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0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4/3147

  众人想起了先前的厮杀,不禁悠然神往。
  “沈安率军厮杀,自己当先冲阵,难道这才是文官统军的法子?”
  “没错!”
  一个文官憧憬的道:“待诏都能杀敌,我等为何不能?只要文官也能杀敌,咱们怕什么?想想汉唐时,那些文人文官都仗剑行天下,路见不平拔剑相向。出了国境,更是能率军杀敌……”
  文官踱步越来越急,神色兴奋:“大宋的文人和文官若都是这般,诸位,可怕辽人吗?可怕西夏人吗?”
  众人想想那个场景,不禁就痴了。
  “人人仗剑而行,昂首挺胸。闻战而喜,单骑出关觅功名……以军功封爵,这才是男儿所为。”
  “若是这般,异族怕是要瑟瑟发抖了!”
  一个军士在边上警戒,听到这些话,不禁就说道:“若是这般,这个大宋就还有希望。”
  一种兴奋的情绪莫名的在城外激荡着。
  ……
  包拯在驻地接见了当地官员,随后就是一番情况介绍。
  沈安去洗澡,黄春就充当解说员:“包相,三百余人的游骑出没,随后定然有大股敌骑。”
  包拯看着地图问道:“他们来此为何?”
  黄春说道:“他们深入凤翔府,一是打探大宋军力,二是看看是否有防备,若是无防备,西夏人怕是敢直接突袭。”
  包拯点头:“上次李谅祚突袭秦州,幸而……那个谁?”
  这地方没苏轼说话的余地,所以他在后面装小透明,闻言就踮脚举手道:“包相,下官苏轼。”
  大佬,我在这啊!
  包拯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老夫知道是你。”
  苏轼出糗了,悻悻的脚跟落地。
  “军中之事老夫懂的不多,但老夫深知李谅祚每一次出击都会倾尽全力,因为他需要胜利,所以……”
  包拯说道:“全力戒备。另外,官家已经下旨,令折继祖和种谔率骑兵增援,若是李谅祚来了,好歹要让他灰头土脸才是,否则老夫无颜回京。不过在此之前,老夫会让你等无颜为官,所以都打起精神来。”
  老夫倒霉之前会让你们丢官!
  老包的警告很无耻,但却很有用。
  沈安洗澡出来了,包拯问道:“先前为何要裹挟敌军而来?”
  众人也有些不解。
  沈安说道:“大宋和异族之间的战事时有发生,可文官有几人见识过战阵厮杀?谁见识过西夏人的实力?下官想着趁此机会,干脆就让大家看看。否则他们到不了这里。”
  这话里带着强烈的自信,若是此战之前,这些人肯定会说沈安吹牛,可现在却是钦佩。
  包拯目光扫过众人,问道:“诸位有何看法?”
  战前要统一认识,老包的问话很是及时。
  吴康说道:“包相,下官以为西夏人凶悍,不过并非不可胜,只要指挥得当,将士用命,下官担保此战必胜。”
  这话太过高屋建瓴,没有营养,老包直接忽视了。
  蒋佩表态道:“大战一起,补给才是重中之重,下官将会倾尽全力,陕西路将会倾尽全力。”
  这个表态很给力,包拯赞道:“好,回头老夫一一禀告给陛下。”
  他突然问沈安:“杀人的感觉如何?”
  这个问题很让人头痛,沈安下意识的道:“第一次心悸,呕吐,事后有一阵子会很难受。不过第二次就好多了,到了第三次,几乎察觉不到难受。”
  包拯起身道:“既然如此,老夫寻机也看看能否杀敌。”
  众人都有些心慌,蒋佩堆笑道:“包相,下官去就成了,您……您在后面指挥即可。”
  包拯六十多了,上阵杀敌……这多半是去送人头。
  包拯认真的看着他,说道:“这是你说的,老夫记住了。”
  蒋佩呆立原地,包拯说道:“老夫累了,沈安,帮老夫送客。”
  六十多岁的包拯跟随大军一起行动,能坚持到这里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沈安笑眯眯的把蒋佩等人送到大门处,蒋佩这才苦笑道:“人人都说你沈待诏以文官之身冲阵杀敌是异类,老夫却不是这么认为,此次若是有机会,老夫也会学学曾相,好歹让长剑见血才是。”
  沈安笑道:“定然会让漕节如意。”
  蒋佩摇头道:“老夫说是手无缚鸡之力倒是不至于,可却是头一遭准备杀人,包相此举是为了你,老夫……老夫当年仕途艰难,却无一人扶持,沈待诏,包相对你如此,让人羡煞啊!”
  沈安点头道:“是,下官有数。”
  他以文官行武事,引得外界议论纷纷,文官文人们视他为异类,长此以往可不是好事。
  包拯用话套住了蒋佩,若是后续有机会,蒋佩定然要持剑上阵。当然,做个样子即可。可事后却会引发不少议论。
  从曾公亮杀敌到蒋佩上阵,谁还敢说文官杀敌是异类?
  包拯的用心良苦,连蒋佩都看出来了。
  随后的两天,斥候密集被派出去。
  蒋佩带着陕西路文武官员不断在协调物资人员,各地步卒云集凤翔府,每日操练的声音让人难以入眠。
  沈安去看过几次操练,回来包拯就问他本地军士如何,沈安回答说不错,至少看着比京城的步卒多了些野性。
  宋军渐渐恢复了精力,沈安刚想建言来几次合练时,斥候送来了消息。
  “发现敌军。”
  斥候的脸上全是惊惶,包拯喝问道:“多少人?”
  斥候吸吸鼻子,带着哭腔说道:“四五万。”
  吴康沉声道:“包相,李谅祚来了。”
  包拯点头,见斥候难过,就问道:“你哭什么?”
  斥候哽咽道:“发现敌军后,为了获知敌军人数,我等冒险靠近,随后被追杀,小人的兄长……战殁了。”
  包拯的身体一僵,边上有文官喝道:“当着包相的面说这个做什么?出去!”
  斥候身体一颤,就准备请罪,可包拯却走了过来,站在他的身前,严肃的道:“你的兄长是勇士,他的功劳……老夫会报上去。”
  斥候激动的浑身发抖,含泪道:“小人的哥哥在天之灵定然会欢喜。”
  武人需要鼓励,需要肯定,这样他们才会悍不畏死。
  包拯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此人不能出战了,但要记功。”
  斥候急道:“包相,小人还能出战!”
  沈安说道:“包相是怜你兄长战殁,想给你家留条根。”
  斥候没想到高高在上的宰辅竟然这般思虑周全,不禁跪地大哭。
  “多谢包相。”
第665章
大好头颅,尽可取去
  “苏判官,好词!绝世好词!”
  “此词一出,多少人要自惭形秽啊!”
  “某今年是没法作词了,太难,太难啊!”
  “……”
  苏轼在饮酒,酒水顺着短须流淌下来更添爽快。他仰头狂饮,旁若无人。
  “爽快!”
  他把酒杯一砸,说道:“我辈读书人不但要精通诗词文章,还要能杀人!”
  他今日佩了一把长剑,此刻按着剑柄,他目光俾睨的道:“李谅祚来了,某是要跟着去的,此次不杀敌,某就不回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4/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