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0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2/3147

  骑兵喘息了一下,接过温水喝了一口,说道:“辽皇夜袭唐县,我军早有准备,随后凌晨我军出城和辽军决战……此战历时一个时辰不到,辽军死伤惨重,最后辽皇收兵败退,当日就撤离了大宋境内……”
  “这是……这是大捷啊!”
  神经一直紧绷的高越忍不住热泪盈眶,“竟然击败了辽皇亲领的大军……沈县公……果然无愧大宋名将啊!”
  他的幕僚也激动不已,往日智囊的那种形象荡然无存。
  “竟然胜了吗?知府,赶紧……上奏疏啊!”
  你刚才可还在抱怨富弼来着,现在赶紧上个奏疏,为富弼美言几句,这就是人情啊!
  为官为官,不就是为人吗?
  宦途宦途,不就是旅途吗?
  咱想早日进京,那就得抓紧宰辅们的大腿啊!
  高越点头,幕僚心中欢喜,说道:“某这里有了些腹稿……”
  这等文章不需要太多文采,幕僚自然能代劳,而高越最后抄一下即可。
  “你不错。”
  高越欢喜的道:“去吧,赶紧。”
  最好是让报捷的信使一起带回京去,这样效果最好。
  幕僚飞奔进去,而外面的报捷军士们正在狼吞虎咽的吃着肥肉。
  这一路依旧寒冷,不喜欢吃肥肉的熬不过来。
  肥肉加大饼,最后一碗温水灌下去。
  “来了来了。”
  幕僚拿着奏疏来了,高越接过准备去抄,结果一看就傻眼了。
  “你这个……错了呀!”
  “错了?”幕僚一脸懵逼,高越叹道:“晚了晚了,罢了罢了,拿纸笔来。”
  幕僚赶紧拿了纸笔来,那边的军士已经上马了。
  “高知府,我等告辞。”
  这等关系到国运的捷报不能停,他们将会一路疾驰到汴梁。
  “且等等。”
  高越想了想,最后就写了一行大字。
  “沈安,大宋中兴之名臣也!”
  他飞快弄了封口,然后递给军士,“还请一起送进宫中,多谢了。”
  马蹄声远去,幕僚说道:“知府,不该是富相吗?”
  咱要拍马屁也该拍富弼的马屁啊!沈安的马屁拍了有屁用!
  高越摇头,“沈安……此后注定将会成为大宋的名臣。”
  “大宋名臣很多……”幕僚随口就能说出几十个来。
  高越皱眉道:“那些大多是吹嘘出来的,算什么名臣?某上次得了沈安的开导,一朝顿悟,如今处置政事得心应手……此后某要和他多亲近亲近才是。”
  幕僚不禁目瞪口呆。
  他当然知道高越的大彻大悟,可感激就行了啊!
  你竟然……这是什么意思?
  近乎于吹捧的让信使带去那句话。
  沈安,大宋中兴之名臣也!
  这是在为沈安背书,顺带也是表态。
  某高越,此后和沈安就是一伙儿的了。
  “知府……”
  幕僚苦笑道:“轻率了呀!”
  这等站队的事儿要谨慎,可高越却顷刻就决断了。
  “此战一胜,某告诉你,以后大宋就要开始看着北方了。当年沈安说北望江山,无数人嗤之以鼻,可今日呢?”
  高越兴奋的道:“此战之后,大宋就在北望江山!”
  他抬头看着苍茫的暮色,说道:“这等年轻人以后会做成什么?他支持出海贸易,支持新政……某有预感,在以后的岁月里,大宋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沈安,他将会是这些变化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这样的一个人物,某不亲近他,难道要矜持的站在边上看热闹?”
  “不!”高越振奋的道:“这个大宋在不断前进,某要跟上,而不是呆在原地,更不是成为反对者。某要和他并肩而行,哈哈哈哈!”
  “疯了!”
  幕僚觉得踏踏实实升官最好,什么新政,想想当年的范文正吧,很危险啊!
  “大军定然在凯旋,明日令人准备粮草,还有美酒,某要和沈县公一醉方休!”
  “是。”
  “某的晚饭呢?”
  后厨一阵沉默,墙边有狗在啃羊骨头,而那原先该是高越的晚饭……
  “……”
  ……
  报捷的军士换马不换人,每日歇息的时日很少,当冲进汴梁城时,树头的嫩绿正好。
  “大捷!”
  “宋辽在唐县大战,我军大胜!”
  骑兵冲进了内城,留下了一片欢呼。
  “万胜!”
  一张张笑脸上都是自信,偶有几个外藩人见了,不禁暗自嘀咕。
  “宋人……十年前的宋人好像没这么自信吧?”
  他的同伴点头,“十年前的宋人有些怯弱,可如今却不同了,你看看他们,连孩子都在欢呼,连妇人都在大笑,这个大宋变了。”
  内城更繁华,捷报传来,众人站在街道两边欢呼着。
  报捷的骑兵冲了过去,一直到了皇城外。
  “大捷!”
  守门的军士赶紧冲上去,一边一个把信使扶下来,然后验证身份后,就架着往里跑。
  “捷报!”
  他们一边跑一边欢呼,枢密院的人出来了。
  “是哪里的大捷?”
  “是……是唐县,富相和沈县公领军大胜耶律洪基!”
  轰!
  瞬间枢密院的人都炸了。
  “是富相!”
  富弼率领主力出发许久了,大家都在担心,一旦败了,枢密院上下将会灰头土脸的。
  政事堂的人也出来了,韩琦喊道:“可是大胜吗?”
  军士止步,喘息道:“是,辽军战死一万三千余!”
  包拯等人也出来了,众人一边跟着信使走,一边问问题。
  欧阳修老眼昏花的喊道:“来个人!来人呐!”
  可此刻大伙儿都兴奋不已,没人顾上他,最后只得寻了个内侍扶着自己跑进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2/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