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2/3147

  你司马光这是说某张八年渎职吗?那抱歉得很,某一直在关注着沈安,可那小子做事有分寸,从不犯忌讳,谁都拿他没办法。
  司马光最喜欢进谏,而且语气刻板,仿佛是在说什么死物。
  于是赵曙见他被张八年小小的讥讽了一下,心中竟然有些畅快之意,不过旋即湮灭。
第783章
撩阴腿
  重臣的颜面一定要有保证,除非是下定决心要给他难堪,想让他滚蛋,否则赵曙就不该任由张八年讥讽司马光。
  当年的文彦博恋栈不退,于是赵祯就坐视了那些人对他发起攻击,甚至还弄出来什么河图事件。
  这当然是扯淡的,可大家都知道必须得扯这个淡,否则君臣不安。
  但司马光不同,此事为人方正……这个方正是大伙儿的评价,赵曙确认,若是让沈安来评价司马光,多半会给一个‘刻板无趣’。
  赵曙微微垂眸,“沈安大胆,传了来。”
  张八年退到边上,眼观鼻,鼻观心。
  司马光也退到边上,同样如此。
  殿内仿佛多了两个方外人,让赵曙觉得有些古怪。
  稍后一个内侍连滚带爬的冲进来。
  “官家,不好了!”
  这是谁死了?
  赵曙略微刻薄的想了一下,然后觉得这个想法不大厚道,就板着脸道:“何事?”
  内侍满头大汗的道:“监察御史里行苏轼在辽国使馆外面叫骂……”
  卧槽!
  “谁?你说谁?”
  “监察御史里行苏轼。”内侍有些心慌,他担心是不是自己的表达能力出了问题。
  作为传话的内侍,一旦表达能力被否定,那么他就可以洗洗睡了。
  内侍慌得一批,赵曙却满头黑线。
  “赶紧去看看。”
  他无奈捂额,想到了妻子对苏轼文采的迷恋,顿时就更头痛了。
  ……
  沈安也得了消息,不禁亡魂大冒。
  “赶紧,家里留个人就好,其他人都跟某走!”
  他带着闻小种等人一路赶到了辽国使馆外面,就见使馆大门开着,辽使在一群人的陪伴下冲了出来。
  大抵文官堵辽人是沈安首创,之后就成了绝响。今日又来一人,让汴梁人民的热情一下就迸发了。
  苏轼就站在大门外的一点,正在昂首做愤怒状,见辽使冲出来就喝道:“今日你竟然敢说苏某的文章诗词只能喂猪狗,大宋的文人只配给你等喂马?”
  辽使闻言脚下一滞,不禁骇然,偏头低声问道:“他竟然懂我们的话?”
  “你以为某不懂辽语吗?”苏轼戟指辽使,洋洋得意的道:“忘了告诉你,某和你们使团里那位所谓的大才辩驳了三日,什么文章诗词只能喂狗,这等文人只配如何如何……这等话某听了无数,倒背如流了。”
  辽使傻眼了,他回身看着一个手持折扇的文官,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实质化了。
  你这个蠢货,怪不得这几日说什么找到了勉强能和自己一战的宋人,原来竟然是苏轼……
  咦!不对啊!
  辽使突然觉得这事儿怕是有些问题。
  那文官看着面色苍白,走路有些同手同脚的怪异,显然有些慌乱。
  辽使想起苏轼的文名远播,连辽国的贵人和那些喜欢伤春悲秋的妇人都恨不能和苏轼见一面……
  这等大才一般人哪里敢和他较量……
  苏轼在看着那个文官,明晃晃的证明了此人就是和他辩驳的对象。
  你特么竟然吹牛笔?
  你吹别的不好吗?偏生吹苏轼只能勉强和你一战,这就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关公门前耍大刀……
  你这个蠢货吹牛笔也就罢了,竟然和苏轼互相对骂。
  对骂也行,可你竟然翻来覆去的就是那几句话,让苏轼一听就明白。
  若是换了西夏使者,大抵是不会承认自己说过那些话,可这是辽使。
  辽国的国势在渐渐衰退,速度微不可查,但却从未停止。
  可他们依旧傲视东方,觉得自己正在主宰世界。
  无耻自然很爽,但作为使者,他不屑于耍赖。
  所以他回身喝道:“你要怎地?”
  我就说了,你要怎地?
  “你们懦弱不堪,某可说错了吗?”辽使想起宋人的软弱,不禁就仰天大笑起来。
  当真是忍无可忍啊!
  那些百姓渐渐躁动起来,但却无人敢上。
  惹谁都好,别惹辽人,这是大家的共识。
  从百年前开始,中原对辽人的恐惧就根深蒂固了。在北伐失败之后,这种恐惧渐渐植入骨髓,妇孺皆知。
  可苏轼却不同。
  苏仙的脾气大抵是不平则鸣,一旦他觉得不爽了,管逑你是皇帝还是神仙,喷了再说。
  所以他戟指辽使,喝道:“你等才将在麟府路败北,也敢言勇吗?”
  辽使一怔,不禁上下打量了一下苏轼,然后就笑了起来。
  他笑的很是猖獗,最后捧腹大笑。
  他没法不笑。
  在大宋,文名越盛的官员就越文弱,这是辽人的共识,仿佛读书能消磨人的意志和力量。
  他也是文官,可大辽的文官也得骑马射箭,筋骨比宋人的武人也不差。
  所以他觉得苏轼就是来搞笑的。
  但他先前却吃瘪了,而且被苏轼堵门的屈辱也得要个了结。
  最好的报复莫过于给苏轼一个教训。
  于是辽使就止住笑声,淡淡的道:“可敢与某一战吗?”
  “哈哈哈哈……”
  宋人这边有人大笑了起来,然后知道苏轼文名的都笑了。
  笑的很是幸灾乐祸。
  辽人竟然敢和苏轼比文采,那不是送人头吗?
  苏轼也在笑,笑的很矜持。
  “如此……”
  他正准备应下,辽使却冷笑道:“某说的是拳脚。”
  笑声戛然而止,有人喊道:“不要脸!”
  辽使冷冷的道:“比试有文武,某是文官,近日却想讨教大宋同行的拳脚,难道不对?可敢吗?”
  无耻!
  众人默然,想反驳却没借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2/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