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7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3/3147

  这个赵曙有心理准备,可随后的这些弹劾里竟然夹杂着些东西,比如说弹劾沈安的妹妹仗势欺人……
第1105章
一打就抽抽
  “包拯打人了!”
  “他当着满朝君臣,一笏板把林中打抽抽了过去。”
  “这么厉害?”
  “是啊!六十多岁了,比咱们还暴躁,这样的人,真能担任宰辅?”
  “……”
  御史台里,御史们嘀咕了一阵之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宰辅啊!
  让一个宰辅灰头土脸,甚至把他拉下马来,这便是御史最大的成就。
  这个就有些像是后世的媒体,抓住大佬的问题猛追猛打,最好把他弄的引咎辞职了。
  “那林中难道不该打吗?”
  苏轼捋捋鬓角的长发,觉得同僚们好像是为了弹劾而弹劾。
  众人看了他一眼,摇摇头,各自去了。
  一个交情不错的官员对苏轼说道:“子瞻,不管怎么说,动手都是错。某知道你和沈安交好,包拯那边你不好下手,那就歇着吧……对了,沈安的妹妹欺负人,差点淹死了一个女子,此事有人弹劾了,你倒是关注一下才是正经。”
  这人急匆匆的走了,大抵是去准备弹劾包拯的奏疏。
  “果果欺负人?”苏轼摇头,“那不可能,还有,你说她打死人某信,你说她淹死人,那不是果果能干出来的事。”
  苏轼去找到了杨继年。
  杨继年正在磨墨,见他进来就说道:“不要急。”
  苏轼年轻气盛,哪里有这等耐心,“杨御史,包公那边确实是动手了,弹劾不可避免,某就担心他会被赶下台去,就和当年的文彦博一样。”
  这一刻蹲在地方为官,两眼放光等着赵曙召唤自己的文彦博亮了。
  杨继年缓缓磨墨,说道:“那林中出言不逊,他说什么……安北在北方的那把火,差点烧死耶律洪基的那把火毫无益处……”
  呃!
  苏轼不解的道:“此事不足以让林中理亏啊!”
  哎!
  杨继年叹息一声,说道:“他这是在否定雁门关大捷啊……”
  还能这样联想?
  苏轼有些懵逼。
  他觉得一道大门在对着自己打开,里面有许多有趣的东西。
  杨继年的目光渐渐深邃……
  ……
  林中靠在椅背上,一脸的虚弱,但神色激愤。
  “这是暴戾!这样的人哪里能担任宰辅?”
  “是,我等已经上了奏疏,放心吧,包拯的好日子没几天了。”
  一群官员来探望林中,给他带来了最新消息。
  林中看着义愤填膺,还有许多委屈。
  众人安慰了他一番,有人又说了包拯和沈安是同盟关系,正好把他们都卷进来。
  “某……”林中觉得此刻把沈安卷进来不是好事。
  官员们走了,妻子进来让他喝药,顺便埋怨了几句。
  “包拯连官家都敢得罪,您就不该去招惹他。”
  林中的癫痫病发作时看着很吓人,倒在地上抽搐,口吐白沫,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看着和没事人一样。
  妻子的唠叨让林中有些烦,他喝了药,接过温水漱漱口,说道:“官员怎么升官?就要是发声,要大胆的和宰辅辩驳,如此才有升官的机会,为夫才将升任天章阁侍讲……这是在官家身边任职的职位。”
  他的眸色痛苦,渐渐闭上眼睛,双拳紧握,“为夫担心哪日会在官家的面前发病,到时候颜面尽失,那还做什么官?到时候官家怕是会让为夫回家,所以……”
  官员得了羊角风,自然不能接近官家。
  那个没问题,可被发现病情之后,林中以后的仕途怕是要完。
  他抬起头,认真的道:“所以为夫就去挑衅包拯……那沈安和他情同父子,弄沈安就是弄包拯,他哪里会忍得住……而为夫的病一遇到刺激就会发作……当朝发作好啊!这便是包拯弄出来的病……官家不能因此而让为夫辞掉天章阁侍讲之职,以后谁也不能利用这个毛病来弹劾为夫……如此,为夫以后的官途就顺遂了。”
  他的妻子呆呆的看着他,良久才讶然道:“官人真是好计谋啊!”
  林中微笑道:“只是些小计谋罢了,回头为夫还会去挑衅他,最好让他再动手一次,如此大事定矣……至于包拯,想来他能度过这一关。”
  “若是度不过呢?”
  他的妻子有些内疚的问道。
  “度不过?”林中的神色冷淡,“那便是他的命。”
  ……
  弹章飞进宫中,这次赵曙不能视而不见。
  “包拯在做什么?”
  看了十多份奏疏后,赵曙觉得这事儿有些麻烦。
  “骂几句就罢了,为何要动手?”他摇摇头,起身走到殿门外。
  秋风起,带来阵阵凉爽。
  秋风起,也是丰收的信号。
  “你说说,那林中是为何要挑衅包拯?”
  赵曙的问题让陈忠珩回身看看,发现没人之后,才苦着脸道:“官家……那林中才将担任天章阁侍讲,年轻气盛呢!年轻气盛,他就想找个老人来发威,只是他找谁不好,偏生找到了包相……”
  你要作死找别人,找包拯那就是自己找抽。
  赵曙点头,“是啊!年轻气盛。”
  随后的几天,奏疏不断,让赵曙大为头痛。
  “陛下,要不……让包拯回家歇息几日,做个样子吧。”
  曾公亮的建议说出口就后悔了,因为赵曙在盯着他。
  韩琦一走,政事堂里他曾公亮为尊,可包拯却不是省油的灯,曾公亮没法压制他。
  若是包拯回家,老好人欧阳修大抵就会成为摆设,曾公亮会手握大权,而且是历任宰辅都不曾有过的大权。
  这不对啊!
  赵曙的眼神不对,可曾公亮的心中更不对。
  官家,臣是真心的啊!
  他很想说自己是真心的,可这等事从不看你的初心,因为你的心思也无人知晓,只是看结果罢了。
  赵曙看了默然的包拯一眼,微微点头,觉得包拯还是很踏实,不为自己辩驳,任凭处置。
  “召集官员……”
  此事赵曙也不能一言而决,否则会在宰辅和其他官员之间制造隔阂。
  于是扩大化的朝会又开了。
  “陛下,苏轼恳请求见。”
  苏轼这等小虾米没资格来参加朝会,所以陈忠珩觉得官家不会应允,否则以后阿猫阿狗都来请见,官家哪有这个精力。
  “让他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3/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