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9/3147

  同僚们难得搭理杨继年,却是为了他的女儿。
  杨继年负手而立,双手在身后互握,还摩挲了几下,然后板着脸道:“小女……只是普通罢了,某常年教导她要重德行……女子重德行,而非是相貌……”
  可他更愿意承认女儿貌若天仙,因为只有帅老爹才能生出漂亮的女儿来。
  不过按照自己的人设,杨继年只能说女儿的德行感天动地,所以才有沈安的眷顾。
  “此言甚是。”
  程颢赞道:“女人在德不在色,杨御史此言正和某之意。在某看来,德乃人的根基,德深厚,则性情醇厚,若是人人如此,天下大治矣。”
  苏轼今日依旧是擦着时间点来的,差点迟到,他吃完了馒头,慢条斯理的道:“某和沈安乃兄弟之交,杨御史的女儿某见过,德行却是第一。”
  这是背书,杨继年微微点头。
  苏轼在御史台大抵是快活的,快活得大伙儿把他当做是十多岁的年轻人。
  程颢赞道:“教化才是大宋的根基,百姓教化了,施政自然毫无迟滞。杨御史面对夸赞依旧毫不动色,可见也是德行高深,否则哪里能教导出那等出色的女儿……沈安有福气啊!”
  从沈杨两家联姻之后,外界都在觉得按照沈安的条件来说,怕是连驸马都做得,最终却便宜了杨卓雪。
  而程颢就是第一个称赞女方的人,让杨继年也难免对他微微颔首,表示感谢。
  这人竟然这般友善?
  程颢想起御史台里对杨继年老古板的评价,突然觉得有些不公平。
  看看,看看,这是多友善的一个人啊!
  往日定然是大家对他太过苛刻了,所以才渐渐产生了隔阂。
  这是个机会啊!
  程颢到御史台的时间不短了,可在人际关系上却建树不多。
  这样下去不行啊!
  他想到了这个,就微笑道:“哪日有机会,某请杨御史饮酒,一起探讨一番学问和德行如何教导……”
  他觉得自己释放的善意足够了,可杨继年却婉拒道:“这个……多谢了,只是最近家中事情多……”
  程颢想起他有个儿子,就笑道:“女儿嫁出去了,儿子却还得接着教导,为人父母的不容易啊!”
  杨继年点头,然后转身回去。
  程颢的目光跟随着他一路过去,在上台阶时,好像……
  杨继年好像是跳上去的?
  某的眼花了吧?
  这般稳重之人,定然不可能。
  程颢觉得自己的眼花了,就说道:“关心娘子虽然是佳话,可官家交代的事情却不能不做吧,此事还得要给沈安提个醒……”
  “弹劾吧。”
  沈安在御史台的名声臭不可闻,刚才的夸赞一过,御史们马上化身为疯狗,准备开咬了。
  “这是懈怠公事,而且对官家不敬。”
  “关键是他没有告假,这个就比较恶劣了。”
  “程御史怎么看?”
  有人问了程颢,想看看这位新人敢不敢对沈安下手。
  这是个标准,进了御史台你就得浑身胆气。秒天秒地秒空气,说的就是御史。上到帝王,下到百姓,就没有御史不敢弹劾的。
  这也是个扬名的好机会。
  所以程颢毫不犹豫的道:“此事对陛下不恭,懈怠公事,当弹劾。”
  苏轼本来对程颢颇有些好感,闻言就说道:“这只是小事罢了,咄咄逼人的有意思吗?”
  程颢本是应付一下,觉得弹劾也轮不到自己,可听到苏轼的话后,他下意识的就反驳道:“这是对他的提醒,有好处。”
  苏轼不喜欢这种长辈般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无需旁人的指教。”
  程颢被这一下顶的难受,边上有人就助拳道:“建书院要先买房子,他这般按兵不动,那些想卖房子的人早就准备好了,这时候去买,那不是高价吗?这边高价,那边高价,最后耗费钱粮……哎!他不差钱,但也不能把朝中的钱粮不当回事吧!”
  苏轼一听就不乐意了,冲着那人说道:“买房之事要看两边的商议,还没开始你就说什么贵了,难道你能看到以后的事?”
  那人冷笑道:“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就去把房价给谈下来,若是便宜了……某向你认错。若是贵了,沈安之事你得认错。”
  这目标不是苏轼,而是沈安。
  沈安在御史台干的坏事让人始终无法忘记,于是今日就发作了。
  这一刻,御史台的怨气直冲云霄。
  苏轼作为沈安的好友,这一刻也被带累了。
  面对这个选择,他进退两难。
  不搭理,那么就是心虚,此后御史台里他就得低着头。
  而且那些人还能借此事去打击一下沈安,让他纠结。
  啧!这是兵法吧?
  边上的程颢有些头痛,觉得当御史还得懂兵法很让人煎熬。
  而杨继年那边也发现了这边的不对劲,正在过来。
  “这是要逼迫吗?”
  苏轼的眉头皱起,觉得热血在胸中奔涌。
  御史们微微摇头。
  这不是逼迫,你不为沈安出头,谁有功夫搭理你?
  所以你赶紧滚蛋吧。
  苏轼只觉得脑袋里一热,就喊道:“某去谈房价!”
  “哦……”
  那个御史哦了一声,然后散去。
  你自己说的,和咱没关系,到时候你不去就是不守信用。
  而不守信用的人自然不能担当重任。
  大嘴巴苏轼就这么被套进去了。
  他被一个老江湖给套进了一个圈子里,此刻还在热血沸腾。
  杨继年觉得他的嘴太快了,应该迟疑一下,思索一下,也能琢磨出那个老江湖的险恶用心来。
  “此事让安北去做吧。”
  沈安手段百出,杨继年觉得这都不是事。
  可苏轼是谁?
  苏仙啊!
  能写出大江东去的苏仙,岂会退缩?
  那人就是摸到了他的性格弱点,然后设个套让他钻了进来。而且还笃定他苏轼不会去求助。
  苏仙啊苏仙,我就是这么牛笔,要是向别人求助,那还牛笔个啥子?
  归结一句话,苏轼好面子!
  苏轼一路去了沈家,找到了正在逗弄鹦鹉的沈安,王雱也在,正在就邙山书院的事情和他沟通。
  “安北,那个书院的地段选在何处?”
  “什么意思?”沈安觉得这厮问的突兀,随口道:“最好在武学巷里,太学、邙山书院、宗室书院……以后重振武学之后,就是四家了,多好。”
  后世的什么大学城不就是这尿性吗?
  “某去谈房价吧?”
  沈安愕然看着他,“为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9/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