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5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9/3147

  赵曙面色微红,双手微颤,边上的人却都听入了神,没人发现他的艰难。
  太重了啊!
  “最后打出去,木靶子粉碎。”
  曹佾好不容易说完了,其间废话自然不少,让赵曙倍感煎熬。
  他把铁筒子递过去,然后如释重负的道:“三衙如何看?”
  殿前司都指挥使陈宏摸了摸铁筒子,欢喜的道:“官家,此物若是军中大量使用,那些骑兵……臣想了想,这等石弹打出去,不管人畜都会一命呜呼,若是一排呢?”
  他眼中放光,仿佛看到了一排排的铁筒子在发射石弹,而敌军的骑兵惨叫着倒下。
  “官家,真是宝贝啊!”
  “臣以为此物大善,当多多打造,在军中使用。”富弼红光满面的道:“如今大宋军中的战马越来越多,再有这等利器辅助,辽人来了咱们用石弹和弩箭打,随后用骑兵掩杀,官家,恢复幽燕不远了!”
  赵曙难以激动之情,“当年北伐就是少有克制骑兵的兵器,这才功败垂成,如今远的有神威弩,近些有石弹,朕……”
  他在遥想着北方,想着那片广袤的土地。
  那片土地曾经是中原的疆土,可后来中原战乱,几番争斗后,沦为了异族的栖身地。
  “国舅果然是出手不凡,竟然弄出了这等兵家利器。”
  众人看着曹佾的目光中都多了些欣赏之意,更有意外之喜。
  曹佾原先是鹌鹑一只,无害也无用。
  后来官家给曹家松绑,他开始活跃在汴梁,可一直到执掌万胜军后,依旧被许多人轻视。
  为何?
  因为曹佾的言行中还带着纨绔的味道。
  一介纨绔罢了,哪里值当为他惹恼了太后娘娘。
  所以他再怎么折腾,汴梁的权贵和官员们也只是哂然一笑罢了。
  前阵子大伙儿听闻他被娘娘狠抽了一顿,于是京城又多了个笑谈。还有人说国舅是吃人肉的恶魔,知情者都当做是玩笑,有人酒后说这是国舅在自污。
  这样的国舅,谁看得起他?
  可今日石弹一出,君臣震动,大家再看向曹佾的目光就不同了。
  有人嘀咕道:“莫不是别人弄的?”
  这东西一看很简单,可想法却精妙。
  在不少人看来,纨绔曹佾是没有这等心思的,更没有这个动手能力。
  曹佾面色微冷,正准备说话,折克行却抢先了。
  “那一日下官率军操练神威弩,有人说可惜不能挂上火药飞过去,国舅一听就坐在那里……”
  折克行指着侧后方,“国舅就坐在那里沉思,在地上写画,直至晚间。”
  赵曙看看那些军士,人人都有怒色,就微微点头,知道这话不假。
  “国舅想了许久,就叫人弄了竹筒子来装上火药发射石弹,只是竹筒子柔弱,两次就坏了。国舅又想了许久,随后去京城中求人铸造铁筒子……”
  “此事臣知道。”富弼说道:“国舅前阵子都在城中奔走,说是要寻手艺高超的铸铁工匠,可那等工匠少有,一般人也不能驱使,国舅后来寻到了臣,百般解释,臣才出言相助……”
  他笑了笑,“国舅当时不肯说情由,只说是在军中弄东西,臣想着……”
  他看了折克行一眼,赵曙心中有数,这是暗示他:臣知道有折克行在万胜军,国舅若是要做什么见不得人之事,决计是不可能。
  这便是制衡!
  “为何不肯说?”赵曙的心情极好,“你能弄出这等利器,对大宋征伐有极大的好处,朕心中欢喜,说,你想要什么?”
  大宋提防外戚是惯例,到了神宗朝会好一些,赵顼对自家母亲的伯父高遵裕就不错。
  但在赵曙一朝,对外戚的防备依旧,所以赵曙开口问曹佾需要些什么,众人不禁为之一惊。
  官家这是欢喜过头了吧,竟然这般许诺。
  有人干咳一声,大抵是提醒曹佾莫要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否则弹劾顷刻而至。
  提防武人,提防外戚,这是既定国策,一旦有谁想跋扈,大伙儿一起上,弄死他。
  曾公亮低声道:“可是想要个恩荫?”
  老曹家渐渐起来了,可离重振曹彬当年时的气势还差得远呢。而一个家族若是想要重新站起来,下一代的培育至关重要。
  曹家子弟这几年管的不错,在京城也有些好名声,但未来的前程如何,还得曹佾为他们去奔波。
  这便是一家之主的事儿,是荣耀,也是责任。
  曹佾转身,缓缓走过去。
  在不远处站着的就是曹太后。
  太后出宫让人诟病,宰辅们都有些不满,可官家和皇后都没吭气,他们能说些什么?
  ——太后娘娘这是不守妇道!
  这话谁敢说,回头曹太后就能拎着长刀来寻他说话。
  据闻皇后在见到太后时都颇为乖巧,为啥?
  一是太后娘娘是她的长辈,还是亲戚。
  二是太后娘娘的刀法了得,皇后也担心哪日激怒了她,说不得太后娘娘会拎着长刀杀人。
  那等场景想想就可怕,所以宰辅们齐齐闭嘴了。
  曹太后一身男装,负手而立。
  曹佾缓缓走过去,突然跪下,仰头道:“大姐,这可算是大事吗?”
  曹太后微微一笑,“算。”
  她今日来只是想见证一番曹佾的用心,可未曾想曹佾竟然给了她一个惊喜。
  新式火器,官家和宰辅们都交口称赞的宝贝,这就是曹佾做的大事。
  这个弟弟一旦认真起来,不会输给任何人。
  曹太后心中欢喜,她下意识的摸摸曹佾的头顶,说道:“好生做。”
  曹佾应了,曹太后含笑道:“以后就这般认真可好?”
  曹佾本想答应,可想到了沈安的话之后,他犹豫了一下。
  曹太后叹息一声,“也罢。”
  她回身上了马车,夏爽跟随,任守忠喊道:“娘娘回宫了!”
  太后出宫本就不妥,见证了之后主动回去,这便是不为难赵曙。
  曹佾抬头,有些茫然。
  他就和个孩子似的向大姐炫耀,可事后却觉着很无趣。
  大姐会欢喜,但不能让她太欢喜。
  沈安说太后在宫中孤寂,你在外面得时常弄些小动静出来,让她牵挂你,担心你,这样才好。
  曹佾明白了,若是自己什么事都做的滴水不漏,大姐固然欢喜,可也失去了牵挂。宫中就像是牢笼,没有牵挂的大姐会变成一段枯木……
  只是大姐刚才好像有些失望,会不会难过?
  曹佾心中纠结。
  马车上,夏爽低声劝道:“娘娘,国舅已经好了许多了。慢慢的来吧。”
  曹太后笑了笑,“当年他小时,总是担心我不理他,就爱做些让人怄气的事让人生气。如今他大了,也知道做些不靠谱的事来让我牵挂……牵挂……”
  夏爽心中一怔,却不明所以。
  曹太后的神色放松,突然哼起了曲子。
  曲子悠扬,让夏爽想起了秋季的野外……少女在放风筝,笑声洒满天地。
  回到宫中后,高滔滔迎了上来,笑道:“娘娘今日可见是欢喜了,可喜可贺。”
  曹太后微微颔首,“大郎不错,老身心中欢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