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5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9/3147

  里面,女官肃然道:“可是沈杨氏?”
  杨卓雪低头,“是。”
  女官说道:“有封赏。”
  有宫女过来指点杨卓雪站位,然后女官大声念着封赏。
  “……为乐平郡君……”
  “郡君啊!”
  外面的醋倒了一地,那些女人都觉得心中发酸。
  同样是女人,人家杨卓雪年纪轻轻的就是郡君了,可咱们呢?
  李氏终究是不放心,就让赵五五带着自己来了前面,躲在边上看。
  当听到女儿被封了郡君时,她不禁落泪了。
  “当年小小的肉团,如今也做了人的娘子,做了孩子的娘,更是成了郡君……”
  赵五五在边上劝道:“夫人还请安心,咱们郎君是个能干的,以后娘子定然一路上升,郡夫人、国夫人只是等闲罢了。”
  “好好好!”
  李氏激动的不行,说道:“我这便回去,回头你告诉卓雪,就说……有亲戚来别管。”
  女儿有出息了,有些讨厌的亲戚回来套近乎,要好处,这样的人不少,她现在赶回去,就是想先放风,打消那些人的念头,顺带宣扬一番女婿和女儿的出息,好歹也风光一把。
  这是人之常情,沈安得知后也推波助澜,叫赵五五跟着去,算是让丈母娘威风一把。
  杨卓雪觉得难为情,沈安却觉得很正常,“父母养育孩子艰辛,咱们做了父母也知道了……如今丈母高兴,那就让她高兴。孩子大了,最大的孝顺不就是让父母高兴吗?”
  杨卓雪想起先前母亲泪流满面,不禁点头道:“是呢,娘先前都哭了。”
  “那是喜极而泣。”沈安笑道:“咱们家的好日子还在后面,你只管在家享受就是了。”
  男人一生奔波努力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妻儿家人的好日子吗?
第995章
十年之期
  宫中的庆功宴颇为热闹,赵曙一高兴就喝多了些,虽然没醉意,但兴致却起来了,就吩咐说:“拿了唢呐来。”
  群臣面面相觑,只有欧阳修喝多了,就嚷道:“听闻陛下乃是唢呐大家,臣也会些箫笛,若是陛下不弃,臣愿意相和。”
  这个……
  包拯沉声道;“你喝多了?”
  “没,老夫没喝多。”欧阳修挥手道:“陛下,臣还会弹琴……”,他冲着包拯笑道:“老夫会的多了去,包拯,你可有这般多才多艺?”
  包拯沉着脸没说话,他觉得这样的行径有些轻浮,和当年的李太白一般。
  李白当年出入宫禁,靠的是文章诗词,这样的臣子在包拯看来就是幸臣。
  想到就说,如此才是大宋第一喷子,包拯皱眉道:“臣子事君王当诚,当忠。以文章诗词相和便罢了,以乐声作和,这是轻浮!”
  欧阳修嗤笑道:“你不会也不懂,且待老夫演绎一曲,让你瞠目结舌,哈哈哈哈!”
  赵曙心情极好,笑道:“如此便取了琴来,朕今日与欧阳卿家一同演绎一番。”
  稍后唢呐和琴都来了,调琴之后,赵曙先起了个调子……
  欧阳修懵逼。
  那么高的调子,陛下,臣没法相和啊!
  他看了包拯一眼,老包正在板着脸,显然不喜欢君王当着臣子的面玩音乐。
  韩琦在边上看了两人各自的反应,不禁微微点头,觉得包拯极为妥当。
  君王要在臣子的面前保持威严,而和臣子合奏显得轻浮了些,天长日久,臣子自然会轻视君王。
  而包拯能看出这个问题,并指出来,却在赵曙极为高兴的情况下没有坚持进谏,这便是大臣体统,既提醒了君王,又维护了君王的面子。
  好一个包拯啊!
  唢呐声声,带着欢喜,带着轻松,声音雀跃。
  这是一个难得放松的帝王。
  而欧阳修在边上却傻眼了。
  唢呐对于中原来说是个奇门乐器,大部分人都没听过,欧阳修自然不例外。
  后来沈安给赵曙看病,给他找到了纾解的东西,正是唢呐。
  从此唢呐就成了赵曙的挚爱,除却妻儿江山之外,再无其它东西能媲美。
  可赵曙吹唢呐比较隐秘,以前是在郡王府,后来是在宫中,除却亲近人之外,也就是当年的街坊偶尔听到些残音。
  欧阳修不知道唢呐的厉害,就不自量力的说是要用琴声相和……
  好吧,相和,现在唢呐声音欢快激昂,怎么相和?
  大宋的士大夫都喜欢琴,有事没事就抚琴一曲,然后抚须自得,这也是一种情趣。
  可琴声深沉悠扬,余味无穷,就像是乐器中的君子。
  而唢呐却是尖利高调,就像是乐器中的彪形大汉……
  君子和彪形大汉来玩配合,君子如何是对手?但凡想出声,大汉迎面就是一拳。
  欧阳修觉得无趣,就随手抚琴,仙翁仙翁的声音传了出来。
  对于赵曙来说,喝多了吹唢呐是一种享受。吹一吹的,那些酒意就被吹了出去,心胸宽广,自在之极。
  他正在舒爽时,这仙翁仙翁的声音就像是噪音般的抢了进来,让他的情绪乱了一瞬。
  赵曙看了欧阳修一眼,这眼神有些嫌弃。
  你别再乱弹琴了行不?
  欧阳修被这一眼看的大惭,就退了下去。
  赵曙的眼中多了黯然,觉得群臣济济,却无一人是知音。
  于是唢呐声就多了些沉重。
  就在此时,包拯起身走了过去,在琴前坐下。
  他双手抬起,闭目凝神,然后左手按捺,右手拨动琴弦。
  琴声缓缓而出,却是如山间小溪潺潺。
  赵曙意外的看了包拯一眼,唢呐声一变,变得轻灵了起来,就像是有人在高山放歌。
  山间小溪流淌着,有鸟儿在溪边梳理羽毛,有小兽在饮水……微风吹拂,树叶沙沙……
  歌声悠扬,掠过山脉,化为阵阵细雨落下……
  韩琦听到后来,突然双手按在案几上,放声吟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唢呐声缓缓停了,赵曙看着包拯。
  包拯右手弹出最后一个音,双手缓缓抬起,同时抬头看着赵曙。
  君臣默默而对……
  “哈哈哈哈!”
  赵曙只觉得这一曲当真是酣畅淋漓,胸中一阔,舒畅至极。
  包拯拱手道:“弹琴作画,此人之私密事,可对妻儿,独不可对臣子。”
  这话的意思是:大佬你喜欢吹唢呐咱们都知道,但你是皇帝,下次要开趴体或是音乐会,尽可让妻儿来听,但不可召了臣子来,这样不好,有损帝王威严。
  “包卿此言朕便听了。”赵曙颔首道:“今日得了捷报,朕心中欢喜不胜,就忘形了些,下次定然不会了。”
  群臣起身拱手,“陛下英明。”
  能善于纳谏的皇帝在臣子的眼中都英明。
  赵曙笑道:“想那耶律洪基以往多有矜持,谈及大宋时也难免用了南人此言,如今他可识得南人的厉害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