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5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3/3147

  有的只是长刀和云梯。
  云梯被丢在地上,叛军在颤抖。
  他们是步卒,步卒怎么抵御骑兵?
  宋军的步卒能抵御骑兵靠的是体系作战。
  远程他们有弩箭,中程他们有火器,近程他们有刀斧手和长枪手。
  可叛军有什么?
  他们一无所有。
  骑兵冲杀了进来,如潮水般的席卷了叛军。
  “除恶务尽,杀光他们!”
  这是叛军的主力,干掉他们就干掉了叛军的主心骨,后续的平叛就方便了许多。
  王韶在驱使麾下分兵包抄,城头的那些人都傻眼了。
  “是宋军!”
  那个带头准备动手的将领被麾下乱刀砍死,所有人都跪着,等候梁氏的处置。
  梁乙埋刚才绝望的都想提刀自尽了,此刻一朝得救,就想到了自己先前出丑的事儿。他恼怒的冲过去,提着长刀乱砍。
  砍翻几个之后,他气喘吁吁的喝问一个将领,“你等不是要谋逆吗?为何不敢?为何不敢?”
  将领看了沈安一眼,很老实的道:“先前外面能里应外合,如今外面没了,这一千余人……大家觉着打不赢沈安的乡兵。”
  梁乙埋回身看着那两百余乡兵,不禁大笑了起来。
  一千余人不敢和两百余乡兵动手,这是被沈安一夜之间的战绩给威慑住了。
  梁氏也在笑,却是冷笑。
  在城头上能看到外面的战局,根据火光的聚集分散能判断出胜负。
  火光多的那一边不断在变阵,而变阵的目的就是圈住叛军。
  “阵型变化很快。”梁氏统军出战过,对阵型并不陌生,“领军大将很是厉害,是谁?种谔吗?还是折家人?”
  大宋在西北方向主要是两个将门,种家和折家。
  “不,是王韶。”沈安微笑着,心中极为满意。
  “灵州知州!”
  “对,也是某的弟子!”
第1570章
不降者,筑京观
  城门大开,沈安站在城门外,听着远方渐渐变小的厮杀声,说道:“去接应他们,告诉子纯,穷寇莫追,让西贼知道某来了。”
  王韶指挥着麾下把叛军围成了三团,剩下的叛军在疯狂逃窜。
  “招降!”
  大局已定,王韶下令招降,另外派人去追杀幸存逃窜的叛军。
  “知州,他们不降!”
  那些被围住的叛军桀骜的选择了厮杀。
  “那就……成全他们!”王韶觉着自己天生就适合上阵厮杀,更喜欢谋划军略。
  “知州,是沈龙图的人。”
  来传信的乡兵被带了来,拱手道:“见过王知州,郎君说穷寇莫追。”
  “老师就在城中吗?”王韶的心情大好。
  “是,郎君此刻就在城门处等候。”
  王韶看了一眼三处包围圈,“这边招降无用,稍等某再过去。”
  “招降吗?”乡兵笑道:“小人敢请前去一试。”
  王韶看着他,“也好。”
  换做是别人,他定然会呵斥,可这是沈安的乡兵。
  那就试一试吧。
  他点了头,边上的将领低声道:“知州,沈龙图的乡兵都是从雄州来的,若是不小心死伤,他那边怕是不好交代。”
  沈安对乡兵的态度众所周知。权贵们的家仆无数,沈家的仆役就小猫两三只,这也是邙山军能存在的原因之一。
  王韶点头,“安排人护着。”
  他回身看了一眼城门方向,那里能看到光亮,想来沈安就站在那里等候自己吧。
  想到这个,他心中一热,催促道:“让追杀的兄弟们回来。”
  三个包围圈圈住了大约七千余叛军,此刻他们在抱团抵抗。
  乡兵到了一个包围圈的外围,一路被护送着进去。
  他要了一个火把,然后举起火把,大声喊道:“不降者,筑京观!”
  通译看了他一眼,就喊了出去。
  那些叛军悍勇,在绝境之下全然不顾性命的在防御,不时冲杀。
  双方接触的地方已经堆满了尸骸,鲜血在下面流淌,就像是小溪。
  激烈的厮杀停顿了一瞬。
  王韶发誓自己真的看清楚了,就停了一瞬。
  “我家郎君乃是大宋沈龙图!”
  乡兵把面甲往下一拉,一个浑身黑漆漆的怪物就出现了。
  “是黑甲!”
  叛军中有人在喊道:“是沈安的乡兵!”
  “退后!”乡兵伸开双手,大声的喊道。
  众人看着王韶。
  这时候退后,若是叛军士气大涨怎么办?
  王韶点头,“退后!”
  叛军大多是步卒,他们能跑到哪去?到时候再用骑兵一路追杀,也就是要多耗费些时间罢了。
  宋军缓缓退后,但依旧是剑拔弩张。
  包围圈里的叛军在争执,那声音听着或是悲愤,或是激动。
  “他们自己动手了!”
  几个将领正在相互砍杀,他们身边的军士却默然退到了一边。
  大事定矣!
  王韶心中狂喜。
  几个将领的内斗结束,胜利的一方喊道:“弃刀!”
  兵器陆陆续续的落在地上,有人带头跪下。
  唰!
  渐渐的,眼前全是跪下的人。
  乡兵回身,拱手道:“小人这便回去了。”
  众人看着他,不禁拱手相送。
  “只是一个沈龙图在此,就把这些叛军吓得魂不附体,这威势果真是惊人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3/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