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9/3147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此言一出,天下人就会用这等话来鼓励读书的子弟,你要好生读书,以后做了官自然美女钱财都应有尽有。在这等氛围之下出来的官吏,屁股都歪了!”
  后世不管是哪个国家,在孩子读书时都会用向好的理由去熏陶他们,这是在打基础。
  可这个大宋的皇帝和宰辅们却用金银财宝,用美酒美人来蛊惑人读书。
  扯淡吧?
  可这是真的。
  宰辅在喊话:半步论语就能治理天下啦!
  于是一群人蜂拥而去,在论语里寻找治理天下的道理。
  皇帝在喊话:想发家致富,想左拥右抱吗?来吧,来读书!
  于是天下人蜂拥而去,在书本里寻找钱财美人。
  这就是大宋,从特么根子上就出了问题的大宋。
  “读书本来就是……”白逊本来满肚子的话,可被沈安一番分析之后,他发现那些话好像有破绽,“读书……”
  “读书本来是什么?”沈安不客气的道:“读书就是为了钱财美女?这样氛围熏陶出来的读书人,可能承担治理天下之责?”
  “大宋从开国就没好过,太宗皇帝之后,吏治渐渐糜烂,及至先帝时,大宋已然重病缠身,于是先帝令范文正和富相等人行新政,可却失败……这就是目前的天下,这个天下该如何治理?”
  沈安一拍桌子,“要治理天下,就得要躬身。”
  白逊突然问道:“那要如何读书?”
  这个问题问的宽泛,沈安却从容的道:“立场,也就是屁股,看你坐在哪里。在读书时你要有自己的立场。比如说宰辅们读书,立场是什么?可是大宋?官员们读书的立场是什么?是升官发财,而不是自己的职司……谁在读书时想的是百姓?”
  白逊一怔,赵顼却已经明白了,他摩挲着酒杯,有些恍然大悟的道:“一句话,一个道理,要去解释和学习,你得有个出发的地方,出发的是百姓还是权贵,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
  呯!
  沈安一拍案几,笑道:“就是这个意思,读书时你得有立场,你得有个出发点!立场错了,读书越多,为害就越大!”。
  掌柜闻声从外面想冲进来,被陈全冷冷的逼退了。
  沈安的一番话不但让赵顼恍然大悟,也让陈全暗惊不已。
  从未有人从这种角度来解析天下,更没有人敢指责赵普的话,和真宗皇帝的那首诗。
  可沈安就指责了,而且指责的无可挑剔,让人如醍醐灌顶般的清爽。
  是了,读书时抱着升官发财的想法,这样出来的官吏能有几个是好的?
  边上的侍卫一脸懵逼,低声道:“沈龙图的这番话是何意?”
  陈全淡淡的道:“开宗立派的意思,振聋发聩的意思。”
  侍卫探头看了里面一眼。
  赵顼一脸兴奋,仿佛是挖到了一个金矿。
  白逊面如死灰,大抵就是信仰破灭的绝望。
  而沈安却在饮酒,神态从容。
  玩什么不好,玩屠龙术,后世老人家的著作随便弄几篇来就能让你们扑街!
第1542章
喊打喊杀
  百年大计,教育第一。
  一个国家想持续发展,发展教育就是头等大事。
  大宋的教育……一言难尽。
  每年考科举的人越来越多,无数年轻人带着对钱财美人的憧憬想走过那条独木桥。
  “沈安说要躬身而行,而不是捧着书本,或是与道人僧人一般的沉思,他说什么……治国从来都无需闭关,只需下去多看看,多问问。一国之要,首在弄清楚当前的最大问题,其次就是根据这些问题下去探寻答案。”
  赵曙的神色古怪,他没想到儿子出门一趟,回来竟然大发感叹,还说什么以前读书的方式错了。
  “他说读书要设立立场,就是你是谁,你为何读书。”
  赵曙问道:“那你呢?”
  赵顼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臣最早读书是觉得日子无趣,从书本里去寻消遣。后来读书就会想到大宋的种种,可臣却觉着自己没站在百姓的一边,而是站在了一个模糊的地方,那里有权贵,有官吏,有士绅,有许多人,就是百姓少了些。”
  赵曙摇摇头,觉着儿子还是太嫩了些。
  从此刻开始,赵顼就频频告假外出。
  庆宁宫中的侍读们对此很是头痛,只有白逊知道是为了什么,但他却不说。
  每做一件事,每做一个决定之前,要下去调查清楚。
  这是施政的首要。
  那种蹲在衙门里,和一群大腹便便的官员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大多是馊主意,有毒。
  所以你要学会躬身行事。
  秋后的日子很是惬意,税收进库,三司的日子好了许多,韩绛见到谁都是笑眯眯的。
  “今年能结余多少?”
  宰辅们最关心这个,结余的越多,保障就越多。
  韩绛矜持的道:“今年怕是要上百万贯了。”
  “好!”
  韩琦欢喜的道:“记得前年才结余二十余万贯吧,这才两年,就增到了百万贯,可见大宋处处都是蒸蒸日上。”
  赵曙也很欢喜,念及宫中需要翻新的地方,不禁心动了。
  “宫中有些地方破旧不堪,朕想着要不明年就修补一番吧。”
  建造是不可能建造的,但是修缮一番如何?
  赵曙有自己的小金库,但大规模花用也得宰辅们同意。
  这个听起来很可笑,但确实是如此。
  “每年结余增加,朝中若是遇到事也无需从别处筹措,宫中若是差钱,三司也愿意出些。”
  韩绛的态度堪称是历任三司使中最好的一个,让赵曙龙心大悦。
  没办法,以前三司穷,每每遇到差钱的时候就会打官家小金库的主意,天长日久,把官家都弄穷了。
  所以这事儿大家都心中有愧,现在官家只是想修缮一番宫殿,谁也不会反对,否则良心会痛。
  这事儿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韩绛提及了另一件事,“陛下,商税年年增加,有人建言,说商人们如今花钱大手大脚,奢靡之风从汴梁刮到了南方,商人们竞相攀比,一掷千金,可见商税有极大的增长余地。”
  他抬头,神色有些纠结。
  “此事臣不知利弊,但……结余却让臣心动了。”
  赵曙也心动了。
  “商人这般有钱了吗?”奢靡之风不可起,这是赵曙的认知。
  但凡王朝末年,不管是权贵还是豪商都会竞相攀比!
  竞相攀比,这几乎是一个亡国之前的标准。
  “前唐时,自开元始,权贵豪绅竟然攀比,奢靡的让人惊叹。”韩琦显然对这类人没什么好感,“安禄山之乱后,国家衰微,按理应当上下同心,励精图治。可依旧是奢靡无度,至此前唐再无幸理。臣以为,该加!”
  提及商人,大伙儿都是一脸的同仇敌忾,喊打喊杀。
  “臣附议!”
  那些商人太嘚瑟了,该加税,用税收来调节他们的财富。
  赵曙点头,“此事再议议,若是无错,年前就定了。”
  富弼见赵顼一直沉默,就出班说道:“臣记得大王于商贾颇有些见解。”
  这是示好,让赵顼出来展示一番自己的见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