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7/3147

  “大王,臣……臣有罪。”
  乔二最近是懒散了些,他以为赵顼不知道。
  可赵顼不是不知道,而是等着现在出手收拾他。
  “你马上去传话,就说苏轼弹劾吴兴重伤王雱,官家震怒!立刻去!”
  乔二瞬间想死。
  这是谣言啊!
  若是被查到了,大王定然是不认账的,他乔二就是罪魁祸首。
  我的命好苦啊!
  乔二想拒绝,可赵顼只是看了他一眼,乔二就哆嗦道:“臣马上去!”
  苏轼已经傻眼了。
  他不知道这么做的目的,但还是选择信任赵顼。
  “别管此事了,你先去看看元泽吧。”
  赵顼不觉得自己把苏轼用了即丢有问题,苏轼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
  稍后赵曙看到了苏轼的弹劾奏疏,他皱眉道:“王雱有些尖刻,这朕知晓,可吴兴为何要动手?”
  韩琦是宦海里的老鱼,所以对这些门清,“陛下,吴兴是龙图阁待制啊!”
  包拯马上补了一刀:“龙图阁待制四人,吴兴最是无用!”
  瞬间一个庸官的形象就出现了。
  赵曙冷笑道:“他这是担心朕会拿下他,然后让沈安接任吗?即便是如此,也不该动手!”
  他不知道王雱的毒舌能让人喷血,失去理智,所以越发的厌恶吴兴了。
  “陛下,外面有传言,说是苏轼弹劾吴兴,陛下震怒!”
  嗯?
  赵曙心想这消息怎么传的那么快?
  陈忠珩说道:“陛下,苏轼先去了大王那里。”
  这个没啥好隐瞒的,赵顼也不想隐瞒。
  赵曙点头,“大郎这是生气了,苏轼的性子豁达,可却坦诚,怕是怒不可遏了。”
  得!
  这事儿被赵曙这么一脑补,全圆过来了。
  “陛下,吴兴有请罪奏疏上!”
  外面来了个内侍,赵曙冷笑道:“早不上晚不上,等外面传言说朕震怒之后才想着来请罪,果然是八面玲珑!”
  吕诲和吴兴的谋略并没错,只是他们没想到赵顼却横插一手,直接用苏轼的弹章抢先一步,随后更是让乔二散播谣言……
  如此吴兴此刻的请罪就变成了投机。
  合着你把王雱打的昏迷不醒,还没想着来请罪啊?
  也就是听到被苏轼弹劾了,听到朕愤怒了,这才姗姗来迟!
  吴兴若是得知,定然会吐血三升。
  他真的很快了啊!
  可请罪奏疏一定要写的情真意切,如此才能打动官家。
  以他的文采写一份情真意切的请罪奏疏需要些时间,而苏仙却是文思如尿崩,顷刻而成。
  谋略上赵顼和吕诲大抵没什么差距,但在文采上苏轼却直接碾压了吴兴,差距之大,堪称是让人绝望。
  ……
  “某真的没想到……只是一拳,某含怒而发,只想教训他一番,可谁曾想他摔倒在地……”
  下衙了,吴兴和几个同僚一起出来,声音很大的说着自己的冤屈。
  造势造势,声音不大你造什么势?
  几个同僚低声劝慰着他,有人含笑道:“既然是无心,吴龙图的请罪奏疏一上,此事就烟消云散了,只是以后要避着王知府罢了。”
  王安石可是开封府知府,也是最近几年任期最长的一位,可见其人深得官家的信任。
  吴兴一脸无辜的道:“此事真是……无妄之灾啊!罢了,以后某见到王安石就退避三舍罢了。”
  边上的人都点头赞许,可吴兴的心情却渐渐轻松了下来。
  吕诲给他的招数是以退为进,今日请罪,明日再上奏疏求外放。
  哪怕是无心之失,可臣却心中愧疚不安,这不就主动要求去外面任职吃苦,这算不算是高风亮节?
  这一去还能完美避开王安石的报复,等再次归来时,王雱尸骨已寒,王安石颓然,大事定矣。
  这个谋划极为精巧,吴兴决定晚些就去吕家,好生感谢一番吕诲。
  “吴龙图!”
  下衙的人流缓缓前行,一个小吏却逆行而来。
  “何事?”吴兴微笑着,此刻他必须要展示自己的姿态,不能有半分不安。
  小吏近前,焦急的道:“苏轼先前弹劾了您……”
  操蛋的苏轼!
  吴兴只觉得腰那里有些发酸,他的眼皮子眨动了一下,“无事。”
  弹劾就弹劾吧,这是迟早的事儿。
  “后来有人说苏轼弹劾您,官家震怒。”
  吴兴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然后迫不及待的问道:“这个消息何时传出来的?”
  “在您的请罪奏疏进去之前。”
  吴兴的身体摇晃了一下,面色惨白的道:“苏轼怎地能这么快?”
  众人都同情的看着他,心想你的请罪奏疏可是进去晚了,被苏轼赶在了前面,有投机的嫌疑啊!
  吴兴想吐血。
  事情出来后,他觉得问题不大,所以没管,等后来得知王雱昏迷不醒,这才去寻吕诲商议,随即就上了奏疏请罪。
  这一步步的都没错,都很及时啊!
  可现在却晚了一步,让人愤怒的一步。
  他急匆匆的去寻吕诲,好歹在吕诲进家前截住了他。
  吕诲看了左右一眼,“你不来某也要请你来,不过家里不方便,去外面吧。”
  此事麻烦,他虽然愿意出主意,但却不肯太过。
  在家里就是同党,在外面是偶遇。
  两人寻了家酒楼。
  “吕知杂救某!”
  一进去吴兴就跪下了。
  果然是没本事啊!
  吕诲心中鄙夷,说道:“此事某问过了,和文采有关。”
  “文采?”
  吴兴说道:“知杂,某的文采自问不差啊!”
  能进馆阁任职的,文采是先决条件。
  吕诲看着他,突然叹道:“可你那份请罪奏疏写了小半个时辰,知道苏轼写了多久吗?”
  吴兴摇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7/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