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717部分在线阅读
他不知道为啥要这般激动,当竹篮稳住后,有兄弟问他,“春哥,你为啥那么激动?”
黄春坐在地上喘息着,然后抬头笑了起来,很是肆意的笑,“某是为了那些诗词……”
有乡兵笑了起来,“春哥,你根本不懂诗词……”
“是啊!某不懂。”黄春骂道:“可老子觉着苏轼的诗词美,听着就舒坦,听着就觉着辽人和西夏人,还有交趾人,高丽人……听着这些诗词,老子就觉着他们是蛮夷,对,他们就是蛮夷!”
沈安缓步走了过去,他在想着黄春的话。
什么是大宋?
是百姓,是君王,是臣子。
是汤饼,是羊肉馒头,是相国寺的烤肉,是街头巷尾的炸鹌鹑……
还有那些诗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无数脍炙人口的文章诗词,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它们都是这个民族的骄傲。
当你吟诵着这些诗词时,你要记住,这是咱们祖先创造的灿烂。
“安北!”
苏轼哆嗦着被扶了出来,喜笑颜开。
沈安走了过去,用力的抱住了他。
“多谢。”
这是一次冒险,他差点把苏轼葬送在汴梁城外。
苏轼用力的拍打着他的背部,笑道:“咱们是兄弟啊!”
“是。”沈安也在发力,拍的苏轼的背部乒乒作响。
两人同时咳嗽起来,然后分开,相对一视后,开始大笑。
乡兵们在收拾残局,舍慧带着道人们去检查,在发现了那个泄露的缝隙后,暴跳如雷,然后在追查责任。
夜色苍茫,空气中弥漫着动物粪便的味道,而且还是发酵过的,不算臭,有些小清新。
苏轼深吸一口气,突然问道:“安北,你对北伐这般执拗,你对革新这般执拗,为何?”
这是一个大题目,从沈安出现到如今,他的举动无不是契合大宋的危机。
财政危机,战争危机……
你在拼命,可原因是什么?
第1074章
原因
夜色朦胧,虫鸣声渐渐密集。
沈安和苏轼缓缓往外围走去,耳边传来舍慧懊恼的喊声。
“是谁缝的?漏线了,谁干的?出来,贫道要弄死他!”
一道缝隙差点弄死了苏轼,沈安心中有火,但此刻却格外的宁静。
他在想着苏轼的问题。
你一心北伐,一心想革新大宋……
你在拼命,你在奋不顾身,可……为了什么?
沈安不知道。
苏轼看着他,问道:“你为了什么?无数高官权贵都没管这事,大宋还能再活几百年,辽国怕了,西夏怯了,交趾怕了……可你还在拼命。”
沈安微微抬头看着夜空,有些茫然。
我是为了什么?
“……你看看,韩琦他们都在偷懒,他们觉着够了,觉着大宋已经摆脱了危机……”
是啊!
交趾怕了,西夏也暂时收手了,耶律洪基吐血了……
农户增收,财政纾解……这个大宋渐渐的有钱了。
满足了吗?
沈安不知道。
“成了!下次把布囊缝制的紧密些,保证能一直飞到皇城里去!”
“观主,这东西……犯忌讳啊!要是皇城里看到咱们这东西,怕是会杀人。”
“皇城上有床弩呢!一发……”
“……”
“怕什么?这是好东西,有了这个东西,以后大宋就能……登高望远知道吗?在高处就能发现别人,若是用于沙场,裨益不小。”
“大宋不怕外敌吧?”
“你怎么知道不怕?几次胜利都不是大战,某听人说……若是倾国之战,火药和火油的作用并不会太大……神威弩也不能决胜,要的还是敢战之志。”
“大宋的军士……难说啊!”
“不过却不怕,至少不怕了。”
“对,以前怕得要死,现在不怕了。”
“……”
沈安上马,对苏轼说道:“某先回去,回头咱们再聚。”
今夜的城门留了缝隙,几个内侍在等待着,见沈安来了,就问道:“沈县公,如何?”
沈安笑道:“让官家放心。”
有人转身奔向皇城,有人在谄笑吹捧。
“官家这般晚了还在关注这边,可见对沈县公的重视,让我辈羡煞啊!”
“……”
夜晚的汴梁城格外的繁华,叫卖声不绝于耳。
沈安一路缓缓而行,快到家时,觉得肚子有些饿了。
右边有三家道观和寺庙,道观和寺庙同处一处,倒也和谐。
昏暗的油灯,简单的小摊,热气蒸腾……
摆摊的老人抬头冲着沈安笑了笑,那黄黑的牙齿看着很恶心。
“客人,上好的羊肉熬煮的汤,上好的陈醋……沈县公说汤饼要有三样好东西,上好的汤,上好的陈醋,上好的辣酱……某这里都有呢……”
昏暗的灯光下,沈安下马,说道:“来……”
他回身看看闻小种,“来两碗。”
“一碗。”闻小种拒绝了,但想到拒绝的有些生硬,就解释道:“郎君,晚上吃宵夜,第二天练刀会很辛苦,容易累。”
“不是容易胖吗?”沈安现在很得意,因为年轻的缘故,吃多少都不会胖。
这是多么舒坦的年纪啊!
“好。”老人看了一眼闻小种,有些遗憾的嘀咕道:“这个能吃两碗呢!”
“阿香……阿香,煮汤饼了!”
案板边上有东西动了一下,沈安才发现那里趴着一个老妇。
老妇在打盹,抬头茫然看了一眼沈安,嘟囔道:“正想老大呢……老大若是活着,咱们也该有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