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9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9/3147

  而刘邦则是晚年宠信戚夫人,让吕后和她之间起了纷争,刘邦一驾崩,大汉就乱了。
  这个是比较委婉的例子,若是激烈些的,比如说安禄山,比如说武则天……
  这些例子活生生的告诉帝王,你谁都不能信。
  而为了争夺大位,后宫之中刀光剑影,枯井里枯骨无数……
  这便是权利带来的影响。
  赵曙对此很清楚,但现在只能安抚妻子。
  “我就你一个,哪来的不信任?”
  高滔滔看着他,见他神色真诚,这才郁郁的道:“罢了,只是那小子却太过了些……”
  “回头让他去金明池弄冰……”
  “好。”高滔滔才高兴就想起了沈安弄的那个轮锯,不禁就笑了。
  “官家这是敷衍臣妾呢。”
  赵曙笑道:“是了,我却忘记了。”
  他起身走过去,高滔滔依偎在他的身边,低声说道:“那小子这话真是让臣妾恨不能抽打他一顿。”
  帝王不可信任自己的妻儿,韩非的话就是这么气人。
  赵曙说道:“执掌偌大的国家,私情只可在后,你要明白……”
  高滔滔点头。
  ……
  孙永在庆宁宫中等待着消息。
  “很快。”
  几个同僚在一起喝茶,外面寒风劲吹,屋子里却因为炭盆的存在而暖洋洋的,喝一口热茶,那感觉就是神仙。
  一个同僚指指右边,说道:“那人还在和大王说话,可见是铁了心要和咱们作对了。”
  孙永冷哼一声,摸摸茶杯,说道:“太后不管,圣人定然会生气,官家也会因此而暴怒,等着看,有他倒霉的时候。”
  “就在今日!”一个同僚放下茶杯,笑吟吟的道:“官家和圣人一往情深,如今宫中一个嫔妃也无,这等深情如何能容得下沈安的亵渎?什么君王不可信妻儿,他不倒霉谁倒霉?”
  几个官员都轻笑了起来,气氛轻松。
  “宫中来人了!”
  庆宁宫也是宫中,但相对而言是独立的。
  孙永起身,笑道:“去看看吧,此次大名府之行他抽了天下官吏一耳光,今日我等就看看他是怎么倒霉的。”
  沈安在大名府斩杀三十名官吏和粮商,消息传出去后,天下震动。
  作为官员来说,沈安的举动就是在威胁自己,把不杀士大夫的潜规则丢进了垃圾堆,这样的行径让不少官吏都把沈安当做是了大敌。
  “同去同去。”
  众人出了房间,就见到了陈忠珩。
  “陈忠珩亲自来了,看来官家要下重手。”
  众人行礼,稍后沈安和赵顼出来了。
  陈忠珩板着脸道:“官家说了,沈安出言不逊,该罚,回头就去金明池弄一百块冰来,不可少一块。”
  “是。”
  沈安活动了一下身体,近前道:“老陈,上次咱们弄了三百块,你可是弄的腰酸背痛的,可见是少了操练,如今如何了?”
  陈忠珩看了边上的孙永等人一眼,说道:“某如今经常跑跑跳跳,再去弄冰块,小事罢了。”
  他笑了笑,说道:“你这边稍后就去吧,某回去了。”
  “陈都知……”
  孙永突然叫住了陈忠珩,问道:“官家就说了这些?”
  谁不知道沈安弄出了一个轮锯,据闻取冰快若闪电,冰井务的人如今都把沈安当做是祖师爷,隔三差五上个香什么的,很是虔诚。
  这叫做惩罚?
  陈忠珩冷冷的道:“就这些。”
  他扬长而去,孙永等人面色难看之极,沈安却不肯放过他们,就对赵顼说道:“韩非说徭役多则民苦,民苦则权势起,权势起则复除重,复除重则贵人富。苦民以富贵人,起势以藉人臣,非天下长利也!此言大善,你可以好好琢磨一番。”
  韩非这段话的意思是:百姓的日子不好过,权贵豪绅们的势力就会趁势扩大,而他们的势力扩大,财富增多,对君王和国家有大害。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此那些权贵和豪绅们的势力就会衰弱,到时候君王趁势就灭了他们。
  看到没有,韩非的观点是什么?
  打压权贵和豪绅,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君王的地位和国家定然会稳如泰山。
  这一套理论沈安是比较信服的,而赵顼后来的革新就有法家的痕迹。
  孙永怒道:“某不信,某要去请见官家!”
  赵顼有些担心的看着沈安。
  请见赵曙的不止他一个,当沈安去了时,见到大殿内数十人站着。
  “陛下,沈安用韩非之言蛊惑大王,臣以为当严惩。”
  孙永出头了,随后十余人出班弹劾沈安。
  一时间沈安仿佛身处巨浪之中,看着危若累卵。
  众人都在等着赵曙的决断。
  沈安很淡定,相当的淡定,那些人觉着这是强作镇定。
  赵曙看了沈安一眼,淡淡的道:“后宫之中并无怨言,宰辅呢?”
  韩琦出班,“臣等并无怨言。”
  操蛋啊!
  瞬间那些人就傻眼了。
  赵曙的话是什么意思?
  皇后和太后都没对沈安的话有啥意见,宰辅们也是如此,大伙儿都觉得帝王不信任人就不信任吧,没啥大不了的。
  你们是自作多情了。
  这些人瞬间脸都红了。
  自作多情……
  没脸见人了啊!
  ……
第1193章
终于下了毒手
  沈安见到了常大娘。
  “……大宋对官员太过放纵了些,适当引入法家是好事,但要慢些,你这个还亲自抄写,有必要吗?”
  沈安觉得赵顼还是太年轻了些,做事不稳妥。
  他不知道的是,在原先的历史上,孙永抓住了赵顼抄写韩非子的过错,一番痛斥,让赵顼后怕不已,只得百般为自己辩解。
  堂堂皇子想看什么书都没有自由,侍读们就像是看强盗般的盯着他。
  后来赵顼登基后就开始了变法,而其中韩非的理论对他的影响最大。可大宋的环境却给了他当头一棒,打的他晕头转向。
  赵顼也有些赧然的道:“那时我只担心会被宫里人知道……”
  作为皇子,他的头上还有太后、皇后、以及赵曙这个终极大boss。
  不得自由的感觉很惆怅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