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3/3147

  “相公,王安石上书,建言武人进枢密院以备咨询,恰当其时。”
  邙山书院,王雱坐在值房里,冷冷的道:“富弼此人就该诛杀了!”
  枢密院里,富弼摆手,面色冷峻。
  “相公,包拯上书……”
  富弼叹息,知道包拯还是最为眷顾沈安,甚至愿意为他违背自己的立场。
  “相公,苏轼上书。”
  无名小卒!
  “相公,三司唐仁上书。”
  “相公,韩相在朝会上说要不把谋划战事之事分一下,让三衙也负责些。”
  富弼的眸子一缩,“韩琦竟然伸手帮了沈安?”
  他捂额道:“三衙……三衙若是再掺和谋划之事,必将尾大不掉。韩琦这是围魏救赵,老匹夫!无耻!”
  富弼进宫。
  “陛下,此事臣以为不可扩散。”
  他看向了韩琦。
  韩琦冲着他挺了挺大肚腩。
  曾公亮呢?
  曾公亮低头,他今日穿了一双新鞋子,大抵很好看,让他舍不得移开目光。
  包拯叹道:“我等都经历过战阵,自然知晓战阵之事不简单,躲在枢密院里纸上谈兵,富相,那会误国。”
  富弼昂首,“那也有别的法子,比如说让文官去军中……”
  他的脑海里电光火石般的闪过一个念头,旋即脊背汗湿。
  沈安莫不是想借此来建议文官去领军?
  不可能!
  文官领军出征可以,但平时不能让文官统军,否则依旧是威胁。
  前汉时,什么四世三公的袁家,后来如何?这就是文官变成军阀的典型例子。
  富弼坚定的道:“文官不可长期领军!”
  赵曙点头,终于露出了些欣赏之色。
  若是富弼说文官可以长期领军,他会毫不犹豫的一巴掌拍下去。
  君臣相对一视,赵曙说道:“此事再看看吧。”
  众人点头,觉着暂时搁置也好。
  “陛下,有奏疏。”
  “是河南府的奏疏。”
  外面来了人,陈忠珩去接了奏疏进来。
  “判河南府文彦博……”
  文彦博下台后接着就是守孝,守孝结束后判河南府。他是老臣子,该有的优渥待遇赵曙不会吝啬。
  比如说奏疏可以随时递进来。
  赵曙看了奏疏,抬头,目光中多了恼火,“文彦博说,若是要北伐,当招了宿将进枢密院,以备帝王咨询……”
  文彦博背后的人不少。
  他此刻表态就是逼宫,逼的却是富弼。
  你富弼认为不妥的事儿,老夫觉着极好。
  文彦博的一篇奏疏写的文采飞扬,赵曙觉着可以当做是美文欣赏。
  沈安和文彦博勾结上了?
  赵曙看向包拯。
  包拯毫不犹豫的为沈安背书,“陛下,臣担保,沈安不是那等人。”
  赵曙含笑点头,可笑容却有些勉强。
  他看了一眼宰辅们,淡淡的道:“诸卿的忠心,朕自然是信得过的。沈安……他为大宋出生入死,朕不会疑他。”
  “陛下英明。”
  宰辅们松了一口气。
  “散了吧。”
  赵曙看着有些疲惫。
  宰辅们出去,一直到了远离宫殿的地方,曾公亮才说道:“此事老夫觉着不对劲。沈安建言才过了多久?文宽夫在河南府,就算是快马传递消息也得两三日吧,谁给他通风报信了?”
  他的目光投向了包拯,带着怀疑。
  河南府的治所就是西京洛阳,距离汴梁并不远。文彦博蹲在那等地方翘首以盼君王的召唤,着实让人心生警惕。
  包拯苦笑道:“你想说是沈安和他通气了吗?老夫在此,若是要通气也该是老夫,老夫也不会让沈安冒险……”
  包拯和文彦博的交情很好,还是政治盟友,他们之间传递消息很正常,谁也无法指责。
  曾公亮点头,“老夫自然是信你的。”
  包拯作伪……宰辅们都在心中否定了这个判断。
  包拯若是会这等手段,也不会在宦途上蹉跎。当年他弹劾几任三司使,那手段堪称是让人掩面无语,最后被欧阳修一击致命。若非是有沈安在,那一次他就下不来台。
  这样的人若是要弄手段,瞒不过大伙。
  韩琦喃喃的道:“沈安的秉性老夫知道,看似奸猾,可他却看不上文宽夫那等老吏。”
  所谓老吏就是蔑视文彦博的称呼,也暗指文彦博的手段城府。
  他觉得沈安应当看不起文彦博这个人。
  事实也是如此。
  在随即被召进宫的路上,沈安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听着陈忠珩在嘀咕。
  “欧阳修病了,郎中说他是少年衰,就是早衰……”
  “某知道。”少白头他都见过,早衰也听过。
  “官家在迟疑。”陈忠珩突然止步看着他,沉声道:“官家对你不薄。”
  “是。”沈安微笑道:“某知道该怎么做。”
  他抬头看着秋日,突然微笑了起来。
  稍后他见到了便衣的赵曙。
  “朕觉着穿着这等衣裳很自在。”赵曙一句话就解释了自己并不是要微服出宫,他看着很纯良的沈安,问道:“文彦博和你可曾联系过?”
  沈安想都没想,“臣从西北归来时,他遣人来家里贺喜……”
  西北大捷,文彦博善于钻营搞关系,派个仆役来道贺不算是什么。
  赵曙点头,“朕自然是信你的。”
  你信我才怪!
  沈安继续装老实人。
  “文彦博……你认为文卿如何?”
  前面称呼为文彦博,后面又称呼为文卿,由此可见赵曙心中的游离不定。
  大事定矣。
  沈安心中暗喜,说道:“陛下,潞国公仁厚,有长者风,臣见之如沐春风,当年……”
  陈忠珩在边上见他竟然露出了些赧然之色,真想戳瞎自己的眼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3/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