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6/3147

  韩琦正等着呢,包拯却不说了,他急切的道:“当年什么?”
  “当年……忘记了。”
  包拯觉得这事儿不能再说了,否则众人以为沈安蛊惑人心的手段太厉害,以后说不得有人会借机诽谤,说沈安蛊惑人心,图谋不轨什么的。
  韩琦心痒痒的道:“究竟是什么?”
  “就是……那些话要用心说,要诚心诚意去说。”
  “这样啊!”韩琦想了想,觉得老包没说实话。
  不过那首诗真是不错。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韩琦叹道:“好诗啊!正该让天下官吏都每日背诵十遍。”
  他还想验证一番,这时对面出来一群人,仔细一看就是那群御史。
  昨日他们还垂头丧气的,今日却精神抖擞的让人觉得是两批人。
  昂首挺胸,面色红润,眼神锐利……
  “希仁,这是一批人?莫不是脱胎换骨了吧?”
  包拯见识过沈安的手段,所以很是笃定的道:“就是被沈安鼓舞了的结果。”
  “见过韩相,见过包相!”
  那群御史冲着韩琦和包拯拱手,神采奕奕,再也不见丝毫不满。
  韩琦拱手,“可愿下去?”
  御史们都笑道:“愿意。”
  “我辈当为君王效命,当以天下为己任,沈郡公不是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御史,督促吏治乃是我辈的天职,请诸位相公放心,我等定然不负所托。”
  “好!”
  韩琦精神一振,对包拯说道:“那小子……真是厉害。”
  “当然。”
  包拯也不知道沈安那一身稀奇古怪的本事是邙山一脉谁传授的,看似不打眼,可不知不觉就会让你陷进去,不是被埋,就是被坑。
  “可惜那小子的功利心不强,否则就凭他的本事,想来以后首相之位只是等闲啊!”韩琦摇头叹息,“怎么就没有一点上进心呢?”
  包拯憋屈的道:“此事老夫也敲打过他多次,只是他却说人生百年,何苦让自己蝇营狗苟的厮混,整日算计累不累?整日奔波累不累?不如安坐家中,有妻儿为伴,有好友三五,举杯畅饮,举家出游,何其快哉!”
  韩琦不禁悠然神往的道:“是啊!那样的日子果真让人艳羡,不过若是老夫的子侄这般说话,老夫非得要打肿他的脸不可。”
  包拯无奈:“老夫当时追他三条街,可就是不改口,奈何。”
  韩琦叹道:“进可为宰辅,退可为首富,进可,退亦可,人生至此,和神仙一流也差不多了。”
  ……
  赵曙接到了消息,而且比韩琦和包拯得到的更全面,甚至连沈安悄然挥臂的动作都有。
  “担当!”
  赵曙坐在那里,想到了满朝文武,不禁叹道:“是啊!担当是我最看重的,可这天下官吏无数,有担当的却无几人。沈安一番话竟然就打动了他们,为何?升官为饵?可当初我也暗示过,若是干得好,自然会优先考量。”
  陈忠珩谄笑道:“官家,臣觉得还是您的仁德感召了他们吧。”
  “仁德无用啊!”赵曙可不是先帝,知道仁德过了就是软弱,“我想了想沈安的这番话,总觉着不对。”
  他们哪里知道要蛊惑人心的话,不但需要这番话,更需要用情绪来调动倾听者。一句话的前后顺序都很讲究,说某句话时该用什么情绪,该用什么肢体语言,这些都很讲究,你不琢磨透这些,再多的话都是白费劲。
  赵顼微微低头,有声音传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声音微不可查,若非是陈忠珩就站在边上,大抵也听不清。
  “这首诗该让为官者熟背牢记心中。”
  陈忠珩心中一凛。
  官家竟然把这首诗拔高到这个程度吗?
  天下官员的座右铭。
  沈安担得起?
  陈忠珩转念一想,又暗自点头。
  大宋官员士大夫们吟诗作词,最多的就是伤春悲秋,或是拍遍栏杆,边拍边发愁。
  至于什么民情,什么百姓可怜,那和他们有半文钱的关系吗?
  在这股风气下,沈安的这首诗就像是一根长矛,刺穿了那些伤春悲秋,显得格外的凛然。
  “好诗!”
第1407章
吕诲哭了,收回失去的一切
  “欢欣鼓舞?”
  吕诲觉得自己怕是听错了。
  唐介淡淡的道:“对,沈安一番话后,那些御史欢欣鼓舞。”
  御史自然是御史台管着,那批准备安排下去的御史都是新手,就先在这边培训了一番。
  这些人在御史台培训了许久,好歹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最后一步却不是御史台能干涉的,而是要朝中来培训。
  “他们出去时看着无精打采的,怎么就欢欣鼓舞了呢?”
  吕诲真是不明白啊!
  但他真的没使坏,只是那些新扎御史们瞻前顾后,自己怯了。
  “沈安说了一番话。”唐介淡淡的道:“其中两个字,某以为该让御史台上下好生体悟。”
  吕诲抬头,面色有些涨红。
  他觉得新政就是祸害大宋的根源,不尽数废去,迟早大宋会因为新政而处处闹腾。
  “安稳不好吗?”吕诲有些恼怒的道:“辽国衰弱了,西夏衰弱了,大宋安稳度日不好吗?为何要这般折腾?那些官员大多是清正君子,放了御史下去他们会怎么想?会觉着这是官家和朝中不信任他们,于是会委屈,会君臣离心啊!”
  “进了御史台,你就该知道,这人就没有纯粹的君子!”
  唐介看着自己的副手,觉得这人越发的偏激了,“那两个字就是……担当!”
  吕诲走了出去,站在外面,深吸一口气,觉得肺腑里被冷的难受,忍不住就蹲了下去,然后剧烈咳嗽起来。
  “咳咳咳……”
  他咳的就像是肺痨般的,眼睛渐渐模糊。
  “子瞻,你这是去哪?”
  “安北一番话让那些御史改观,某去问问他这是为何。”
  “若是有所得,记得告诉咱们。”
  “好说,这是咱们御史台的事,苏某责无旁贷。”
  “好个苏子瞻!”
  苏轼健步走过来,见吕诲咳的难受,就止步好心的问道:“吕知杂这是病了?”
  吕诲抬头,“关你何事?”
  苏轼的性子就是不记仇,豪爽,但被这么一说也恼了,正准备走,见吕诲的眼中泪水汪汪的,不禁讶然:“吕知杂怎么哭了?”
  吕诲赶紧擦了一把眼泪,正准备发飙时,苏轼一溜烟就跑了。
  一路到了沈家,沈安抱着毛豆出来,王韶正好也在,三人在书房说话。
  “只是一番话罢了。”沈安简单说了,苏轼惊讶的道:“安北,这是第几次了?这等手段不能用啊!忌惮!”
  帝王最忌惮的就是蛊惑人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6/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