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0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2/3147

  赵曙再看了一眼,“结余三万六千余贯。”
  “那么多?”
  韩琦说道:“三万多贯,这是每年吧?”
  沈安点头,“免役钱每年都要交。”
  “那岂不是说……三司的日子又要好过了?”韩琦想到韩绛每每来诉苦,说是朝中的开支再不节约些,回头他就只能去跳汴河。
  “那是免役钱。”沈安觉得韩琦的目光依旧有些狭窄,“祥符县因为靠近京城,所以富户多,这才有了许多结余,但大宋疆域广大,许多地方却贫困,结余不可能,甚至有可能会少。这些结余正好填补亏空的地方,若是还有剩下的,下官以为该留着,为以后打算。”
  “以后打算,什么意思?”韩琦知道自己是太过激动,所以忽略了大局。
  “下官觉着大宋的百姓只会越来越有钱,富户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结余会越来愈多,若是一股脑儿都给了三司,会不会助长了朝中和三司从别处弄钱的心思?”
  财政亏空了,没钱了,咱们从别处挤挤行不?
  行,于是就挤吧。
  金钱就像是那啥的沟,挤挤总是有的。
  可一国财政若是不规范,以后就容易出问题,更容易被人钻空子。
  韩琦点头表示认可。
  赵曙看着儿子,心情愉悦之极,“大郎此次提出了免役钱,身体力行,让朕欢喜不已。”
  这是夸赞,稍后就会传遍朝中。
  这也是在竖立威信,一步步的,当赵曙苍老时,赵顼就正好接班。
  赵顼说道:“陛下,真正欢喜的是百姓。”
  “百姓当然会欢喜。”赵曙笑道:“他们免除了职役,以后只管种地就是了,朕此刻在想,天下百姓会如何期待免役法,哈哈哈哈!”
  “陛下,有祥符县的百姓来求见,说是感激陛下施行了免役法,让他们脱了大难,所以就带了些特产来感谢。”
  “哦!”
  赵曙心中一动,“去看看。”
第1290章
两个坑货
  皇城外,几个老人被人搀扶着。
  天气热,日头渐渐的有些毒,有军士说道:“你等何苦在那里晒太阳,进来吧,今日某违规也罢,让你等在这里歇歇。”
  门洞里前后串通,前面是御街,后面是政事堂枢密院……两头贯通,过堂风吹着很凉快。
  几个老人摇头,有人说道:“我等是来感谢官家,若是进去了心不诚,心不诚来感谢什么?”
  军士笑了笑,对同伴说道:“官家今日事情多呢,那个吕知杂不是刚进去,说是有急事求见官家吗?”
  “官家定然没空。”
  赵曙是很忙。
  吕诲在半路就遇到了他们君臣,然后就开始进谏。
  “陛下,沈安在祥符县拎着棍子威胁士绅,这等行径堪称是泼皮无赖,地方士绅被逼无奈,只得交钱。可那股子怨气却积下了。陛下,沈安就是个奸贼,您不可不查啊!”
  奸贼,佞臣……
  这些词汇是吕诲最喜欢用的,但凡是他反对的事儿,这些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比如说王安石在以后就被他说成了奸贼。
  此刻沈安算是提前享受了这个待遇。
  众人担心他生气,可沈安却云淡风轻。
  这年轻人看来心胸宽阔了不少啊!
  赵曙都微微颔首,觉得很好。
  “陛下,此等奸贼还在您的身边埋下了手段。”吕诲指着跟在后面的唐仁说道:“陛下,此人就是沈安的人,他在您的身边,就是要里应外合……”
  唐仁听到这话后不禁大怒,就阴测测的道:“吕知杂的先祖……当年如何?”
  吕诲一下就失声了。
  吕端当年深得太宗皇帝信任,这份信任堪称是独一份的。
  若是吕端出现在此刻的朝中,定然会被弹劾为权臣。
  官家竟然就信任你一人,你不是权臣谁是权臣。
  这便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唐仁的嘴有毒啊!
  沈安看了吕诲一眼,不禁就笑了。
  曾公亮走过去赞道:“沈安今日这般大气,却是长进不小。”
  被吕诲喷成这样都不生气,这个可不是你沈安北的作风啊!
  众人都点头。
  沈安干咳一声,说道:“吕知杂对谁不满,就会骂那人是奸贼,是佞臣,甚至是祸害……但下官阅历了一番,发现被吕知杂骂的大多是贤臣,下官和那些贤臣并列,不胜荣幸。所以这是夸赞,下官当然不生气。”
  众人先是一怔,旋即仔细想来,却发现沈安在取巧。
  吕诲弹劾的人中,有问题的自然不少,称得上贤臣的也就是那几个罢了。沈安一杆子说大半是贤臣,这就是在骂吕诲啊!
  ——你堂堂御史台的侍御史知杂事,竟然弹劾贤臣,这和疯狗有何区别?
  吕诲的脸上多了些青白,刚想说话,赵曙沉声道:“朕还没昏庸!”
  呃!
  你再哔哔,那就是说朕昏庸!
  吕诲乃是名相之后,胆子很大,可此刻依旧不敢触犯发怒的赵曙。
  只是被沈安暗指自己是疯狗,这个吕诲不能忍啊!
  他在想着能用什么罪名去弹劾沈安。
  一路到了皇城大门处,几个老人见了就过来下跪。
  “扶起来。”
  尊老是华夏的传统,赵曙自然不肯接受老人的跪拜。
  一个老人上前,手中提着一个布袋子。
  气氛很严肃,赵曙缓缓走过去,陈忠珩担心安全想跟着,被沈安踩住了鞋面。
  脚下被踩住了,身体自然而然就往前倾倒。
  沈安拉了他一把,说道:“看着别动。”
  赵曙走过去,老人递上布袋子,诚恳的道:“小人从懂事到了现在,一直有人说徭役是天经地义……大宋修路修桥都用了厢军,只是让咱们服职役,已经是好的不得了了……”
  大宋对比汉唐,最大的德政就是把那些大工程交给了厢军去做。
  这个值得骄傲。
  赵曙微微点头。
  老人继续说道:“后来小人去服职役……要在县里待大半年……可小人那时刚成亲,家中就小人一个壮丁……归家时,妻儿差点饿死……”
  职役最大的问题就是白干。
  一个壮劳力白干大半年,回家家人没饿死真的是奇迹。
  赵曙低头,“这是朕的过错。”
  他此刻是帝王,所以要自称朕。
  老人惶然道:“不敢不敢,已经好多了,比以前好多了。”
  赵曙看了一眼边上的人,政事堂和枢密院的出来不少,问道:“老丈可说说,这些年可有因为职役破家的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2/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