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2/3147

  赵顼出来,众人行礼,但气氛却有些紧张。
  “要什么交代?”
  赵顼目光转动,看着这些亲戚,觉得有些荒谬。
  “我等敢问大王,为何要丢弃宗室?”
  最年长的那个男子出头了,他神色激昂,甚至带着些许悲壮,仿佛下一刻就会被万恶的皇城司给抓进去,饱受酷刑的折磨。
  “我们是皇亲,凭什么?”
  “凭什么你们富贵,我等就要落魄?”
  “……”
  有人开头就好办了,后续的指责和质问就如同是暴雨,冲着赵顼喷去。
  “大王这个有些不近人情了啊!”
  “亲戚都不顾了,这还能顾着谁呢?”
  “从古至今,皇亲国戚都是荣养着,怎么到了大宋就想变呢?”
  “……”
  连围观的百姓都觉得这事儿不大对味,赵顼太冷血了些。
  他们愿意要一个赵祯式的帝王,也不愿意要一个汉武式的帝王。
  开疆拓土固然好,可代价却很大。每个人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赋税……还有可能会被招入军中,在千万里外孤军奋战,甚至是死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魂魄无法归乡。
  百姓的想法很单纯,那就是好处要,麻烦不要。
  渐渐的牢骚说完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尴尬的味道,因为赵顼依旧是冷冰冰的,不见有半点同情。
  “这人竟是铁石心肠吗?”
  在这声惊呼中,赵顼走出了皇城,说道:“这个大宋是谁的大宋?”
  “是官家的!”
  有百姓这般回答道。
  “不是。”赵顼想起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说道:“这个大宋是百姓的大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前我读书时以为是虚言,直至后来我见到了许多百姓,见到了许多苦难,我这才知道,原来大宋的繁华都是用他们的苦难去换来的……”
  文人说这个大宋是他们的,宫中的官家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可今日赵顼却说这个天下是百姓的,一下就摧毁了他们心中的优越感。
  关键是还没法反驳。
  他们说李世民是明君,后续的帝王最好效仿。
  好吧,李世民说百姓是能覆灭王朝这艘小船的水,这话对不对?
  你能反驳不?
  不能,因为经常有人用这句话来进谏,劝说皇帝该这样,或是该那样。
  而百姓们听到这话却呆住了。
  他们觉得自己的胸中在发酸,一种被击中心口的感觉让他们不禁热泪盈眶。
  日子苦不苦?
  苦,难熬,可是为了生活还得熬。
  熬就熬吧,关键是没人认可咱们啊!
  现在来了个皇子,他说是我们的苦难撑起了大宋的繁华。
  这话一下就击中了百姓的心。
  “保护大王!”
  骑兵从皇城内冲了出来,骑兵们拉下了面甲,冷森森的目光扫过那些百姓。
  没有预料之中的围堵和群情激昂,有的只是热泪盈眶。
  他们白来了。
  再后面一点,赵曙站在门口,静静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退下!”
  赵顼伸开手臂,看似孱弱的身躯却挡住了那些骑兵。
  战马人立而起,长嘶不停。
  这一刻无需说什么,那些百姓都低下了头,“大王仁慈。”
  在大宋,称赞帝王的方式很多,但百姓最认同的还是仁慈。
  仁慈的帝王总是能让人安心。
  现在这位大王只是一番话,一个动作,就让这些百姓的心跑他那边去了。
  他拦住了骑兵,目光转到了宗室人的身上,说道:“宗室是皇室血脉,是该优待,所以鸡犬升天……可宗室多少人?”
  众人不语,但目光却不善。
  他们是宗室,没有具体职务,没有赵允弼赵允良那种家大业大的无奈,所以肆无忌惮。
  他们想看这个年轻人的表演,然后再击溃他。
  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赵曙,他们想和这位官家对话,换取对宗室长久支持的保证。
  “凭什么?”有人愤怒的问道。
  赵顼说道:“一千二百人!”
  他的声音很稳定,“宗室至今有职位在身的共计一千二百人!”
  “这一千二百人中,三十岁以上者有一百一十三人,十五岁以上者三百零五人,十五岁以下者接近八百人……”
  宗室的孩子到五岁就能申请赐名授官,正儿八经的开始吃皇粮了,每月该给的钱粮就得给,每次该给的赏赐也得给,四季衣裳也得给……
  赵曙在后面微微低头,说道:“去查!”
  这个儿子竟然把宗室的情况查的一清二楚,让他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惊讶。
  宗室中有人喊道:“皇室血脉繁衍生息,这不是好事吗?”
  “好事是好事。”
  赵顼继续说道:“十五岁以上者比三十岁以上者多了多少?十五岁以下者比十五岁以上者多了多少?再过十年,十五岁以下者会是多少?”
  一百一十三,三百零五,八百……
  就像是几个台阶,一级比一级高,高得吓人。
  所有人先是迷茫,然后心中发凉。
  “一代比一代多,多了好多……”
  “吓死人了,若是再过五十年,宗室怕是养不活了。”
  “大王的目光竟然这般敏锐?”
  “幸亏大王说了出来,不然咱们还以为这只是小事呢!”
  这一刻所有人都在瞩目着赵顼。
  百姓们心中有些发慌,觉得这是个不得了的大问题。赵顼拿出了数据,一目了然让大家明白了这个危机。
  一旦宗室不加控制,无需五十年,最多二十年,大宋就会为了养宗室而财政崩溃。
  包拯已经为了耗费过大的事儿来闹过几次了,言谈间都是革新,恨不能马上把官员和军队的规模给压下去。
  钱啊!
  到处都要钱!
  可这些钱是哪来的?不就是大伙儿交的赋税吗?
  要是养不活了,会不会持续加税?
  赵顼的嘴角微微翘起,他知道百姓迷茫,没有什么主见,唯一能让他们主动支持的就是利益,和他们息息相关的利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2/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