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8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8/3147

  包拯心中一叹,出班说道:“沈安教授臣的是……饭后一个时辰快步三千……夜里敲打肝胆经脉,入睡时侧身,双手拇指塞住耳朵……早上起来鸣天鼓等一套,接着是八段锦……中午饭后一个时辰按摩小腹……就这些。”
  这一套东西听着很复杂,但都有脉络可寻。
  这是道法?
  君臣一脸不解。
  包拯说道:“臣不敢君前戏言,还有,沈安……臣很清楚,说句不该的,他若是道法,定然会交给臣……那是个知道感恩的孩子,臣……”
  包拯跪下,认真的道:“他对自己在乎的人极好,若是有道法,不说臣,郡王也会得了……王雱等人也会得了。所以臣担保他不知道法。”
  赵曙一旦起了疑心,就会在漫长的岁月中去揣测沈安是否懂道法,渐渐的他看沈安的目光就变了,不再是一个臣子,而是可以让自己长寿的宝贝。
  这等心思必须要打断!
  所以包拯毫不犹豫的为沈安背书。
  赵曙有些难为情,说道:“包卿赶紧起来,朕不疑这个。”
  做帝王的被臣子担心学道法,这个真是很膈应人啊!
  但包拯的担当却让赵曙很是满意,他看着起身麻利的包拯,笑道:“包卿看着腿脚比那些年轻人都利索,要好生保养。”
  这是期许,帝王期许你长久为他效力。
  包拯谢恩,曾公亮突然打了个喷嚏。
  “啊湫!”
  他吸吸鼻子,心想今晚该怎么过。
  天气越发的冷了,可他愿赌服输,不能生炭盆取暖。
  赵曙看了他一眼,说道:“曾卿……可怜。”
  陛下啊!
  曾公亮不禁悲从心来,可却不肯低头,否则会被包拯看低。
  大家都是宰辅,包拯的性子多半是想断了这个赌注,可他知道自己一旦开口就是看不起曾公亮。
  愿赌服输,言出必践!
  这便是此刻的君子标配,曾公亮自然不会毁诺。
  包拯良久说道:“多吃羊肉,最好是火锅,还能喝汤,吃了晚间暖和。还有……被子多盖些。人老先老腿,穿了棉裤和棉袜再睡……”
  曾公亮唯有拱手。
  赵曙看向包拯的目光中更多了些欣赏。
  包拯是末相,若是要逆袭就只能盯着次相曾公亮,可他却没有这等想法,从不肯在背后给曾公亮一刀。
  这便是高风亮节。
  而韩琦从北方归来之后,看似更跋扈了,可赵曙却知道,他如今平和了许多。
  这个朝堂渐渐的融合在了一起,君臣的劲一处使,这个大宋还怕什么呢?
  赵曙微微笑着,很是惬意。
  ……
  汴梁城中的一股泼皮得了钱,然后齐齐去了榆林巷,一顿暴打,打走了那些痴迷于神仙之术的家伙。
  “官人,是不是……不该啊!”
  杨卓雪挺着依旧平淡的肚子,伸手牵着不耐烦的儿子,另一边是吐舌头哈气的花花,架势不小。
  寒风吹过,院子里的几片落叶飘了起来。
  沈安俯身抓住了一片落叶,看了看脉络,说道:“这些人为了所谓的神仙之道,抛妻弃子,败坏家业,该打!”
  “您就胡说。”杨卓雪笑道:“那可是神仙之道呢,若是有一两个悟出来了,说不定就是神仙。”
  “天下无不孝的神仙。”
  沈安很是淡定的道:“所以为夫让人打他们一顿,也是让他们看看,打破他们的痴心妄想。”
  “官人……好吧。”
  杨卓雪想想自家夫君好像真没修过道,否则作为枕边人她铁定知道。
  可幻想依旧不可抑制的出现了,在她的脑海中……
  ——沈安单手拿着一柄长剑,目光冷漠的看着一条无边无际长的巨蛇,喝道:“妖孽还不降服吗?”
  那巨蛇转身就跑,沈安追上去,单手抓住蛇尾,奋力一扔,那巨蛇就消失在天尽头……
  “官人……”
  她抬头看去,沈安却不见了。
  这个官人啊!
  芋头仰头喊道:“娘……”
  他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没有定性,哪里喜欢被约束?
  果果来了,说道:“嫂子,前面有人找哥哥,带来了好些钱呢!”
  说到钱杨卓雪明显的就来了兴趣,她慈祥的看着芋头,然后松开他,说道:“回头等你出嫁了,让你哥哥给弄个大宋最风光的嫁妆,以后芋头大了,就是你的娘家人……回头让你哥哥教他练武,到时候……”
  果果皱眉拉住了跌跌撞撞跑来的芋头,说道:“嫂子,那样的芋头,怕是祸害呢!”
  芋头仰头喊道:“祸害!”
  这小子说话利索的,比当年的果果强多了。
  果果摸出手绢给他擦了擦脸上的灰,嗔道:“你若是成了祸害,回头让哥哥收拾你,听到没有?”
  芋头哪里知道祸害是什么意思,只是喊道:“好。”
  杨卓雪含笑看着这一幕,只觉得幸福满满。她摸摸还未隆起的小腹,想着若是再生一个女儿,官人定然会欢喜异常吧。
  幸福就是这样简单,但仅仅限于后院。
  前院里摆放了许多箱子,一群精壮大汉在边上蹲着喝水,二梅带着人在送汤饼来给他们吃。
  王天德捧着一杯热茶在喝,见沈安出来了,就迎过来说道:“安北,二十一万六千贯,幸不辱命,全数送来了。”
  他擦擦额头上的汗水,一脸辛苦的模样。
  随着沈安的地位提升,王天德已经很难用当年那种近似于平等的态度去面对他,多了不少恭谨。
  “都是信人啊!”
  沈安微微点头,那些大汉都赶紧堆笑,有人说道:“郎君说了,有沈县公带头,咱们穷不了,他老人家吆喝一声,要多少咱们给多少!”
  这话豪迈,虽然有吹捧的嫌疑,但沈安还是生受了,“好生做生意,自然有福报。”
  那些大汉听到这话,都敬畏的看着他,有人低声道:“这便是道德高深,说不定沈县公早就成神了。”
  泥煤!
  沈安听到了这话,不禁哭笑不得。
  稍后大汉们吃了汤饼,沈安带着他们去了皇城。
  在皇城门口,守门的军士问道:“这是何物?”
  “钱。劳烦去政事堂说一声。”
  沈安看到了里面出来的任守忠,有些好奇这货怎么出来了。
  “沈县公这是要给官家送东西呢?”
  任守忠笑眯眯的说道,目光看着沈安,很是和气的模样。
  可他的话里却很有意思,大抵是说沈安是来给赵曙送礼走后门的。
  沈安打个哈哈,边上的军士赶紧避在了一边。
  这位才将立功,还是官家亲口说的,若是他要动手,咱们最多在边上劝几句,万万不敢阻拦。
  而且任守忠可是曹太后的身边人,官家敬重太后,他任守忠自然面子就大,一般人哪里敢惹他?
  在原先的历史上,赵曙登基后就发病了,曹太后垂帘听政,任守忠权倾一时,威风凛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8/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