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6/3147

  高滔滔干笑道:“是啊!里面说不定别有洞天呢!”
  她双拳紧握,发誓回头就收拾那个逆子。
  小兔崽子,这就是你说的什么乡村风味的饭庄?
  “哎哟!贵人来了哦!”
  一个妇人一瘸一拐的出来,先是心痛的捡起了门板,那力气大的让飞燕也楞了一下。
  妇人的衣裳看着还算是干净,只是补丁不少。
  她抬头一笑,下面的门牙竟然少了一颗,看着多了个黑洞。
  “哎哟!这是贵人来吃饭了?快请进。”
  赵曙的眼皮子眨了一下,看了高滔滔一眼。
  你确定就是这里?
  高滔滔笑道:“既来之,则安之。”
  也是!
  赵曙夫妻进了里面,张八年却破天荒的没跟进去,让赵曙有些奇怪。
  院子里看着收拾的很整齐,几只鸡在墙角刨坑,一会儿卧下去试试,大抵不满意就起身继续刨。
  正堂外面站着个男子,看着有些拘束。
  妇人回身喊道:“快去做饭来。”
  男子进了厨房,妇人却在外面泡茶招呼。
  “他们都喜欢在外面吃,说是凉爽。”
  妇人瘸着腿搬了桌凳出来,然后泡了热茶,“这杯子奴用水煮过,贵人放心喝。”
  赵曙点头,摸了一下杯子,觉着外面有一层水汽,心中稍安。
  他看了一眼周围,依旧不见张八年,心中不禁暗怒。
  那个刁奴,回头再收拾他。
  妇人就站在一边笑,看着很是爽朗,赵曙好奇的问道:“家里的孩子呢?”
  妇人笑道:“家里三个孩子,大的去了庙里,后面两个,一个在外面做工,小的那个跟人去行商。”
  “三个孩子竟然都不在身边?”赵曙觉得这对夫妇有些可怜,“为何去了庙里?”
  “我家的日子开始还行,等老二老三出来之后,家里就难熬了。老大懂事,正好有僧人说他有什么根,就去了庙里做活,好歹每月还能给家里一百多文钱,只是度牒买不起,就只能在庙里厮混。”
  没有度牒就不算是出家人,在庙里也只是混日子罢了。在这里度牒就相当于许可证,每年朝中放一批出来,直接当钱使唤。
  至于为何大家都想做出家人,这事儿就涉及到俗世的赋税问题。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朝中也不好吃相太难看,都会减免他们的赋税。
  所以出家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避税,买了度牒后却不去寺庙,就蹲家里,一问就说是出家人,这个税咱们按照出家人的规矩来教。
  这便是此时出家人和度牒的功用之一。
  说到这个,妇人抹了一下眼睛,然后笑道:“老二还好,在酒肆里帮衬干活,说是开始去学厨了,若是能学到些厨艺,以后摆个摊子也能养活自己。奴就疼爱老三些,只是担心他以后没活计,就找个商队,说是白干活,只要给吃的就行,让他跟着去学。”
  “苦不苦?”高滔滔也是做母亲的,最不喜子女离开自己,“我家里好几个孩子,都不舍他们离开。”
  “苦……可再苦也得活啊!”妇人笑道:“既然生了出来,那就是老天让你活呢,那就好生活着,说不定以后就不苦了。孩子们大了,不离开,这家里也养不活他们……”
  赵曙喝了一口茶,觉着苦涩,“你们夫妇没想着做个什么营生?”
  “做呢,我家官人在外面做活。”
  “那你呢?”高滔滔觉得在这种家庭里,妇人也该挣钱。
  “奴也想。”妇人拉起了长裙,赵曙刚想避开,却见到了本该是左腿的地方,只有一根木头。
  是断腿了?
  赵曙心中不忍,皱眉道:“可怜。”
  妇人笑道:“也不可怜呢,当初断腿后奴也哭嚎不休,只是官人却骂了奴,说是有他在,这一辈子奴就安生活着。”
  高滔滔看了赵曙一眼,眼中多了些柔情。
  何为大丈夫,这妇人的官人就是大丈夫。
  “奴在家里也想挣钱,只是却难。”
  妇人看着有些黯然,高滔滔叹道:“找个轻省的事做做也好!”
  “可不是嘛,只是难。”妇人指指墙角的几只鸡,“家里养了几只鸡,却不敢再多养了。”
  “为何?”高滔滔觉得养鸡倒是适合这个妇人。
  “要缴税呢。”妇人说道。
  赵曙突然起身,问道:“谁在烧火?”
  这时候汴梁有不少烧煤的地方,但也有不少烧柴的。
  这家就是烧的柴火灶,但这样的柴火灶必须要有人配合烧火,否则一人又烧火又做饭,容易掌握不好火候。
  里面炒菜的声音停顿了一下,赵曙走了过去。
  灶膛前坐着一个年轻人,里面火焰熊熊,照亮了那张年轻的脸。
  “大郎!”
  赵顼回头,露齿笑了一下,“爹爹等等,马上就好了。”
  赵曙看着他,然后颔首。
  再出去时,他就负手在院子里踱步,问道:“若是去外面做工呢?”
  妇人说道:“外面的事就那么多,没那么多事给人做。”
  “爹爹,这就是百姓的日子。”
  赵顼的脸上有些黑灰,他拍了拍手,走出了厨房。
  ……
第1547章
陛下英明
  桌子上的饭菜吃了大半,热气腾腾的茶水被妇人端了上来。
  几只鸡窝在自己刨出的土坑里打瞌睡,边上有几坨鸡屎。
  “这就是百姓的日子。”
  赵顼指着那几只鸡说道:“他们还好些,在城里能找到活计做。可在乡下,那些农户就只能指望着田地度日,但日子艰难,吃的干饼……孩儿此次带回来了些,爹爹您看。”
  他从怀里摸出一个油纸包,打开后是一个干饼。
  “这饼里有草根,还掺了土。”
  “奸商!”赵曙吃了一小块,觉得难以下咽。他阻止了妻子的尝试,问道:“百姓就吃这个?”
  “这个干饼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好东西。”赵顼说道:“那不是奸商,而是便宜。便宜的东西自然没好货。”
  “免役钱呢?钱庄呢?”赵曙有些郁郁,觉着自己的努力好像都白费了。
  “免役钱和钱庄都好,可百姓的日子若是想好起来,还得要给他们更多的好处,爹爹,要不您去看看?”
  今日之事只是个引子,目的是让赵曙看到百姓的真实日子。
  “好。”
  于是一行人又出了皇城,只是这次高滔滔没能随行,而是提早回去了。
  晚些一行人去了材树村,那些村民见到赵顼的第一句话就是:“郎君可是来送干饼子吗?”
  赵顼笑着点头,有人过去分发干饼子。
  随后就是考察。
  赵曙一家家的看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6/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