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0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9/3147

  知杂是侍御史知杂事的简称,但一般人都是称呼吕诲为侍御史,这样更威严,更好听。
  可杨继年却直接称呼他为知杂。
  好胆量啊!
  吕诲面色微青,杨继年视若无睹的道:“论祸害,下官的女婿进了朝中数年。在他进朝中之前,敢问吕知杂,大宋如何?”
  吕诲冷冷的不说话,好像说话就丢份。
  杨继年继续说道:“如今的大宋如何?数年前的大宋看似太平,可外有辽国西夏,甚至还有交趾为害。每年三司上下为了亏空而焦头烂额。农户每年只求不被饿死……可如今如何?”
  他突然提高了嗓门,目光炯炯的盯着吕诲,用那种蔑视的姿态说道:“如今岁币废除,辽国无可奈何。西夏数次被击败,对大宋心生畏惧。只是水军就能让交趾上下苦不堪言……还有市舶司的增收,三司的结余……一桩桩,一件件啊!”
  他愤怒的道:“大宋在蒸蒸日上,为何有人视而不见?有的人在为了大宋而殚精竭虑,在浴血奋战。可有的人却在边上阴阳怪气,在背后捅刀子……无耻!”
  无耻!
  御史台的人都出来了,都有些傻眼。
  老好人杨继年竟然发飙了?
  而且还是冲着吕诲,言辞间把吕诲比作是背后捅刀子的小人。
  这个真是猛啊!
  有人低声道:“杨继年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吕诲要被气疯了,他的右脸颊颤抖了一下,淡淡的道:“祥符县的富户准备来京请愿,你们翁婿好自为之吧。”
  这是一记炸雷,顷刻间让御史台乱了。
  这是什么意思?
  不言而喻,祥符县就在京城边上,天子脚下,自然权贵豪绅很多。
  那些人大多都是铁公鸡,向来只有他们放高利贷去挣钱的,特么的,现在朝中竟然要他们交钱?
  咱们去喊冤吧?
  于是有人出头,大伙儿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就在吕诲说话的当口,那些人已经进了汴梁城。
  大局定矣!
  吕诲没发火的原因就是这个。
  他觉得自己的威信受损了,但不急着修补,等官家焦头烂额,收回成命时,他再打压杨继年,如此御史台谁还敢和他作对?
  杨继年心中一紧,却淡淡的道:“下官拭目以待。”
  吕诲笑道:“希望你莫要后悔。”
  “定然不会。”
  两人正在较劲,外面有人喊道:“沈安在招呼人了……”
  卧槽!
  “这是要动手啊!”
  御史台的人都兴奋了。
  那些来请愿的人应当不少吧。
  一次殴打那么多人,堪称是前无古人。
  这个热闹定然要看啊!
  于是众人纷纷涌出去。
  杨继年缓缓往外走,他在想着此事的过程。
  女婿看来是要动狠手了,官家必然是默许的,可动手之后,反对派们会借机喊冤,然后聚拢人心,由此朝野分裂,大宋将会进入一个相对混乱的时期。
  这样的代价太大了!
  吕诲走在他的侧前方,微微笑着。
  两人出了御史台,左边是开封府,不少官吏在外面。
  而御史台的官吏们却没走。
  那个报信的人在兴奋的说道:“……沈安让人传话,说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话不是空话,不是套话……沈家将率先缴纳免役钱!”
  卧槽……
  有人问道:“有多少人答应?”
  吕诲双手握紧,只觉得脑子里一阵混乱。
  “好些人,汴梁城中许多商人都在响应……”
  众人不禁看向了吕诲。
  你不是说这是害民之举吗?
  怎么有那么多人积极踊跃的来了?
  您的脸疼吗?
  杨继年缓缓站在大门内,只觉得阳光明媚,眼前的一切都是这般清新。
  他不禁轻轻一跳,就跳出了大门……
第1283章
指鹿为马的沈安
  午时的太阳很大。
  沈安站在榆林巷的外面,前方全是人。
  看不到头的人。
  “哥哥拿了好些钱。”
  果果带着爱宠在后面看着,等看到沈安脚边的花花后,心疼的道:“花花好可怜。”
  沈家的马车上,一个个麻袋很是显眼。
  “那里面全是钱。”
  “是啊!”
  “沈家真是有钱!”
  “可沈郡公有钱也舍得花。”
  守财奴会被鄙夷,而沈安这等大手大脚花钱的人会受到欢迎。
  “……想想那些农户,他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每到青黄不接时,就是他们的难关,过去了一家子就能活到明年,过不去……那就只能一家人出外乞讨。”
  “而我们作为富户该怎么办?看着他们陷入绝境?”沈安指着自己脚边说道:“大家看着这条狗,可有心生恻隐?”
  从早上开始沈安就在给花花打扮,此刻的花花脏兮兮的,毛也被剃了几处,甚至多了些血迹,虽然都是假的,可依旧把果果心疼的不行,所以要跟出来看看。
  “好可怜的狗。”
  花花呜咽一声,想爬起来吧,可沈安瞪了它一眼,只能继续装可怜卖惨。
  “咱们看了这条狗都觉着可怜,可那是人啊!那些百姓处境如此艰难,若是再去服役,破家就在眼前,何其凄惨呐!”
  沈安说道:“作为富户,咱们吃着美食,穿着绫罗绸缎,妻儿安稳……可那些百姓却在凄风寒雨中煎熬。为他们做些什么是官家一直想做的事,而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职役,解除他们的职役,让他们安心种地!这才是咱们该干的。”
  “大宋有外患,辽国西夏交趾,是谁挡住了他们?”
  “是大宋将士们!”
  “可大宋将士们需要什么?”
  “钱粮!”
  沈安在自问自答,他目光炯炯的道:“这个大宋需要钱粮,不管是养着军队还是养着官吏们,都需要许多钱粮。有人可能会说……别人给就是了,可你不给,他不给,这个大宋成了什么样?没了钱粮养军队,辽人打进来怎么办?就如同真宗皇帝时,辽人倾国南下,汴梁震动,多少人想举家去南方?可某告诉你们,若是军队糜烂,去了南方又能如何?敌人依旧可以一路追杀过去,去奴役你们!”
  “有人说百姓贫困关我屁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