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3147

  这辈分跟着走,耶律洪基可是吃大亏了。
  往日的话,辽使必定是要反击的,可今日他却很老实。
  这肯定是有故事!
  群臣都心痒痒的,可却知道不能问。
  “散了吧。”
  仪式完成,赵祯挥挥手,众人纷纷散去。
  没人想起后续该是赐宴了。
  外国使者是第一波,第二波是官员们。等他们走了之后,陈忠珩就走了过来,把宰辅们留下,还有沈安竟然也在其中。
  沈安本就没想走,见状就欢喜的道:“陛下,可是那话儿……”
  赵祯的脸色一下就绷紧了,喝道:“你这少年就不学好,跟着市井人学了个满嘴油滑。”
  这话听着是呵斥,可谁都听出来了,官家这是在笑骂呢!
  官家和你笑骂,那就是亲切,非一般人能得到这等待遇。
  宋庠的心中一个咯噔,他觉得杜子陵怕是要糟了。
  闲杂人等都走了,陈忠珩很有眼色的出去看了一眼,交代人看好殿门。
  大庆殿很大,但设计巧妙,回声清晰。
  赵祯轻轻拍着自己的大腿,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官家的心情极好。
  “刚才皇城司传来了急报,耶律重元……”
  赵祯微微仰头,那得意的心情不加掩饰的传递了出来。
  宰辅们就像是嗷嗷待哺的雏鸟在等待着消息,若非卖关子的是皇帝,他们就敢把这人打个半死。
  赵祯欢喜的道:“耶律重元怕了,出门都要穿戴盔甲,甚至是去觐见辽皇时也是如此,然后被人弹劾……”
  他拍着大腿,说道:“耶律重元再次去觐见辽皇时,不但穿盔甲,还带了短刃,结果被拿下,据说在软禁中。”
  这事儿……
  谁的功劳?
  这时张八年求见,进来后才细细说了消息。
  “……咱们的人在辽国传播耶律俊是辽皇密谍头领的消息,而且还说了他擅长使毒。辽国原先有几个权贵就死的不明不白的,耶律重元就怕了,于是小心谨慎……”
  “现在呢?”
  赵祯刚才只是得了个大概消息,此刻他很是惬意。
  张八年说道:“此刻耶律洪基曾经的对头们都在防备着他,甚至有两人带着家眷潜入草原,耶律洪基震怒,派军去追杀。”
  剩下的话不用说了,赵祯已经脑补出了耶律洪基此时的恼怒心情,他挥挥手,张八年告退。
  作为皇城司都知,除去皇帝之外,张八年不用给任何人面子,哪怕那人是皇后。
  所以大家也就习惯性的忽略了他,直至他在沈安的身边止步,躬身行礼。
  他没有说话,但一个鞠躬却重如泰山。
  作为皇城司的都知,他不能有朋友,更不能对某个臣子表示亲近,否则就是犯下了大忌,离滚蛋不远了。
  所以宰辅们才感到了震撼。
  以及不解。
  然后他们才想起了沈安从雄州回来时,为了那个进士出身表功的话。
  ——让皇城司的人去辽国传话,说耶律俊就是辽皇的御用刺客,擅长用毒。
  当时他们只是莞尔,觉得少年抢表现也是应当的。至于这个离间计的效果,大伙儿都当是个笑话,没人在意,并渐渐淡忘。
  可现在……
  他们看着一脸认真的沈安,突然发现自己不大了解这个少年。
  你说他年少冲动也好,可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是有的放矢。
  你说他有仇必报也行,可他从未轻慢政事。
  这样的少年……十年后他该在哪?
  欧阳修曾经的那句话再次响起。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张八年仿佛不知道自己在犯忌讳,他冲着沈安微微颔首,然后出了大殿。
  谁说内侍里没有好汉?
  这便是好汉!
  皇城司承情了,我张八年承情了。
  在许多时候,无声的肢体语言更加令人震撼。
  赵祯看着这一幕,突然问道:“沈安,你想要什么?”
  官家这是要封官许愿了啊!
  哎!
  这是何等的幸运啊!
  连宰辅们都在羡慕嫉妒恨了,沈安却泰然自若。
  他说道:“陛下,臣……臣觉着那些死在辽国的密谍们更需要一些东西。”
  你疯了?
  谁会在意那些密谍,可你沈安竟然就把这么好的机会给了那些死人,你疯了吗?
  富弼若有所思,然后竟然微微点头,面带欣赏之色。
  沈安认真的道:“大宋目前并无外战,可密谍们的暗战却无时不刻的在发生着。那些密谍悍勇无畏,他们视死如归,直至死于无名。”
  他拱手道:“大宋需要嘉奖这些无名勇士,陛下,大宋不能让这些勇士在九泉之下寒心。”
  赵祯微微点头,然后问道:“那你呢?”
  沈安笑道:“臣还是那句话,北望江山!”
  气氛肃然。
  赵祯微微点头,富弼微微点头……
  皇城司里,两个密谍满脸血痕的坐在椅子上,两个郎中正在给他们处理脸上的冻伤。
  而他们的双手全是冻疮,不能完全展开,否则伤口就会开裂。
  张八年看着这一幕,说道:“兄弟们受苦了,元旦之际,每家都发些米粮”
  一个密谍不顾脸上的疼痛,说道:“都知,只要能重夺幽燕之地,咱们再苦都值了!”
  张八年看着北方,说道:“幽燕之地啊……北望江山。”
  ……
  想做官,那你得有能力,当然,能有后台是最好不过了。
  王谦就是个幸运儿,虽然目前是个小吏,可他却靠着机灵得了杜子陵的看重,成为了为他跑腿的心腹。
  这心腹过度一下,然后就会步步高升,这也是一种仕途之路,而且是最快速的一条路,堪称是终南捷径。
  此刻他站在杜子陵的值房外面,和一群官吏在说话,眉飞色舞的。
  “……那沈安上次得了进士出身的好处,可功劳呢?没见功劳,他这是在冒功领赏,你们说说这事儿会怎么弄?”
  许多时候别主观下定义,要诱导。
  诱导出来的结论才能引发共鸣。
  那些官吏都不是傻子,可王谦都出来说话了,可见沈安在枢密院成了根搅屎棍,没人待见。
  这是要赶走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