一眼,知道这是内部倾轧。
  和大宋一样,大辽内部的文武之间也有不少矛盾,起因就是不断的失败。
  武人们希望倾力给宋人一击,来一次国运之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那种。
  可文官却希望再看看,希望宋人内部发生有利于大辽的变化。
  所以他们才睁眼说瞎话,目的就是想开战。
  这股子风潮要压下去!
  耶律洪基神色淡然,“朕已经派出使者去了右厢朝顺军司,若是能说动李多仁归降,大辽就有了最稳妥的防御。”
  “陛下英明!”
  文官们欢喜,武人们看着有些不满。
  武人要压制一下才好?
  这个念头在耶律洪基的脑海里一闪而过,随即被压了下去。
  若是以前他会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可宋人现在越发的强盛了,再压制武人就是自残。
  “宋人那边的消息来了。”一个内侍进来禀告道。
  耶律洪基点头,外面进来了一个男子。
  “陛下,宋人那边王安石就任了御史中丞,刚上台就很是弹劾了几个反对新政之人,随后被人说是心胸狭隘。”
  “王安石?”耶律洪基点头,“朕见过他的诗词,不错,是个大才。”
  “宋人的河东路大军尽出,数万骑兵赶往灵州。”
  “宋人如今也只是数万骑兵,全数都过去了……”耶律洪基皱眉道:“去了灵州?”
  “是!”
  一个武将神色激动的道:“陛下,宋人这是要对西夏动手了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1/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