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1/3147

  以后一旦产能爆炸,就需要无数工人。
  工人哪里来?
  男人不够怎么办?
  咱们还有女人啊!
  女人的地位慢慢提升,到时候出门做工岂不是顺理成章?
  沈安的嘴角微微翘起,心情大好。
  以后哥的头衔又得多一个了吧。
  ——大宋妇女解放事业的奠基人!
  转眼一看,唐仁苦着脸,就和准备去叩阙一般的痛苦。
  “此事当名垂千古!”
  沈安知道这货最好名利,于是投其所好。
  果然,唐仁的眼中马上就多了喜色,“郡公,真的能名垂千古?”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特别是对于官员来说,名垂千古就是他们的终极目标,所谓标榜青史就是这个意思。
  毛豆突然抖了几下。
  卧槽!
  这是拉了啊!
  沈安把他抱得稳稳的,平静的道:“此事若是做成了,某担保你将来会名垂青史。”
  ——治平四年春,范阳郡公沈安忧心女子地位低下,令钱庄借贷需夫妻二人一并画押方可,汴梁震动,女子妇人为之欢呼雀跃……时仁任三司度支判官,掌钱庄。
  看看,这下你不就名垂青史了吗?
  沈安的信誉……至少对于自己人来说,他的信誉卓著。
  唐仁双拳紧握,激动的道:“郡公放心,此事就交给下官了。下官这便去出告示。”
  这等规章制度钱庄经常自己搞,无需请示汇报。
  只是一旦曝光……
  阿仁,你保重。
  唐仁兴冲冲的跑了,说是去寻苏轼写一篇激情四射的告示。
  “哇!”
  拉了粑粑的毛豆见老爹不处理,大抵屁股难受,就嚎哭了起来。
  沈安揭开尿布,不禁赞美道:“我儿子就是能吃能拉!”
第1473章
来自于南方的商人
  大宋的高利贷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有许多,但根本原因还是百姓太穷。
  穷的吃土了,不借钱就活不下去了……
  这便是后来王安石推行青苗钱的出发点。
  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有钱人就趁火打劫,用高利贷来洗劫农户,一时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这样的好日子让人迷醉,不过大宋钱庄的横空出世,一下就打碎了他们的美梦。
  高利贷越发的没前途了,而大宋钱庄却是顾客盈门,不断的开分店。
  生意火爆的不行,让伙计们忙里忙外,甚至需要叫喊才能沟通。
  “……杨大田……杨大田过来!”
  “签字画押了啊!”
  就在这吵闹声中,唐仁拎着一张纸回来了。
  “抄写!”
  他把纸递给了一个伙计。
  “是。”
  伙计恭谨的接过纸张,站在柜台后面开始抄写。
  ——凡抵押借贷者,需夫妇二人齐至,二人签字画押方可……
  伙计抬头,觉得唐仁疯了。
  “快些!”
  唐仁满脑子都在想着名垂千古的事儿。
  伙计抄写完毕后,觉着自己是个老实人,就劝了一句,“判官,此事怕是……值得商榷吧!”
  “贴出去!”
  唐仁当然知道值得商榷,可这是沈安的吩咐,他能打折扣吗?
  当然不能。
  “名垂千古呐!”
  “赶紧贴出去!”
  钱庄里最不缺的就是浆糊,随便糊弄几下,然后把告示贴了出去。
  钱庄会经常贴告示,所以马上有人驻足。
  “有告示了啊!”
  来借贷的人不少是文盲,不识字,需要人来念诵解释。
  可同样也有识字的,这等人想显摆自己的学识,于是就大声的念了出来。
  “……凡抵押借贷者,需夫妇二人齐至,二人签字画押方可……”
  尼玛!
  有人摇头,用力的摇啊摇,觉得自己怕是听错了。
  “不能吧?”
  一个男子抠了一下耳朵,“这借钱还和女人有关系?老子要借钱,她敢啰嗦?揍不死她!”
  “就是,男人乃是一家之主,啥时候轮到女人来做主了?”
  “这谁弄的告示?”
  “出来出来!”
  外面如期闹腾了起来。
  唐仁走了出来,外面马上就安静了。
  他是判官,是官员,是老爷。
  看到对面的那几个军士了没,那就是专门盯着钱庄的。前阵子有人来钱庄抢劫,刚抢到两贯钱跑路,就被这些军士堵住了,一阵好打。之后,为首的都头说是立功了,回头都有酒食。
  酒食哪来的?
  钱庄的奖励罢了。
  钱庄不差钱,愿意出钱来鼓励这些军士的积极性。所以他们巴不得出现些情况。
  “有人借贷去赌钱,有人借贷在外面养女人……这些林林总总,最后还不上钱破家的,近日可不少啊!”
  唐仁的声音很坚定,“男人借钱,女人跟着遭殃,这是哪来的道理?借钱时男人做主,没女人什么事。可还钱时女人却跟着倒霉,这等事该结束了。一家人一家,何为一家?夫妻合在一起才是家,从今日起,从此刻起,但凡通过了借贷核查的人,要先把自家的娘子带来签字画押,随后才能拿钱。”
  “疯了!”
  乱套了,旋即大宋钱庄的门口散了大半人。
  对面的厚本金银铺瞬间被人潮围堵,夏氏兄弟欢喜的亲自来帮忙,更是高呼钱庄作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1/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