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10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7/3147

  这年头君子就是倒霉蛋,比如说范仲淹。
  而韩琦等人当年也跟着做了一回君子,结果也跟着倒霉,于是他们改弦易辙,从君子变成了政客,日子过的别提有多滋润了。
  做君子要倒霉,做小人过的爽,你咋选。
  某沈安当然要做君子!
  这一刻沈安突然有了使命感,指着纺机说道:“包公,这便是棉花。”
  包拯仔细看着纺线,问道:“这便是邙山军去辽境带来的棉花?”
  “是!”
  邙山军冒险进入辽境就是为了这个东西?
  包拯拿起一团棉花掂量了一下:“轻飘飘的。”
  “当然要轻,否则不好织布,做成被子能压死人。”
  沈安已经把那些棉花幻想成了棉被,想着盖上棉被的暖和,不禁暗爽不已。
  你们还在盖着厚重的被子,我却只需要几斤棉花就能确保暖和。
  被子暖和了,媳妇在侧,饱暖那个啥……
  他心中得意,包拯在仔细看着纺纱,问道:“可能织布?”
  妇人现在已经熟悉了棉花的手感,纺纱很轻松,闻言就说道:“能呢,奴觉着这棉花纺的线比什么麻布都好许多。”
  包拯皱眉回身,对赵仲鍼说道:“还请小郎君去禀告陛下。”
  这并非是包拯倚老卖老去指使赵仲鍼,而是要让他露脸。
  赵仲鍼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一路打马冲进了城中。
  “哎!这不是小郎君吗?怎么这般急切?莫不是出事了……”
  “他才出城没多久呢,这就回来,可见是遇到事了。”
  没多久,赵仲鍼在城外遇事就变成了惹祸,各处传的沸沸扬扬的。
  而赵仲鍼已经找到了父亲。
  “爹爹,棉花有大用。”
  赵曙问了情况,就说道:“你随我来。”
  父子二人急匆匆的去找赵祯,高滔滔得知后就纳闷的道:“这是闯祸了吗?”
  报信的侍女说道:“看样子急匆匆的,怕是有急事。”
第636章
激动的赵祯
  赵祯依旧在养病中,听闻皇子父子求见,就说道:“这怕是有急事,快让进来。”
  赵曙父子进来,赵祯问道:“可是外朝有事?”
  这等父子一起来的架势,弄不好就是谋反。
  赵曙说道:“爹爹,棉花出来了。”
  “棉花?什么东西?”
  赵祯早就忘了那件事,赵曙心中微叹,知道这是年纪大的缘故。
  “爹爹,就是去年沈安令邙山军去辽境收集的白叠子……”
  “哦……想起来了。怎么了?”
  赵祯来了点精神,他记起了些事。
  “那些棉花都结了果,正在纺纱织布……还有……还有什么?”
  赵曙看向儿子。
  “还有弹棉花。”
  赵仲鍼也不知道沈安嘴里的弹棉花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但能让沈安喜上眉梢的,必然是好东西。
  赵祯皱眉道:“那棉花可还好?”
  “好。”赵仲鍼喜道:“那纺线的妇人说比麻好许多。”
  赵祯有些坐不住了。
  这年头布料种类繁多,但最便宜的还是麻布。
  “叫相公们来,包拯呢?叫来,赶紧……”
  他的呼吸有些急促,赵曙亦是如此,只有赵仲鍼看着平静。
  赵祯以为他不懂这里面的重要性,就说道:“大宋绫罗绸缎都有,可百姓用的多的还是麻布。麻布多产于成都那边,广南西路也有,价钱还便宜,最合百姓用。可终究还是少了些,以至于百姓时有衣不遮体者……若是能多些便宜的布匹,那这个天下……温饱了。”
  温饱就是盛世,所以赵祯一提到这个精神就起来了。
  “是。”
  赵仲鍼很是乖巧的应了,稍后宰辅们来了,都在门外站着。
  “上次邙山军去辽境弄的棉花结果了,如今在城外纺纱织布,包卿……你才来,说说吧。”
  包拯刚从城外赶回来,此刻看着挺胸腆肚,洋洋得意的模样很是招人恨。
  他看看几个宰辅,说道:“当初臣就说沈安做事稳靠,可有些人就在边上嘀咕,说什么年轻人做事轻浮,若是被辽人抓到把柄,大宋顷刻间就危若累卵……”
  他在讥讽宰辅们,赵祯在里面满头黑线的道:“说正事。”
  你们几个老汉的恩怨朕不想管,别影响朝政就是了。
  包拯看了韩琦一眼,才缓缓说道:“那棉花耐旱,不怕晒……”
  韩琦本是想收拾包拯,可听到这话就愣住了。
  耐旱?还不怕晒?
  这是什么东西?
  大部分经济作物都怕晒,干旱更是它们的大敌。
  可棉花竟然不怕吗?
  韩琦沉声道:“不得虚言!”
  包拯冷冷的道:“这是朝堂。”
  韩琦气急而笑:“你没见到种植的过程,想来就是听了沈安的一面之词。你倒是信他。”
  欧阳修问道:“一亩收多少?”
  这个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包拯说道:“百斤不到。”
  百斤不到……
  “那么多?”
  韩琦几乎是下意识的说了出来。
  曾公亮欢喜的道:“耐旱,不怕晒,亩产那么多,若是能用,陛下,天下百姓就要欢欣鼓舞了。”
  赵祯也有些激动:“上溯千年至今,每每到了寒冬,百姓受冻哀嚎,朕思之不禁泪下。若是这棉花能大用,那就是大功,来人,朕要出宫。”
  “陛下不可!”
  边上的御医面色大变,“陛下,您的身体万万不可轻动,要休养。”
  韩琦也劝道:“陛下,臣等去看就是了,若是好,回来转告。若是不好,当场就呵斥,您何苦……”
  大佬,你就别折腾了好不好?
  赵曙也劝了劝,可赵祯却铁了心要去看:“朕到冬季都怕冷,这还是朕,锦衣玉食的朕。而百姓衣不遮体……朕想起了上次那父子三人,鞋子破了,脚指被冻的发黑……那衣服里塞满了干草……朕现在回想起来就难过,快,朕要更衣。”
  赵仲鍼再看着这位名义上的祖父,他想看出一些虚伪来,可那张脸上全是兴奋,连揭被子的动作都是那么迫不及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7/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