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6/3147

  可在赵曙看来,沈安那厮哪里是小白兔?分明就是大虫。
  宰辅们异口同声,不过是担心沈安立功太多,最终功高不赏罢了。
  赵曙算了算,从先帝开始,沈安立下的那些功劳若是都论功行赏的话,那么沈安……
  这时沈安正好进殿,少年人身姿挺拔,脚步矫健,仿佛多用点力就能飞起来。
  少年宰辅?
  扯淡!
  那不是好事,对大家,对沈安都不是好事。
  所以还是捏着鼻子让他去犯错吧。
  “陛下,皇城司的人渎职。”
  这是沈安第一次冲着皇城司开火,赵曙一怔,问道:“是何事?”
  皇城司最大的作用就是监察天下,若是渎职,定然就是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
  沈安说道:“辽人在边境屯兵了,皇城司并未上报。”
  韩琦笑道:“辽人在边境屯兵是常事,倒也无需惊惶。”
  “下官不惊惶,可百姓却慌了。”
  沈安说道:“一个商人被吓坏了,带着货物往汴梁跑,在路上遇到了劫匪,货物全数被劫,人也疯了……他刚才在城中叫喊,说是辽人来了,让大家快跑。”
  众人默然。
  “太过胆小了些。”韩琦有些唏嘘。
  “百姓本就胆小。”沈安驳斥道:“辽人一边派出使者让大宋保持中立,一边却屯兵边境,显然是不相信大宋……”
  “没有谁相信谁。”韩琦觉得沈安想的简单了些,“咱们不信辽人,辽人也不相信咱们。”
  “但辽人此次屯兵却不是防备大宋,而是威胁。”沈安有些怒火,“他们是文武之道一起上,先是派出使者,这是文。随即屯兵,这是武,耶律洪基是在问大宋……”
  沈安看着赵曙,眼中的怒火再难掩饰,“他在问大宋,是要战还是和。这是耻辱!”
  赵曙当然知道这个,所以他的神色冷冰冰的。
  没有谁乐意被威胁,正如同后世一样,大佬屯兵边境,然后派出使者问你服不服,不服哥就抽你。
  “辽使还在路上,若是他回到了辽境,那些辽军肯定会配合造势。”
  曾公亮也觉得憋屈,不过却认为此事不算严重,“置之不理就是了。”
  大宋面对这种情况的经验比较丰富,装傻子就是了。
  可沈安却想到了今日的那个商人,想到了那些百姓的无可奈何。
  “陛下,臣请率军去北方,以牙还牙!”
  呃!
  韩琦愕然道:“以牙还牙?”
  沈安点头,“是,他们不是喜欢威胁吗?如此大宋也威胁一把如何?”
  赵曙脱口而出道:“辽人正在和西夏人交战,大宋突然屯兵边境,这是……耶律洪基怕是会发狂。”
第969章
绝配君臣,可要一战吗?
  曾公亮觉得这事儿有些荒谬,“辽军屯兵威胁就屯兵威胁,大宋不搭理它就是了,难道耶律洪基还敢打进来?那大宋就和西夏夹击他。”
  “大宋不容威胁!”
  沈安不喜欢这种麻木的态度。
  大抵是以前被辽人欺负惯了,所以遇到这等事朝中波澜不惊,颇有些唾面自干的从容。
  曾公亮皱眉,“威胁就威胁,这等事多了去,每次大宋都做出回应,那会疲于奔命。”
  “那就威胁回去!”
  曾公亮缓缓抬头看着韩琦。
  沈安才发现朝中还有一个不喜欢被威胁,不喜欢受气的韩琦。
  韩琦不满的道:“以前大宋装……装孙子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辽人一边和西夏开战,一边屯兵威胁大宋,这是什么意思?”
  “耶律洪基觉着自己能同时击败大宋和西夏。”沈安说的很是不屑,后世的警察就是这般想的,为此穷兵黩武。
  “那就弄他!”
  韩琦挥舞着拳头在咆哮,“陛下,当年大宋和西夏开战时,辽人就屯兵边境,威胁大宋给钱割地,否则大军就会南下牧马……那是庆历年,大宋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臣为此耿耿于怀多年,如今情况却倒转了,辽人和西夏开战,大宋要坐视吗?”
  老韩骨子里是最霸道跋扈的一个,若是大宋国力鼎盛,所向无敌,大抵他会叫嚣着碾碎往日的对手,把那些屈辱都一一报复回去。
  赵曙当然知道这些,他骨子更是受不得气,但作为帝王必须要顾全大局,所以许多事情才一忍再忍。
  可此刻沈安和韩琦的话却激起了他的雄心壮志。
  沈安察言观色,马上补了一刀:“陛下,那个商人为何要仓皇而逃?不就是目睹过辽人打草谷吗?这样的日子可是盛世?”
  当然不是盛世!
  沈安肃然道:“臣也成看过史书,但凡盛世,百姓无不自信满满,压根就不会害怕异族!”
  汉唐时只有异族畏惧汉儿的,怕的要死!
  那时候几个汉儿就敢扬威于异域,让异族胆寒。可到了大宋,情况却颠倒了。
  大宋的百姓被辽军吓疯了,这是盛世吗?
  毛线的盛世!
  赵曙的呼吸紧了些,作为帝王,他的目标就是明君。
  而只有缔造出了盛世的帝王才有资格称为明君。
  所以他心动了。
  这个大宋有神经病的帝王,有跋扈的首相……
  可沈安却觉得这是最好的搭配。
  焦虑症和抑郁症好啊!受不得气,遇到难题寝食难安,非得要想办法解决了才能安心,否则就会如芒在背,难受到了极点。
  这样的帝王古往今来可有?
  好像没有吧。
  历史上赵曙登基就闹腾了一阵子,还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抱负就驾崩了。若是他一直在呢?
  赵顼让王安石变法时外部环境并不好,各种利益团体在扯后腿,在咆哮……
  赵顼的威望自然不及赵曙,若是赵曙一直在的话,这个大宋会走向何方?
  看看吧,赵曙现在一脸的苦大仇深,分明就是进入了病情发作状态。
  发作了好啊!
  沈安在想以后要对外强硬时,是不是先想个办法把赵曙的病情引出来……
  只是这样不大厚道吧?
  沈安纠结的看了韩琦一眼。
  这位首相堪称是脾气最差的一位,睚眦必报,跋扈嚣张,最擅长的就是得势不饶人……
  呃!
  怎么感觉大宋的君臣就没几个好的呢?
  但沈安转念一想,就觉得这样的君臣才是盛世的基础。
  你看看汉唐鼎盛时的君臣,但凡听到异族挑衅,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学曾公亮这种唾面自干,而是咆哮着出兵,要用敌人的鲜血来洗清汉儿的耻辱。
  这才是汉儿!
  若是没有自相残杀,外敌再强大也无法击败他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6/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