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8/3147

  “他们这是……”
  他指着这些官吏说道:“若是犯错了,该罚就罚。”
  你惩罚就是了,别弄什么不要。
  这些人一旦被退回去,仕途就毁了。
  “某使唤不动他们。”沈安依旧是云淡风轻的模样,“做官做成了大爷,某见不惯,全退回去,另外调一批人来。”
  韩绛苦笑道:“你这个是反着来了个杀威棍吗?”
  “没错。”
  “缓缓吧。”韩绛终究不想闹腾。
  沈安摇头,“不行。”
  你老韩看着他们给唐仁下马威不管,那某来管。
  随后消息传到了宫中。
  “官家,沈安去了三司,拿下了十余人。”
  陈忠珩觉得这位好基友就是个能惹祸的。
  “为何?”
  赵曙有些头痛了。
  “说是使唤不动。”陈忠珩说道:“还说是什么杀威棍。”
  赵曙不禁傻眼了,“他们竟然想着给杀威棍?如此朕也管不得了。”
  那等官场陋习遇到沈安就算是倒霉,活该。
  陈忠珩说道:“外面有人说钱庄之事不得人心,所以才被三司官吏抵制。”
  “胡说八道。”赵曙淡淡的道:“有人想兴风作浪,沈安这是要立威,先把三司上下震慑住了,随后才好做事。”
  他看着虚空,“钱庄一旦成功,钱荒就初步纾解,这是第一层好处。其二,高利贷会被挤压,若是沈安说的能实现,此后那些百姓在荒年时就有了求活的途径,不必倾家荡产……”
  他叹道:“赋税太重啊!这要一步步的纾解。可目前打压高利贷,让百姓借到低息的钱才是最好的法子……不好高骛远,一步步的走,很好。”
  他听到了叹息声,就问陈忠珩,“为何叹气?”
  陈忠珩感慨的道:“当年臣在家里时,家里就是要饿死了,这才把臣给阉割了……那时臣的家人不敢去借高利贷,若是去借了,第二年一家子就成了贫民,田地没了,弄不好屋子都没了……”
  这便是血泪的控诉。
  沈安若是在,定然要说一声好助攻!
  赵曙点头道:“所以钱庄是大事,弄好了,对大宋的好处不言而喻。”
  既然如此,那些反对的人是个啥尿性?
  陈忠珩低头笑了笑。
  遗臭万年!
  按照沈安的尿性,以后若是有机会,定然会把那些为权贵说话的人名声搞臭。
  “陛下。”张八年来了。
  “外间有人准备开金银铺。”
  “金银铺?”赵曙说道:“我记得汴梁的金银铺多不胜数,有事?”
  汴梁的金银铺确实是很多,主要业务就是金银兑换。
  “是夏家。”张八年说道:“夏家乃是汴梁有数的豪商,他家突然买了一家金银铺,可皇城司却探得消息,夏家是准备收铜钱,也是要给利息,然后放贷。”
  “这不就是钱庄吗?”赵曙勃然大怒,“果然有人说了出去,奸贼!奸贼!”
  汴梁城中没有新鲜事,朝中的事儿经常会泄露出去,可这是新法啊!
  操蛋的臣子们!
  赵曙无力的道:“去问问沈安。”
  稍后有消息来了。
  “官家,沈安说就怕他们不来。来了也别管,看他们折腾,最后让那人悔不当初才好。”
  赵曙已经准备用雷霆手段压下去,听到沈安的反馈后,不禁就问道:“他有把握?”
  来回报的内侍说道:“沈郡公说……他说……”
  “他说了什么?”赵曙有些不耐烦。
  内侍艰难的道:“他说要回家去带毛豆。”
  操蛋啊!
  赵曙怒道:“国事当前还记着带孩子,这样的臣子……”
  这是要削职?
  陈忠珩心中一抖。
  “罢了,随便他。”
  赵曙也没辙了。
  ……
  “毛豆啊毛豆,看看你哥哥在做什么?”
  沈安抱着襁褓在书房外面转悠。
  书房里,芋头一脸苦色的在练字。
  “专心些。”
  果果是监工,盯着侄子,一旦发现不对头就提醒。
  做人先生的感觉真的很好啊!
  果果觉得自己该去开个学堂,然后教导那些学生读书。
  谁不听话……
  她看了看桌子上的戒尺,不禁又看了看侄子的小手。
  芋头本就不专心,被她看了一眼,不禁哆嗦一下,“姑姑,我很乖。”
  哼哼!
  果果得意的笑了。
  沈安抱着毛豆放心的回去了,路上遇到了赵五五。
  “郎君,唐仁来了。”
  “他来做什么?”
  沈安抱着毛豆去了前面。
  唐仁满头大汗的坐在那里喝茶,见他进来就起身道:“沈郡公,夏家买了家金银铺,对外说金银太少,若是要兑换的先存钱在他家,回头有了再给。不过不白存钱,给利息。”
  沈安一听就乐了,“此事某已经知道了,这是改头换面弄钱庄。”
  “那要压下去吗?”唐仁恶狠狠的道:“下官觉着直接封了他家的金银铺最好。”
  “干嘛要封。”沈安笑道:“给他们弄,多弄些钱来才好,反正吃亏的不是百姓。”
  他已经想了好几个办法来收拾夏家,“这便是出头鸟,不收拾他们,别人以为咱们是吃素的。”
  “咱们的钱庄弄快些,尽快开张。”沈安得意的道:“某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和那些蠢货过招了。”
  ……
  汴梁城中的一家金银铺外面,夏进看着刚换的招牌,对弟弟夏青说道:“厚本金银铺,这名字看着很俗,可你不懂啊!厚本厚本,就是告诉那些百姓,咱们家本钱雄厚,只管存钱进来,不会亏。”
  他四十多岁了,气息沉凝。
  夏青皱眉道:“某觉着叫做鑫隆更好些。”
  夏进回身,浓眉微微挑起,含笑道:“你还是不懂啊!那些穷人知道什么是鑫隆?那两个字他们怕是都不认识,你弄了有何用?不如厚本,望文生义,雄厚的本钱,百姓一目了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8/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