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3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7/3147

  王旭眼睛一亮,“是了,是那冯章欺人太甚,逼得您都无法处置,最后吐血。今日他更是假惺惺的来探望,实则这就是示威啊!是可忍,孰不可忍,定儿作为您的孙女,满腔义愤,就说了这番话,这是被逼的!”
  “你倒是聪明。”
  王朔笑了笑,“那冯章觉着自己毫无瑕疵,便是官家也不能处置了他,可定儿却剑走偏锋,一下把他逼入了绝境。宰辅们会出手,重臣们都会恨他入骨,知道为何吗?”
  “官家历来就是和宰辅重臣们一起处理政事,少见独断专行,可这却少了帝王威权。以往大家装傻也就罢了,糊弄着过日子。如今却不成了,定儿这番话传出去,外面有人会说宰辅们逼迫官家,这君不君,臣不臣的,轩然大波就在眼前。”
  “知道官员和豪绅们为何忌惮一言九鼎的帝王吗?”
  这里都是自己的儿孙,王朔今日翻盘后心情大好,就提及了这个禁忌话题。
  王旭等人摇头。
  王朔叹道:“担心帝王昏聩是一回事,最关键的是帝王……他会站在百姓那边。明白吗?”
  见儿子们不明白,他说道:“这个国是帝王的国,他一言九鼎之后,至少会顾忌国家崩塌,可国家崩塌的原因是什么?历朝历代的……都有什么原因?”
  王旭低声道:“土地兼并最为致命。”
  王朔低声问道:“土地兼并的受益者是谁?”
  “官员和豪绅。”
  “记得仁宗皇帝的新政吗?”
  王朔笑的和孩子般的得意,仿佛是在把什么重要的秘密说了出来。
  王旭已经全明白了,“是了,仁宗皇帝的庆历新政大多是削减官员豪绅们的好处,他们疯狂反扑,最后导致新政失败。”
  “若是仁宗皇帝一言九鼎会如何?”王朔闭上眼睛。
  “那……”王旭吸吸鼻子,仿佛嗅到了血腥味,“那将会血流成河。”
  赵祯将会用长刀去斩下那些贪婪的头颅,来展示自己的决心,震慑那些既得利益者。
  王旭的心情极好,甚至还摸摸女儿的头顶。
  这个动作在王定儿十岁之后,王旭就再也没做过了。
  此刻他轻抚女儿的头发,父女间久违的温情让人心中温暖。
  “所以没有官员希望帝王一言九鼎。等消息传出去后,宰辅们会恨死了冯章,你们等着看,最多明日,冯章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王朔欢喜的道:“为父虽然欢喜,可更欢喜的是定儿竟然能有此见识,一番话另辟蹊径,把冯章逼入了绝路。可惜定儿不是男身,否则……”
  他用嫌弃的目光看了几个儿子一眼,大抵是想说若王定儿是男儿身,他定然会全力栽培。
  “定儿……”
  王朔看着孙女,慈祥的道:“莫要担心这个,回头翁翁给你好生相看人家,以你的才智,自然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王定儿抬头,想起了沈安先前的那番话,“翁翁,先前我去了榆林巷。”
  “哦。”问题解决,还能看到冯章倒大霉,王朔觉着自己好了大半,“是去了沈家?那沈果果也是可爱,有暇你们自己来往,家中不差那些,只管待客就是了。”
  “翁翁,先前沈郡公对我说了话。”
  那位沈郡公,果然是手段高超啊。
  王定儿心中对沈安佩服到了极点,“他说了六个字,窥探帝王威福。”
  王朔一怔,旋即捂额,喃喃的道:“帝王威福……帝王若是没了威福,那便是虚君。虚君之下就是权臣。谁想做权臣?韩琦也不敢。今日说帝王不该说这话,明日说帝王不该去坐镇北方……这样臣子是何用意?妙啊!”
  他本是老于官途的,如今被沈安这六个字一点,就全明白了。
  “此事沈郡公高义,高明!”
  王朔挣扎着要下床,有个儿子想劝,被他劈手一巴掌扇开。
  “沈郡公就说了六个字,本意是想让你告诉翁翁,可你竟然能自己领悟出了那些道理,果真是可造之材。”
  王朔摸摸孙女的头顶,说道:“以后老夫的那些书,定儿可以看。”
  王朔的藏书不少,其中有些珍贵的古籍,一般情况下他从不示人,可今日他竟然松口给了孙女这个特权,让王旭笑的合不拢嘴。
  “准备一下,为父这便去沈家一趟。”
  “爹爹,您的身体?”
  “老夫的身体无碍。”王朔笑道:“那沈郡公只说了六个字,就是猜到了为父的无奈,吐血也是无奈,哈哈哈哈!如此老夫得了他出手相助,这才脱困,若是不上门道谢,老夫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人?”
  他郑重的道:“王家人什么都能做,就是不能忘恩负义!”
  “是。”
  王朔笑眯眯的伸手,“定儿来。”
  在这种大家庭里,资源全在王朔的手中,争夺祖父的宠爱也是常事。
  于是当那些孙辈们看到王定儿虚扶着祖父出来时,不禁羡慕不已。
  这是得了祖父的看重啊!
  孩子们争夺宠爱是本能,等得知以后祖父的藏书王定儿可以随意借阅时,顿时就围住了她,一迭声要求共享。
  就在这喧闹中,王朔一路到了榆林巷。
  “就说王某来访。”
  王朔郑重递上名刺。
  沈家在汴梁安家九好几年了,来往的都是熟人,自然不需要什么名刺。
  所以庄老实拿着名刺进去时,心中还在犯嘀咕。
  “郎君,有客人。”
  沈安正在抱着毛豆逗弄,接过名刺后,淡淡的道:“是他?请进来,就说某随后到。”
  他把毛豆抱进去,递给了杨卓雪。
  “谁来了?”
  杨卓雪现在一颗心就扑在了毛豆的身上,有些不问世事的意思。沈安觉得再努力一把,她就可以去终南山当道姑了。
  “是王定儿的祖父。”
  “哦。”
  果然,杨卓雪就是这么淡然模样。
  果果却紧张的道:“哥哥,定儿的翁翁好凶,上次我见到了大气都不敢出。”
第1460章
知书达理
  “帝王威福?”
  韩琦坐在那里,眉头皱成了一条线。
  “是。”
  来人说道:“那王定儿说帝王看似尊崇,可却被臣子掌控。相公……”
  卧槽!
  这是颗大爆竹啊!
  一下炸的人晕头转向的。
  韩琦庞大的身躯在椅子上动了动,“事情的始末!”
  来人说道:“天章阁侍讲冯章准备进谏官家,说是官家言行有瑕,又准备进谏二大王进邙山书院之事,天章阁直学士王朔劝阻不能,被气吐血。随后今日冯章等人去王家探望,王定儿就说出了那番话。”
  “哎!”
  曾公亮叹道:“这是逼迫过甚了,王朔老夫记得,老臣子,极为稳妥的一个人。”
  韩琦目光冰冷,“侍讲能经常面见官家,那冯章这等心思是想做什么?哗众取宠?是了,如此他方能名满天下,为众人夸赞,其心可诛。”
  其他几个宰辅都点头。
  包拯冷冷的道:“侍讲侍讲,就是讲学问,将历代得失。他们未曾柄国,哪里知道朝堂之上的艰难。自己信口开河也就罢了,竟然想借着侍讲的身份在官家的面前大放厥词,老夫以为……不可姑息!”
  “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7/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