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9/3147

  她就不够聪慧,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笨了点,所以很羡慕那些高智商的人。
  “这你也信?”赵曙觉得妻子还是天真了些。
  “难道是假的?”高滔滔有些失落。
  赵曙看着她的模样,就叹道:“你想想司马光砸缸的事,他们二人都是幼年聪慧……”
  “一个砸缸,一个灌水取球。”高滔滔有些懵,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什么。
  “这便是祥瑞一流的手法,不足为奇,多了去了。”赵曙早就见怪不怪了,不管是真假,一律不搭理,只按照自己的判断来安排这些人的职位。
  “文彦博还是不错,至少能平衡朝局,所以我还在看。”赵曙揉揉眼睛,最近他熬夜不少,都有眼袋了。
  高滔滔心疼的道:“你好歹歇歇吧,再说不是还有包拯吗?上次你还说包拯不错。”
  “是啊!”
  赵曙笑道:“我就怕他咆哮,你不知道,包拯一旦咆哮起来,朝堂之上几乎无人能敌。”
  “那么厉害?”高滔滔不禁有些悠然神往,想去看看朝堂上的风云变幻。
  “我问过御医,包拯的身体还行,这也是多亏了沈安,不然包拯怕早就熬不住了。”
  “沈安那年轻人不错。”高滔滔还算是知恩图报,所以建言道:“此次他帮大郎打开了心结,怎么说都是功劳,臣妾看少说能值一条腿……呃……不是,是……”
  赵曙一头黑线,觉得这话题没法再说了。
  什么叫做能值一条腿?
  这话要是被外面的臣子听到了,怕是会羞愤欲死。
  “罢了,此次算他立功。”
  赵曙觉得自己是个恩怨分明的人,所以下了决定后就觉得心情格外轻松。
  “官家。”
  陈忠珩悄然进来,低眉顺眼的道:“张八年来了。”
  帝后在独处,气氛很温馨,所以他不想打扰,可张八年一旦出现,多半是有大事。
  这是谁犯大事了?
  陈忠珩幸灾乐祸的想着是谁要倒霉了,等张八年进来后,就退后了些,仔细听着。
  “何事?”
  好不容易得了轻松的机会,和妻子闲聊放松都不行?
  赵曙有些厌倦这样的日子。
  张八年说道:“先前大王被苏轼等人带去了青楼……”
  “咳咳咳……”
  高滔滔突然弯下腰,用那种把肺叶咳出来的姿态剧烈的咳嗽着。
  赵曙的脸一下就变成了猪肝……
  他双拳紧握,最终还是忍住了,对高滔滔说道:“此事……他们终究是为了大郎好。”
  不知道女人的滋味,赵顼自然不会觉得成亲有什么好。
  而且赵曙回想了一下自己当年的青涩,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高滔滔羞愤难当,喘息道:“大郎要是被带坏了怎么办?”
  “不会的。”赵曙自信的道:“我能让他无法变坏,比如说不得出宫。”
  这是一个信誓旦旦的夫君,他发誓要让自己的孩子走正道。
  高滔滔点头,两口子渐渐多了笑意。
  “你怎么还没走?”
  高滔滔刚才情绪过于激动,现在才发现张八年竟然还没走,就有些羞恼。
  老娘的笑话是你能看的吗?
  赵曙干咳一声,示意他赶紧麻溜的滚蛋。
  张八年也不想待,可刚才帝后太过激动,让他没空说话。
  他冷冷的道:“御史方聪看到了大王进出那家青楼,等大王和沈安离去后,更是进去询问了大王在里面做了什么……如今沈安已经获悉此事,赶去了御史台,臣以为他会灭口。”
  沈安会抓狂,这是毫无疑问的,然后那位自作聪明的方聪绝壁没好下场,这是张八年的感觉。
  因为高滔滔怒了,就像是一个发现自己孩子被欺负的母兽,咆哮道:“官人,弄死他!这等人不死何为?”
  官家都喊成了官人,张八年确认王聪要倒大霉了。
  赵曙的脸色铁青,淡淡的道:“慌什么?沈安在呢!我马上去看看。”
  高滔滔咬牙切齿的道:“沈安没有你的吩咐,怕是不敢下狠手,要不我去。”
  女人在许多时候看着都是一副温婉的模样,那是你没真正的激怒她,让她丧失理智。
  现在的高滔滔就是失去理智的状态,起身就往外冲。
  “拦住!”
  赵曙起身道:“你急什么?我这就去。”
  高滔滔被拦住了,她回身说道:“你心慈手软……”
  赵曙径直走过来,吩咐道:“你在此等候,我稍后就回来。”
  他走出大门,“张八年跟着来。”
  这是要动手?
  陈忠珩赶紧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张八年飘然出去,只剩下高滔滔在后面坐立不安,咬牙切齿。
  一路出了宫,有人认得赵曙,顿时就被吓傻了。
  “官家出宫了。”
  “这是干嘛?就跟着两个人。”
  “要上去看看不?”
  “看个屁,那个骷髅脸就是皇城司的张八年,据说此人是前朝的人,后来太祖皇帝登基后被赐了毒药处死,可他却在九九八十一日之后破土而出,就变成了现在这骷髅模样……”
  作为高人,张八年的耳力很好,关键是这几人说话的声音不算小,连赵曙都听到了。
  这真是……
  什么叫做破土而出?某是竹笋吗?
  这等市井谣言百姓可以说,张八年只能无可奈何,但要是哪位官员瞎比比,那就对不住了,皇城司不把你的祖宗十八代给扒拉出来,那某就不姓张!
  三人很快就到了御史台,赵曙低头,门子看到张八年和陈忠珩,顿时就吓坏了,“敢问……”
  “闭嘴,不许传出去!”
  张八年护着赵曙进去,陈忠珩拖在最后面,威胁道:“敢泄露我等来此之事,回头去琼州吧。”
  门子知道怕是有大事发生了,急忙点头道:“是是是,小人保证不说。”
  “这不是陈都知吗?”
  门子才保证,苏轼就施施然的出来了。
  门子指着他苦笑道:“这不是小人说的。”
  陈忠珩回身,苏轼说道:“某被赶过来了。”
  他刚才在外面为沈安把风,谁知道赵曙会亲自来,差点被吓的惊呼出声。
  而在更里面一些,杨继年站在值房外,见谁出来都是一句话。
  “聪明的,先回去。”
  同僚不喜欢他,但却知道此人不喜欢虚张声势,所以看看周围后,就缩了回去。
  这是怎么了?
  御史台的人在猜测着,等陈忠珩出现在中间散步时,连御史中丞都只能躲在门后看风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