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9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9/3147

  操蛋啊!
  张八年的老脸瞬间就红了一下。
  他也喜欢辣酱这一口,可汴梁的辣酱最好的还是沈家出的,沈安送了他一些,却吃上瘾了。后来沈家陆陆续续的送来了些,他也照吃不误。
  可现在官家在啊!
  被他听到了会怎么想?
  这个促狭的。
  张八年侧身,身后的赵曙神清气闲的出现了。
  陈洛差点被吓尿,急忙说道:“官家快请进。”
  等看到高滔滔和几个公主后,陈洛已经麻木了。
  皇室这是准备再次搬迁到榆林巷吗?
  “爹爹,原先咱们家在隔壁呢!”
  赵浅予犹记得当年他们一家子被郡王府‘赶出来’后的住所就是沈家的隔壁。
  赵曙点头,回想起进宫之前的那些岁月,不禁有些痴了。
  沈安一家子出迎,花花在边上跑着,最后跑到了赵浅予的身边转悠。
  赵浅予欢喜的道:“果果,花花还记得我呢!”
  果果得意的道:“嗯,花花聪明,比好些人都聪明。”
  “是呢,我觉着比我二哥都聪明。”
  赵颢无辜躺枪。
  一道绿影闪动,沈安见了不禁心中暗自叫苦。
  这只鹦鹉今日怎么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了?
  绿毛渐渐的熟悉了环境,也敢出去探险,只是一直没寻到同类,很是寂寞。
  “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
  呃!
  赵曙觉得这话耳熟,就看向了赵顼。
  “这个……是书院里的话。”
  赵曙点点头,对沈安笑了笑,赞道:“难为你想那么些鼓舞人心的话,不错。”
  沈安一听就乐了,“臣只是胡乱想了些,其实还有些更激进的,臣就等着以后再放出去,比如说……”
  绿毛站在赵五五的肩头,突然说道:“郎君你要做什么?”
  它这话还是模仿了女声……
  瞬间沈安想死的心都有了。
  赵五五低着头,觉得自己也想死。
  杨卓雪看了她一眼,不禁琢磨了一下。
  赵曙的脸颊颤抖了一下,说道:“我走累了,家里的好茶弄了来解渴。”
  “是。”于是杨卓雪带着女眷去了后院,沈安在前院接待赵曙父子四人。
  正堂里坐下后,庄老实亲自去泡茶来,然后站在外面垂手而立,只是那脚不由自主的开始了颤动,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厮又在嘚瑟了,稍后说不得就会出去吹嘘一番,说什么官家一家子来了我家做客,这份荣耀汴梁谁家有?
  赵曙坐下后,看了一眼正堂的布置,然后问道:“辽国那边你以为如何?”
  大宋和辽人之间从断绝岁币之后,再无长久和平的可能,这个自觉赵曙还是有的。
  这个题目有些大,沈安想了想,说道:“官家,辽国自从耶律洪基登基之后,实则就一直在走下坡路。耶律洪基崇佛没错,可靡费太大却不妥。而且他还没有识人之明,弄的朝堂里乌烟瘴气的……”
  “嗯。”赵曙点头,“竟然任由外人散播自己皇后的谣言,耶律洪基确实是掌控不好朝局。”
  张八年补刀道:“官家,那萧观音据闻对沈安颇为崇拜……”
  这个老张,竟然这般揭人短吗?
  沈安难为情的道:“那只是谣传,谣传。”
  他不知道萧观音现在已经把崇拜变成了倾慕,否则一定会崩溃。
  一国皇后竟然倾慕于我,这是要作死的节奏啊!
  耶律洪基恼怒之后,会不会派出无数人来刺杀我?
  张八年阴测测的道:“还有西夏的梁皇后,上次在西北……”
  卧槽!
  沈安看了张八年一眼,心想老张你这是想和哥闹翻是吧?
  张八年冷冷的道:“皇城司的消息,李谅祚和梁氏已经不同宿许久了。”
  沈安,这都是你造的孽啊!
  赵曙不禁震惊了。
  “这个……莫不是误会了?”
  西夏的皇后竟然和朕的臣子那个啥……这事儿,朕怎么就那么高兴呢?
  李谅祚小儿,如今你可还敢嘚瑟吗?
  赵曙表面震惊,心中却极为高兴,就喝了一口茶,被烫了一下。
  “定然是误会。”沈安不但心别的,就担心媳妇儿会胡思乱想。
  沈安赶紧转回了话题,“官家,废除岁币,耶律洪基定然会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他会屯兵边境以作姿态……”
  “姿态?”赵曙问道:“你还是断定他不会倾国南下?”
  “目下不可能。”
  沈安自信的道:“辽国连败了数次,耶律洪基若是倾国南下就是赌国运,可他敢吗?”
  赵顼说道:“如今宋辽两国虽然已然成仇,可大宋并未集结重兵于北方,也就是说,大宋目前并不会对辽人造成威胁,所以这便是耶律洪基苟且的机会。”
  “刻薄了。”赵曙不喜欢苟且这个词。
  赵顼说道:“爹爹,耶律洪基就是这个性子,除非是被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否则他不会赌国运。您想想上次的雁门关之战,他差点被烧死,随即亲征大败,最后还吐了血,这是多大的耻辱?可他倾国南下了吗?没有,只是偷袭保州城,想扳回一局罢了。由此可见此人的秉性,就不是那等果断的。”
  沈安补充道:“他若是果断,当年就该用雷霆手段解决了耶律重元父子,而不是隐忍多年。”
  为君者是该隐忍,可耶律重元父子要的是江山,这个也是能忍的?
  就该第一时间用霹雳手段解决了他们,震慑一干臣子。
  赵曙仔细想了想,点头道:“耶律洪基的性子……张八年,你以为他们说的如何?”
  张八年说道:“大王和沈安说的没错,官家,耶律洪基做事确实是有些优柔寡断。”
  “这算是意外之喜。”
  若耶律洪基真是这种性子,对于大宋而言就是喜事。
  赵曙笑道:“大郎每日功课那么多,却依旧对外事颇有见地,不错。”
  赵顼目露哀求之色,只想求他把功课减少些。
  赵曙却置之不理,对沈安说道:“若是按照你们的说法,大宋在边境该如何应对?”
  帝王掌总,遇到事情就该询问臣下。那等事事精通的帝王已经多年没出现过了。
  沈安想了想,“官家,臣以为北方要戒备,第一线,如雄州等地要斥候四出。而太原、真定、河间一线该囤积粮草,那些禁军也该抽调些去,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好!”
  赵曙说道:“我本以为你年少有为,被人赞许为名将,必然会飘飘然,谁知道你竟然还记得谨慎的道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很好。”
  沈安起身道:“若是可以,臣想去北方看看。”
  耶律洪基绝对会有动作,只是看动作的大小罢了。
  “你……”赵曙迟疑了一下,“你家里的娘子有孕在身,你舍得离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