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8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8/3147

  “那些汉人都被打散去了各处。”
  辽使仰头叹道:“宋人太多,这数千人随便一丢就没了影子,再过些年,所谓的涞水汉人大概就没了声响。”
  这个就是同化能力。
  辽使苦笑道:“大辽以前哪有现在的礼仪?那些衣着礼仪,那些歌舞……几乎都是汉人的,幸而大辽强盛,否则早就被宋人给吞了。”
  文化同化,这便是儒家一直在追求的效果,名曰:教化。
  “宋人来了。”
  辽使起身走了出去。
  “今日风和日丽,某早上听到了雀儿叫,甚是清脆,还以为是为何,一见贵使才知道贵客临门……贵使看着气度不凡,让人一见不禁生出亲近之心……”
  呃!
  面对热情洋溢的唐仁,辽使突然生出了些许受宠若惊的感觉来。
  不是要对大辽强硬吗?怎地此人这般亲切?
  “某修起居注唐仁,见过贵使。”
  两人见礼,随即进去奉茶。
  一番没营养的寒暄之后,辽使试探道:“宋辽两国乃是兄弟之国,多年维系了太平,惠及千万百姓……”
  这是调子。
  边上的宋人官吏不禁都微微昂首,只觉得心情舒爽。
  以往辽使大多倨傲,高唱和平大多是大宋的事儿,辽使就是倨傲的点点头,或是口出威胁。
  如今这一切竟然就变了,辽使主动唱起了和平赞歌。
  这世道不同了啊!
  唐仁觉得就像是三伏天吃了一杯冰水般的舒畅,说道:“大宋从未有过开战的念头,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不是耶律洪基跑到雁门关外去蹲点,大宋怎么会和辽人开战?
  辽使当然知道这个,可和平赞歌还是要唱的,“此事怕是有些误会,陛下说了,宋辽两国要长久的太平下去。陛下每每想起了仁宗皇帝,泪水就会忍不住的流,哎!”
  呵呵!
  唐仁想起了沈安说过的那啥……鼍龙的眼泪。
  “是啊!官家每每想到以往的太平日子就很是伤感。”
  吹牛谁不会?
  着啊!
  辽使微笑道:“某此次带来了十余匹好马,都是没有阉割过的……”
  以往辽人即便送战马给大宋都是阉割过的,没阉割过的好马是战略物资,想都别想。
  可辽人现在竟然开了口子,这个发现让唐仁不禁想欢呼一声。
  大宋威武啊!
第1143章
传授秘技
  战马对于大宋而言就是一个坎,无数次寻求总是无果。军队没有战马的后果就是失去机动力和冲击力,面对敌军时只能被动防御。
  辽人为何能成为霸主?
  他想打你就打你,骑着战马来去如风,不想打了回身就跑,你有本事就靠着双腿来追吧。
  这便是辽人面对大宋的优越感之所在。
  但今天这个优越感却被辽使给亲手击破了。
  赠送大宋十余匹没有阉割过的好马,这是一种信号。
  消息传进宫中,赵曙也不禁为之振奋,“保州大战,耶律洪基看来是被打怕了,好啊!”
  赵顼一直在装小透明,可此刻却忍不住说道:“陛下,辽人送战马,是因为我军攻破涞水时,拿到了数十匹没有阉割过的好马。所以他们送战马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有这事?
  赵曙看向韩琦,韩琦不禁暗自叫苦。
  保州大战后,他和沈安就快马加鞭的往回赶,没去关注这等小事。
  “朕知道了。”
  赵曙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而赵顼却觉得自家老爹怕是得意过头了,“陛下,大宋实则缺乏的不是种马,而是养马地。若是有养马地,这些都不是问题。”
  赵曙点头道:“是啊!养马地,可惜了西北。”
  此时的西北还不是后世那种荒凉。植被茂密,草地到处都是,而且气候也适合养出好马。
  按照那些人的说法,要想养战马,不只是需要草地和好的马种,更需要恶劣的环境。
  比如说苦寒,大风……
  一句话,风和日丽的地方你就别指望能养出好战马来。
  西北是不错的养马地,西夏人据此积蓄了庞大的骑兵,让宋辽两国无可奈何。
  若西夏是大宋的该多好?
  这一刻赵曙有些悠然神往,生出了对西夏全面开战的想法。
  “陛下,唐仁回来了。”
  作为修起居注,唐仁的日常工作就是跟着赵曙,记录他的言行。
  进了大殿行礼后,唐仁说道:“陛下,臣和辽使谈了许久,大多是两国太平……”
  辽使是来高唱和平之歌的,唐仁觉得有些无趣。
  “辽人也有今日吗?”
  赵曙只觉得心情大快,说道:“当年朕刚登基时,辽使来恭贺,言语间很是不恭,那是挑衅,给朕的下马威。朕那时便忍了,不过两年,辽人便主动求和,这前倨后恭,耶律洪基可会觉着屈辱?哈哈哈哈!”
  作为一个精神病患者,赵曙的气量其实很小,受不得气,被人欺负了会一辈子都记得,但凡有机会就会报复回去。
  这种睚眦必报的性子对于帝王而言不大合适,可对于眼下的大宋却再适合不过了。
  国内要革新,外部有威胁,有一个神经病皇帝多好啊!
  韩琦几人相对一视,都知道官家陷入了自我满足的状态中不能自拔。
  “陛下……辽使说了,希望大宋能派出使者去辽国看看。他说这事时有些倨傲,谈及了西夏人。”
  嗯?
  赵曙被打断了自嗨的进程,有些不满,“西夏人……你以为如何?”
  这是考教,唐仁毫不犹豫的道:“陛下,臣以为西夏人会靠向辽人。”
  “为何?”
  赵曙觉得后脑勺有些发烫,这是兴奋的后遗症,若是不调节心态,最迟明日就会发病。
  但他却没管这个,饶有兴致的看着唐仁,一种发掘珍宝的成就感让他心情愉悦。
  “大宋数次击败了辽人,西夏人会怕,李谅祚会担心大宋对西夏下手,所以他要靠向辽人。”
  赵曙颔首,示意他说详细些。
  当着满朝君臣分析自己的思路,这是个很有成就感的事儿,唐仁下意识的道:“陛下今日看着神采飞扬,精神抖索……”
  赵曙干咳道;“说正事。”
  这个唐仁什么都好,就是喜欢溜须拍马。
  这是在枢密院养成的习惯吧?
  要改过来才是。
  赵曙在想着这个念头,不知情的唐仁说道:“大宋一旦要北伐,首要是击败西夏人,如此大宋方能心无旁骛的和辽人开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8/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