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0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4/3147

  “他做的词据说连陛下都喜欢,还有皇后也喜欢,那个……梁王也是。”
  “别说了。”
  辽将觉得这有些伤士气,刚喝住麾下,却发现宋军开始集结了。
  府州城就建造在黄河边的小山包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此刻宋军在集结,托天气晴朗的福,能清晰看到一个文官在挥刀嘶吼。
  “集结起来,让宋人看看咱们大辽也有水军!”
  十多艘船开始集结。
  这年头干点什么都讲究个阵势,赵老二更是阵势痴汉。
  “……这条河是大宋的,河里的每一条鱼都是大宋的,大宋的船可以航行,大宋的渔民可以捕捞……可外人就不行!”
  唐仁挥动着长刀嘶喊道:“如今辽人来了,他们侵入了大宋,怎么办?怎么办?”
  这些军士被他的话蛊惑的热血沸腾,此刻见他以文官之尊依旧在挥刀嘶吼,就喊道:“弄死他们!”
  这声音传到了船上,有懂大宋话的说道:“说是要弄死咱们。”
  辽将愕然,然后鄙夷的道:“他们哪里敢!”
  “杀敌!杀敌!”
  就在此时,唐仁转身,长刀指着河面的船嘶吼着。
  那些将士纷纷涌了下来。
  “杀敌……”
  ……
第640章
弩阵,文恬武嬉的辽国
  西北气候有些干燥,但在府州这里却不同。
  一条黄河从中间流过,劈开了这块地方。一边是孤悬对岸的麟府路,一边是保德军。
  保德军的地位有些尴尬,作为黄河的第一道防线,他们身处一片山包之下,在黄河前的地盘很窄,不好施展。
  地盘窄小有个好处,那就是黄河对岸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他们都能第一时间发现。
  所以当发现府州城城门打开时,他们都以为这是要来驱离辽人战船。
  都指挥使许科站在黄河岸边,挥手道:“别张弓。”
  身后的弩弓都释放了弓弦。
  “军主,这些辽人嚣张着呢!”
  许科懒洋洋的道:“就六百人不到,他们嚣张什么?不过是来探路的罢了。”
  “军主,对岸的折家人准备驱赶他们,咱们可要配合一二?”
  两边隔河相望,但折家是地头蛇,这边不是。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将领同样是如此,历任将领都和折家没什么交情。
  “不必了……不过做做样子也好,免得被人弹劾,稍后跟着喊几嗓子。”
  许科觉得折继祖就是瞎折腾,有这功夫不如睡一觉。
  长久的和平让大宋军队渐渐失去武勇,文恬武嬉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他们……他们在干什么?”
  手下一声惊呼让许科抬眼看去,他也惊呆了。
  那些府州军士已经开始准备弩阵了……
  卧槽!
  折继祖,你特么这是想干什么?
  许科心慌的道:“是假的吧……吓唬辽人的。”
  辽将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很冷静。
  “宋人在干什么?”
  “这是想吓唬咱们呢!”
  “看,他们逼过来了!”
  宋军的弩阵在步步逼近。
  辽将冷笑道:“令上面那艘船靠岸,上岸去吓唬吓唬他们……”
  上游有一艘船在待命,旗帜摇动几下后,就靠了上去。
  宋军都有些紧张,有人在嘟囔着。
  “当年高粱河大败之后,就再也没和辽人干过了……干的过他们吗?”
  “他们会不会报复?”
  弱者面对强者最怕的就是报复,而报复也是强者震慑弱者的保留节目。
  唐仁拎着长刀走在最前方,当到了山下时,他问道:“这里可能射中他们?”
  折继祖有些紧张,“能。可是……”
  “放箭!放箭!”
  唐仁突然喊了起来。
  宋军的弩阵一怔,旋即对命令的习惯性服从起了作用。
  因为距离很近,所以弩弓倾斜的角度比较大,然后扣动弩机……
  当天空之中出现黑云时,辽将面色大变,喊道:“退回去!退回去!”
  刚才的倨傲和自信全都消散了,此刻辽人的脸上全是绝望。
  “救命!”
  有人蹲了下去,想借着同袍的身体来躲避弩箭。
  有人慌乱中拔出长刀,准备格挡弩箭。可弩箭的速度很快,这只是做无用功。
  “跑啊!”
  在不能移动的船上被弩阵攻击会是什么后果?
  所有人都知道,绝境来临。
  噗通声不绝于耳,辽人开始跳河逃命了。
  船工毫不犹豫的划船,船队开始转向……
  可这些动作在弩箭的速度之下都是白搭。
  黑云冲了过来,有人举起盾牌在尖叫,有人在胡乱挥舞长刀,有人在恐惧之下跳进了河里……
  噗噗噗……
  瞬间这些船上就像是被种了一片小树,那些中箭的辽军惨叫着跌落水里,可同袍却没有伸出援手。
  “折继祖疯了!”
  辽将躲在盾牌后面侥幸逃过一劫,他呆呆的看着岸边的折继祖,突然指着唐仁喊道:“有文官在,折继祖为何敢放箭……”
  在辽人的眼中,宋人的文官大抵是最软弱可欺的,而且从不敢反抗。
  可岸上就有一个文官,他不但不阻止,反而兴奋的脸上发红,就像是发现了一个绝世美女正在冲着自己媚笑。
  那就是唐仁。
  “放箭!放箭!”
  从汴梁来到府州,他一心就想着和西夏人厮杀一番,可李谅祚不来这里,他也只能枯守着,希望三年后能调回汴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4/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