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4/3147

  “这便是杂学的魅力啊!”
  包拯的面色微红,说话的声音不小,“宗室里的那些人消息灵通,都知道杂学弄出了什么宝贝。于是在为子孙选择学什么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杂学。”
  殿内安静了下来,韩琦低头不语,曾公亮装傻,欧阳修几度抬头,欲言又止。
  赵曙的目光冷淡,“杂学的魅力……朕是帝王,不管是杂学还是儒学,朕要看到对大宋的好处。杂学……金肥丹让天下农户欢欣鼓舞,神威弩和火药让外敌不敢小觑大宋……这样的杂学,诸卿以为如何?”
  宰辅们不说话。
  他们都是儒学的门徒,虽然知道杂学的好处,却不肯为它说话。
  赵曙轻笑一声,声音在安静的殿内很是清晰。
  “朕记得……十年前吧,那时候的西夏人凶恶跋扈,大宋在西北只能防御,任由他们来去自如。那时候的辽国高高在上,每年都会用南下牧马来威胁大宋,让帝王如坐针毡……还有交趾,一个侬智高就让大宋灰头土脸,野心勃勃的交趾更是祸害!”
  韩琦抬头,忘却了自己的立场,感慨的道:“那时候的大宋就像是一座四处漏风的破屋子,国中危机四伏,外部有强敌在窥视,做梦都得睁只眼啊!”
  韩琦跋扈,但他喜欢直言。赵曙就喜欢他的直言,至少不虚伪。
  “后来……后来大宋数次击败了西夏人,甚至还击败了辽人,至于交趾人,水军应当已经到了吧,想来李日尊如今会很纠结。”
  韩琦不禁笑了起来,“大宋的转向就在这几年,陛下,您可记得谁在起作用吗?”
  赵曙点头,“杂学。”
  杂学弄出了神威弩和新式火药,这才让大宋对外不吃亏。
  韩琦钦佩的道:“邙山啊!臣时常想着去邙山仔细搜寻一番,看看能否找到那些隐士高人,然后拜其为师,学习杂学。”
  他真的想学学杂学,可却太忙了些。
  “邙山……”
  赵曙想起张八年的禀告,不禁微微摇头。
  皇城司的人已经蹲守邙山多年了,可从未见过什么高人隐士。
  哎!
  那些高人大抵是不愿意和皇权打交道吧,否则早就下山来毛遂自荐了。
  “包卿辛苦了。”
  赵曙突然对包拯温言说道:“回头让御医查查身子,该如何调养只管说,差的东西朕这里出了。”
  赵曙突然对包拯表达了善意,咋一听有些像是在暗示包拯自己提出致仕,可仔细一琢磨,却是勉励的意思。
  老包,你好好的,朕以后还得要重用你。
  卧槽!
  瞬间三个宰辅都眼睛冒光的看着包拯。
  老包,你这是要准备逆袭吗?
第825章
京城头号纨绔
  包拯不年轻了啊!
  六十五岁的人,按照大宋以前的路数,早就该卷铺盖回家等死了。
  可如今的包拯站的笔直,目光炯炯,精神头比相对年轻的韩琦还好。
  大伙儿都有些嫉妒了。
  而且听官家的意思,大抵以后宰辅出缺,是要准备用包拯来顶替。
  三个宰辅都有些头痛了。
  啧!
  屁股后面被人盯着的滋味不好受啊!
  特别是盯着的那人还是包拯这个喷子,那感觉,当真是酸爽。
  包拯躬身谢恩,再抬头时,神色坚毅的道:“陛下,此番宗室自愿学习杂学,这正是天赐良机……”
  剩下的话不必说,赵曙心中有数。
  他们既然自愿,那就造势,把这事儿广而告之,等以后再有人说什么皇室对不起宗室,那对不起,大家把这事儿扯出来说说。
  都给你们安排好了退路还要咋滴?而且你们也同意了,难道还得要每月发钱粮?
  “叫沈安来。”
  沈安正在家里陪大肚婆,进宫后看着很是懒散。
  赵顼也被叫来了,两人多久未曾见面,先是眉眼往来一番,赵曙见了不爽,就出言打断,“朕让你来,是想问问宗室书院之事。”
  “宗室书院?”沈安一脸懵逼的道:“臣不知道啊!”
  装傻!
  赵曙心中不满,“宗室们要求教授杂学,你怎么看?”
  沈安是真的不知道。昨晚上媳妇起夜时不小心,一屁股坐在他的肚皮上,他的五脏六腑差点都被压了出来。
  直至现在他都在难受,外面的事儿压根没管。
  “说说。”
  赵曙觉得不能再坐视这厮逍遥了,可想来想去却找不到适合沈安的职位。
  让他去哪个部门?
  当初把他放在枢密院,结果枢密院被他闹腾的上下不安。
  瘟神啊!
  京城官场对沈安大抵是敬而远之,都怕和这厮做同僚。
  做官做到人见人怕的地步,也是没谁了。
  “陛下,杂学的话……臣最近身体不适,怕是没空去教授……”
  沈安对教授那些宗室子弟没啥兴趣,可这件事对杂学的好处不言而喻。他是必须要做的,但却想找个替死鬼,“要不让王雱去?”
  “就你去!”
  赵曙觉得这个职位正适合沈安。
  “他们既然喜欢学杂学,你便去做一任山长吧。”
  卧槽!
  哥竟然要去当那些宗室子的山长?
  以后那些宗室子见了我就得行礼问好,恭谨的称呼一声山长。
  那哥岂不是可以在汴梁横着走了吗?
  沈安一时间有些欢喜,赵曙见了不明所以,就冷哼道:“你才将弄了邙山书院,那宗室书院的建造你也得上上心,弄好了,让他们满意,朕自然给你记功。弄不好,你就一辈子在书院里教书吧。”
  “是。”
  沈安一脸的恭谨老实,赵曙见了有一瞬恍惚,觉得这厮还是个忠厚人。可他旋即想起了沈安干过的那些事,老实就变成了奸猾。
  奸猾的小子啊!
  他摇摇头,起身道:“如此就各自去吧,书院之事……包卿看着,有事只管使唤沈安。”
  沈安苦着脸,韩琦笑道:“十几万贯的书院,建造起来油水不少,你不差钱,陛下才能放心。至于山长,以后京城那些宗室子弟都得恭恭敬敬的对你行礼问好……只是你可别因此变成了京城头号纨绔,那陛下会把你丢去海外挖矿。”
  赵曙一怔,笑道:“是了,若是变成纨绔,你不是说什么海外有金银矿吗?那便去为大宋挖矿吧。”
  众人一阵大笑,笑声渐渐有些散了。
  赵曙叫住了儿子,等宰辅们走后,父子俩就在外面散步。
  “宗室选择了杂学,这对于我家来说是好事。”
  “是。”这是问题,赵顼没考虑就回答道:“杂学实用,是真正的本事。他们选择了杂学,那就说明是真心的在为子孙考虑,而不是继续和宫中讨价还价。”
  “没有给他们讨价还价的余地。”赵曙淡淡的道:“他们于国何益?沈安说他们就是蛀虫,这话我认为不错。不做事,每年坐收钱粮,这样的人,不是蛀虫是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4/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