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7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2/3147

  也就是说,钱越多,烦恼就越多,只是烦恼的事儿不同而已。
  烦恼多了就不耐烦,凌晨被吵醒之后更是怒不可遏,于是一个正搂着女人睡觉的有钱人就怒了,他赤果着身体冲出了房门,冲着隔壁的宗室书院喊道:“就问一句,还有完没完了?啊?!”
  一阵大吼大叫之后,他觉得解气了,就在此时,墙头突然冒出个黑影,冷冰冰的道:“闭嘴,再说一个字,某弄死你。”
  有钱人愕然,喊道:“强盗?泼皮?”
  呛啷!
  长刀出鞘,黑影冷冰冰的道:“皇城司办事……”。有钱人捂着嘴,“某不说了,不说了。”
  黑影蓦地消失,却是跳了下去。
  这里就是宗室书院的隔壁,能听到沈安的怒吼。
  “沈县公说到好地方了,快来。”
  几个黑影就站在宗室书院的围墙下冲着那个跳下墙的同伴招手,一脸的迷醉。
  黑影赶紧小跑过去,侧耳倾听着。
  “……卵子还在,那就看看自己的孩子,看看那纯净的眼睛……去看看自己的女人,去想想她们的以后……你等可愿意接受自己的女人变成半掩门吗?”
  半掩门就是私娼,许多都是良家女子。
  但凡是男人都不能忍受这个,于是众人愤怒的喊道:“不能!不能!不能!”
  气氛开始狂热起来。
  从孩子到妻子,从纯真到占有欲……沈安一步步的调动了他们的情绪。
  赵允让也在这种气氛中有些热血沸腾了。
  久违的热血让他不禁面色微红,然后低声对身边的人说道:“老夫无法想象沈安从雄州到汴梁这一路究竟是经历了什么,让他竟然能如此了解这些宗室子的想法,不可思议……”
  这些宗室子在意的是面子,也就是尊严。
  而沈安一把撕开了他们的面具,把未来的岌岌可危暴露了出来,这一下他们就焦躁不安了。
  焦躁不安不好办,可对于沈安来说却是东风。
  气氛渐渐的焦灼起来,那些情绪被沈安提到最高的宗室子们开始躁动不安……
  赵允让皱眉道:“这怎么有些群情激昂了?”
  身边的侍卫说道:“郡王,沈县公一番话让他们焦躁不安,此刻就像是蓄满水的堤坝,若是不加以引导,就怕会冲垮堤坝……郡王,还请后退。”
  这股情绪一旦控制不住,那就会发生群体事件,老赵这老胳膊老腿的,侍卫担心他来不及逃跑。
  赵允让也有些犯嘀咕,但却不肯认老,“怕什么?”
  他嘴里说着不怕,可脚下却很诚实的往后退。
  “事有不谐,把沈安给弄出来……”
  老赵还算是耿直,至少记得救沈安。
  侍卫低声道:“郡王,这就像是营啸,一旦发生,只有等他们发泄完那些戾气和焦虑,否则无法阻止……”
  他看到沈安兀自不退,不禁叹道:“沈县公的手段是有的,只是却不懂这些焦虑和戾气。他引发了这些,却无法疏导……”
  这就是自己挖坑埋自己。
  墙头上冒出了不少人,这些人准备跳下去。
  “这些宗室子打不得骂不得,一会儿只要吓住他们就好……”
  “就怕吓不住啊!”
  “他们若是发了性子,这书院估摸着会被一把火烧掉。”
  “……”
  各处都在看着宗室子们,只有沈安无动于衷。
  他看着那些或是愤怒,或是焦虑的脸,听着鼻息咻咻,恍如身处丛林兽群之中。
  他在酝酿情绪。
  那个啥……要想打动别人,首先得打动你自己。
  沈安想到了前世失业后的绝望情绪,然后就怒吼道:“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失败!”
  是啊!
  众人的情绪一下被这话给导引了过来,积极的一面开始浮现。
  你不去做怎么知道自己能否成功呢?
  “跑起来!”
  沈安突然带头开始小跑,宗室子们只觉得胸口发闷,正需要发泄,就跟在后面。
  脚步声散乱,可见这些人的纪律性有多差。
  “博一次,富三代!”
  沈安突然喊了一句口号。
  博一次,富三代……那就算是发达了呀!
  “不做子孙的罪人,努力努力努力!”
  想到自己会被子孙视为窝囊废和罪人,那种失败感就别提了。
  于是有人跟着喊道:“不做子孙的罪人,努力努力努力!”
第1065章
朕不会怕
  “博一次,富三代!”
  “不做子孙的罪人,努力努力努力!”
  ……
  凌晨起床,洗漱吃早饭,然后得去前面主持朝会。
  这便是皇帝一天的开始,很忙碌,但也很充实。
  早饭很丰盛,五道菜,主食是炊饼。
  剖开炊饼,把菜放进去,这便是赵曙最近喜欢的吃法。
  咬一口炊饼,赵曙微微点头。
  边上站着陈忠珩,他的手中拿着一个册子,看到赵曙点头,就说道:“辽人那边的枢密使换人了……换了杨绩……”
  赵曙点头,然后喝了一口汤,很是舒坦。
  “……知制诰祖无择进言,说中书不该在东边,该和门下对换……”
  “越州上虞县有女子为护祖母被杀……”
  赵曙抬头,“当嘉奖。”
  “是。”
  陈忠珩记住了,稍后在上朝前会提醒赵曙。
  他继续看册子,然后一怔,说道:“凌晨,郡王和沈安带人去了宗室书院……”
  嗯?
  赵曙想到了自家老爹的种种不靠谱,就问道:“是去做什么?”
  “说是书院的学生们不肯好好学,他们的长辈都忧心忡忡,说是白给了钱,就怕出来什么都没学到……颇有些怨言。”
  这是意有所指。
  但凡是人,都喜欢推卸责任。
  所以一旦这些学生不成才,那么这个就是推卸的借口,到时候还能闹一场。
  赵曙冷冷的道:“一天全是这等蝇营狗苟之事,朕想吃顿安稳饭都不成……韩琦他们昨日还说什么教化之功为第一,既然如此,稍后说给他们听,让他们去教化教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2/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